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行
字体: 16 + -

第三章:悔当初相见

    吃完了高宏图的药方子,柳保泰的病也好了大半。

    

    眼看着元宵节将近,柳保泰申请去街上逛逛,柳庆当然是同意的,但是为了防止这小子再去什么不良场所;特意吩咐一个叫赵盈的小旗陪同。

    

    赵小旗,今年五十四岁,早年间曾经试图去考秀才,可惜累年不中,最后只得承袭了家里的小旗职务,权当糊口。

    

    别看这赵小旗科举不顺,但是对儒家那一套那是相当的信服。妥妥一副封建卫道士的丑恶嘴脸。

    

    “舍人郎,莫看,非礼勿视!”

    

    济南府城,在过去还是足够宽敞的,但是等到了成化年间,德王就藩之后,地方就不够用了。

    

    说起来也很可悲,德王本来应该去德州的,但是第一任德王非常羡慕济南的繁华和泉水,索性闹起了脾气。

    

    “德州有沙尘暴,我实在是没法在那里生活啊!”

    

    柳保泰心里想,如果德王当时没有闹脾气,非得在济南就藩,是不是他们这个家族就不会再崇祯十一年遭遇到那等灭顶之灾?

    

    可是转念一想,崇祯十一年完蛋不了,等到大明朝灭亡的时候,不照样完蛋?

    

    大清朝可不认什么明朝的王爷,找了个私藏印章的罪名,把在北京的二十几个亲王郡王,统统砍了脑袋了账。照理说杀前朝的皇亲国戚,应该有点优待吧,至少别大街上就砍啊!可是大清朝的摄政王,他是多么有个性的人啊,他就不。

    

    那一年,京师的百姓算是开了眼界了,二十几个王爷一起杀头,这种事情,可不是天天见的。

    

    “走,咱们去德王府看看灯。”

    

    因为是元宵节,又因为这两年山东的年节还不错,所以今天晚上并不宵禁。

    

    德王府是世袭罔替的,但是德王的庶子们则要减等,于是以德王府为中心,又形成了东西向八个小王府。

    

    今天是元宵节,德王府的灯展,一家主办,八家协助,透露出了珠光宝气。

    

    和别的藩王不大一样,德王在济南的风评还是很好的,至少没有欺男霸女,谋夺百姓家产这种事情发生。历代德王曾新建或重修了千佛山寺院、北极庙、碧霞宫、太平寺、后宰门关帝庙、星宿庙、火神庙等众多名胜古迹,部分建筑保存至今;此外还刊刻了《前汉书》、《云庄乐府》、《儒门事亲》、《张文忠家训》、《张文忠诗集》等古籍传世,对济南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当然,明朝管理藩王十分严苛,他们是绝对不能够干涉军政的。

    

    有一年荒年,德王爷本来存心要发慈悲,开设粥场,结果听说有人要弹劾他市买人心,便也只能作罢。

    

    这件事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是柳保泰听赵小旗说的。

    

    “舍人郎,快看,这彩灯真是精美啊!”

    

    赵小旗中不了秀才,那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个老头都当爷爷了结果玩心还这么重。

    

    见过大世面的柳保泰当然没有觉得这个灯盏有多么的了不起,只是悻悻然地附和,心不在焉地甚至想要回家了。

    

    就在这个时候,身边忽然围上来了六七个壮汉。

    

    那赵小旗,一看急忙忙地把柳保泰拉到一边去

    

    “想必是有贵人驾到了。”

    

    柳保泰应了声,躲了开来,却听见一个银铃般的声音道

    

    “这位公子,似乎对王府的灯展,不怎么感兴趣啊!”

    

    说话的是一个公子模样的人,穿着一袭锦绣宝蓝棉袍。

    

    柳保泰一眼瞥过去,但见得这位公子十四五岁上下,俊美非常,双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掩不住一身雍容华贵的气息。

    

    柳保泰心想,这公子定然是女扮男装不假,只是不知道是何方的神圣了。

    

    一想到自己眼下,正好是多事之秋,于是一拱手道“小可有些事情,实在是无心赏玩灯火。”

    

    那公子听闻柳保泰出言如此敷衍,颇是不快道

    

    “你倒是有多少事情要去做,可知道这灯火,是废了许多能工巧匠的心思的。”

    

    说着说着,这公子竟然还挥起手来,但见这玉手芊芊,如羊脂凝玉一般,白的令人心醉。

    

    柳保泰心内春心荡漾,脸上微红道“在下的确是缺乏审美的能力。”

    

    那公子嬉笑道“你脸却怎么红了?”

    

    一旁的黑衣大汉咳嗽了一声,那公子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道“我想你本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原来也就是个牛嚼牡丹的货色!”。

    

    柳保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虽说同这女郎之前是素未谋面,但是人总有些许争强好胜之心。

    

    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怎么能被明朝这个女扮男装的小美女看扁了!

    

    此时,天上竟然下起了雪,雪花落在了柳保泰脸上。

    

    柳保泰心下大喜,顿时有了主意,吟诵道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这是清朝初年的著名词人朱彝尊的名作,此时拿出来正好显摆显摆。

    

    知道这首词的缘故说起来荒唐,柳保泰当年写过一篇论文,论证的主要内容就是纳兰容若是文抄公,人生何如初见是照抄了朱词人的悔当初相见,但是写完了才知道朱彝尊和纳兰若若是好朋友,这两句本来就是两个人唱和的。

    

    卖弄是卖弄了,但转念一想,这首词,似乎有些酸。

    

    但见得,那俊俏公子,脸泛红霞,容光更增丽色。

    

    不等那公子说话,柳保泰逃也似的带着赵小旗就离开了。

    

    那赵小旗老大不乐意道“我早就告诉过舍人郎,要读圣贤书,这等不三不四的艳曲,好又有什么用?”

    

    当天的雪,下到了后半夜,清平王府里面,小县主朱灵儿在一张名贵的贡纸上面写下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随后叹了口气,心说,这么标致的少年郎,为什么非要喝花酒?喝了花酒为什么又要被人家赤身的扔到大街上去?

    

    她今年已经十四岁了,是该找仪宾了。

    

    “要是他没有那档子事,倒真是一个良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