重生之电子工业
字体: 16 + -

第23章 替父分忧

    赵电生去江城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让他父母同意。马东得知后这几都没睡好觉,行程订下来了,马东先急着去县城,把上次订的衣服领了回来,每天训练一下自己的拳脚,他现在也慢慢地进入了状态,他在赵电生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就自己会几下拳脚和开车,这次要出远门,正好是体现他的价值,所以要积极做好准备,除此之外,他每天还跑到江一水那里,请教江城有风俗习惯,自己要注意那些事情,别犯了别人的禁忌。

    

    江一水早就看出来了,马东不是什么港城派来的,身形步伐一看就是行伍出生,每天还要出操,很明显就是给赵电生找的保镖,只是有一点她想不通,赵电生每天会教马东一些经济学会上的知识,还有马东居然也跟赵电生学英语。

    

    赵电生教马东学经济是想培养马东,赵电生现在太缺人才了,至于学英语是因为,现在赵电生很多生意都要用到英语,这也能让马东将来走的更远,赵电生甚至还想让马东去上个大学。

    

    至于师姐莫南上学的问题,赵电生还是尊重了师傅莫北山的意见,取消了原本让莫南跟莫北山南下港城读书的打算,至于莫北山前去港城的计划依旧不变,莫北山对去港城还是很期待。

    

    “师傅,你这就要去港城了,我有点舍不得啊?”赵电生低声道。

    

    “谁说不是呢,虽然我收你为徒时间不长,也没教你什么东西,可是你却是最疼爱的弟子,张教授和向教授跟我的情况差不多,跟你认识的时间也不长,也没教你什么东西,但我们三个在一起聊天时都讲到,虽说你收了你之后,有可能还会再收徒弟,但你在我们的心中,却已经是关门弟子了,在你之后进门的弟子都只能是挂名的了。”莫北山很感慨地道。

    

    “你们最好多收几个弟子,那样我这个师兄屁股后面,也能多几个师弟叫我师兄,最好这些师弟年龄再大一点,我这师兄做得,就更有那个味了……”赵电生笑道。

    

    “你啊,整天把心思都放到这些虚名上,可惜了你的天赋了……”莫北山没好气道。

    

    “师傅,我就开个玩笑,你别当真。”赵电生赶紧认了个错,

    

    他又说,

    

    “师傅,你这几月收的古玩,可都已经处理妥当了,还有马六爷这人你要防了点,现在像我三爷爷赵国志这样从外面回来,想捞一票的人可不少!”

    

    赵电生至从前些日子拿到了赵国志给的钱,就分给了莫北山两万。赵电生出本钱,莫北山以技术入股,他俩合伙做起了古玩瓷器的买卖,现在莫北山已经没在东望陶瓷厂上班了,开始打理手上的生意,现阶段只收不出,上次倒戈的马六爷经赵三介绍,现在跟了莫北山混。

    

    至于赵三,赵电生基本已经不让他碰这些事了,赵三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赵电生的用意。赵三自从敲了赵国志一笔后,自己多年的怨气也出了。赵电生也开导了他,现在这赵主任的日子过得多爽啊,这些就当赵国志当年遗弃他的补尝了,赵三一想也是,就不再怎么记恨赵国志了,毕竟这个赵三这个主任的名头,还要仰仗赵国志港城大老板的身分。

    

    电子行业的入门费可不少,赵电生现在只要能挣钱的门路,都要插一手,本来赵电生想跟莫北山四六开,可是莫北山死活不肯,他一身大起大落,在钱财上的事看得很透,赵电生能主动让出大头,让他控股,他能看得出赵电生是出于对自己这个师傅的尊重,可现实却是赵电生出钱不说,还会想方设法把他送到港城去,一切的条件都是赵电生创造的,他还是能分清主次关系,最后他定了赵电生占七层,自己占三层。

    

    最后赵电生迫于莫北山的坚持,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七三开的提议,还过赵电生提出了一个约定,这名话让莫北山一时眼睛都湿润了。

    

    “师傅,古往今来凡是与钱沾边,打交道,就离不开一个‘分’字,同甘苦容易啊,咱俩的师徒之情不易,以三年为限,三年后师傅你就自立门户,在经济上与我再无没有瓜葛了,我想凭师傅你的本事定能在港城打拼出一翻事业来!”

    

    赵电生以三年为期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其一,三年的时间足够莫北山在港城站稳脚跟,还有莫北山今年不到五十岁,就港城那花花世界,莫北山又博学多金,十有会找个年轻漂亮的女子,续弦再娶,到那时候,面对千万甚至更多的家产,就算师傅莫北山没有想法,可难保师母不会有什么算计,他可不想因为钱与师傅莫北山闹出茅盾。

    

    至于最后这一点,赵电生等莫北山在港城有了实力后,他就要出手那只价值连城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真品,那可是能换回几千万的发展资金。

    

    一天后,赵电生的另一位师傅向东夫妇也来了,是赵电生亲自去请的,因为恰逢周末,赵电生的父母,大姐和二哥都回来了。

    

    赵家昌前些日子就得知自己的小儿子,拜了两位大家教授和一古玩大家为师,心里很是高兴,他也是从大学里毕业出来的,现在的时局风向已经很清楚了,赵电生的这几位师傅,估计今年就要离开东望县返城了,久居官场的他,可知道人脉的重要性,上次老爸赵国平开门立派,由于担心影响不好就没回来,这次赵电生来请他,他立马就答应了。

    

    赵家昌对张平凡和向东都是有了解的,都是国内有名的大学教授,一个在平州,一个在江城,一个是临江省会,一个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大女儿赵桐雨本来是周末要补课的,可赵电生在一旁说了句。

    

    ”爸,我文军哥立志考平州电子学院,志气可嘉吧?“

    

    “文军能有这志向,是要多鼓励。”赵家昌道。

    

    虽然赵家昌这几月没跟赵电生在一起,可是赵电生的变化他还是看在眼里,三叔赵国志回来探亲,堂兄赵三在三合镇当上了主任,这些事,赵家昌虽然表面上没做什么,可暗地也了解了不少情况,其中就有赵电生的影子在里面。赵家昌没少听到,赵三到那都把一个几岁的小孩带在身边,可赵三也不说赵电生的身分,赵家昌也知道赵三是怕影响不好。

    

    赵家昌在确认赵三这个主任没什么问题后,也就没怎么管赵电生,因为赵电生那三个师傅可把赵家昌给镇住了。

    

    “平州电子学院可是国内的重点院校,一中都不一定有人能考上。”赵桐雨疑惑地问。

    

    她对自己这个弟弟的变化之大,也感到奇怪,赵电生随身带的书,都是大学里才会有的。

    

    “大姐,文军理科由我师傅张平凡教授亲自教授,英语由我向东师傅教授,在他二人的加持下,文军哥去二中也是为了混一个考试的资格,我对文军哥报有很大的希望,打破二中多年高考不中的记录,创造历史呢!”赵电生道。

    

    他张口就一阵乱侃,实则就是想引起赵桐雨的注意,赵桐雨学习虽然努力,但在赵电生看来,要上国内的名校,把握依旧不大,可谁叫她有一个如此牛逼的弟弟呢。

    

    在赵电生的记忆里,大姐虽然跟他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可是很照顾赵电生,上月放假回南架山村时,还给赵电生买了零食,虽然赵电生早已不在乎什么零食了,可大姐对他的关爱,他还是能感受到的,所以说赵电生就想,赵桐雨就应该按她的理想上名校。

    

    “桐雨,这话,你弟弟说得在理,有些事情,除了靠自己,身边有好的条件也是成功的重要保障,别的不少,你弟弟的英语水平就比你高,上次你三叔来县城看我,听你三叔说,文军都学了第二外语,说明名师很重要,要不这周末,你就不去补习了,跟我们一起去,见一见电生的三位师傅,其实有两位还是在国外待过了呢?”赵家昌道。

    

    话说到这里,赵家昌算是听明白了,赵电生今天提起了赵文军事,是别有用意的。其实他前段时间听了,赵三讲了赵文军在二中上学的始末后,赵文军的成绩的进步让他也感到震惊,二中的教学质量他也清楚,说明赵电生师傅的补习相当有用。

    

    当时就想到了自己的大女儿,底子比赵文军还好,可照目前的成绩,明年不一定有赵文军考得好,所以这次赵家昌回来见赵电生的几位师傅,也是起了要让赵桐雨去补习的想法,没想到自己这个小儿子,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把事直接揽了过去。

    

    可心思的缜密的赵家昌总觉得,自己的儿子赵电生有什么别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