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出海
字体: 16 + -

第四十九章 定计

    “孟帅,末将有话要说。”忽然厅堂之上,一人移步而出,却是向着孟拓疆一施礼,朗声说道。

    “吴参将,莫要拘礼,有话且细细道来。”孟拓疆却是向着那高大的身影说道。

    “回孟帅,之前回归途中,我等参辅校骑曾对眼前局势做了分析,其他途径一概不通,唯有进京觐见雍王,方是能有一线回机。”那吴参将朗声说道。

    “进京?”孟拓疆,却是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进京觐见之事,恐怕不行。自丰国建立以来,向来对外将异常讳防,寻常召见,必是先以慰见之由,令家眷子嗣先行赴京,虽称恩及眷属,却又何尝不是提防召将异举,以作质押。

    而外将未得召见,擅自入京,却是犯了君王大忌,莫说雍王肯听劝解,便是能否顺利抵达,已是两说。

    且王师罗则成,与雍王向来密切,雍王对其异常信赖,言听计从。此次换将,便极有可能是其一手促成,我等进京,定然无功,甚至极有可能因此获罪。进京之举暂且待定吧。”

    那吴参将听孟拓疆此言,心里一颤,却是流了一身冷汗,告了声罪,便是施礼退到一边。厅堂再次安静下来。

    “夫君,夫君。”那二夫人秀云却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脸上突然现出喜色,却是柔声细语的说道:

    “既然冷苍山迟早要失守,萧河肯定也是起战事的呀,不如我们先去我娘家所在,孤烟城,那里地处偏远,方圆数百里再无大城,往西又接着荒漠,这要是战事真的蔓延过去,我们就乘象驼离开,避到荒漠那头的寒国。

    夫君放心,那象驼只孤远城特有,穿越荒漠缺少不得,只要处置妥当,保准叫那敌人追不过来。”

    “二夫人言之有理!”堂上诸人眼中一亮,避至孤烟城,的确可自保无虞。

    那二夫人见诸人附和自己,也是十分欢喜,脸上显出得意之色,眼睛却是不由的趾高气昂的瞥向另一侧的大夫人。

    大夫人见此,冷冷看了她一眼,却是转过头去不再看她。

    登时,堂中诸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了主位上的孟拓疆。

    “唉……”谁知那孟拓疆却是叹息一声,摇了摇头道:

    “秀云此言,的确不失为一条退路。但是。”

    说道此处,孟拓疆却突然顿了一下,缓缓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着四周看了看,眼神凛然,继续说道:

    “但是,丰国任何人都可以如此行事,无可厚非。唯有我孟家不可,孟家守护丰国门户,二百多年,在百姓心中,孟家就是丰国之基石。说句大逆不道之言,孟家在,丰国在。孟家亡,丰国亡。

    且,自曾祖开始,孟家世代为将,抛头颅,洒热血,顶天立地,向来忠勇仁义为先,国难当头,又岂能逃避。常言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匹夫尚有当关一战之勇,何况我孟家。

    孟家不会抛弃丰国百姓,也不会做出令他们失望之事。诸位记住,孟家只有战死的英魂,没有苟全性命的孬种。退避之言,此后勿要再提。”

    孟拓疆这番话掷地有声,其决心不言而喻,堂中诸人,听得是热血满腔,却再无一人同意

    二夫人的退避之言。

    大夫人此时却像冷笑着看了一眼二夫人,惹的其美目含怒,面脸通红,却又不好出言驳斥。

    厅堂再一次沉默起来,众人均是脸现忧愁,又无可奈何的模样。

    片刻之后,忽然孟报国往前一站,却是面含愤怒的说道:

    “凭什么,凭什么我孟家就要为国战死?两百多年,我孟家哪一人不是为国捐躯,马革裹尸?而换来的又是什么?

    我孟报国不甘心,既然丰雍王不信任我孟家,不如就反…”

    “大哥!”

    “报国住口!”

    话至此处,却忽然见孟拓疆和语兰同时出口打断,让他那大逆不道之言咽下肚里。

    孟拓疆脸色微怒的看着孟报国,严肃说道:“报国,谨言慎行,切勿在如此口无遮拦,否则军法处置!”

    说完却是眼含欣赏之色的向着语兰看去,却见适才惊坐而起的语兰,正在小梨的搀扶下,缓缓往下坐去。

    “兰兰。”孟拓疆突然出口叫道。

    众人目光不由的看向语兰。

    “语兰在,爹爹吩咐便是。”说着却是急忙站起,施礼回道。

    “适才大家所说,你也都听见了,爹爹想听听你的想法。”孟报国却是点明了要听语兰的意见。

    先是向着周围施了一礼,语兰这才再次开口:

    “回爹爹,适才所说情况,语兰已然明了,但语兰身为女儿之身,又身患眼疾,实在不合在如此要议之下开口,但此刻既是爹爹所命,语兰便斗胆说上两句,僭越之处,还望爹爹莫要怪罪。”

    “兰兰只管说便。”孟拓疆却是毫不在意,朗笑一声说道。

    “那语兰便说了。”语兰微微一笑说道:

    “眼下形势,于我孟家,乃至整个丰国,都已到了存亡之极。诚如爹爹适才所言,孟家于此为难之际,是既去不得京城,也不能退避他处。

    依语兰所想,孟家此刻只有按兵萧河,积极备战,以图防守,方才至失了分寸。

    众所周知,胡国地处偏远,向来耕农为主,兼有林牧。而其版图之内,却鲜少河流湖泊,不善渡河载船之术。

    而萧河上下,皆是河流湖泊,而萧河更有水上明珠之称,是故,我孟家却是可以依托萧河天险,连纵明珠草原、颖水川、呼延郡,形成守望防守之态,或可拒抗胡国大军,想必以我孟家声望,连纵合防,并算不得难题。。

    但于此之前,却有三大忧患,有待商榷。

    其一,萧河以北,至冷苍山数百里区域,却是有我丰国不少黎民百姓,胡国攻来,定要惨遭不测,是故,萧河北岸百姓,最好是在敌人攻来之前,迁徙至萧河以南。但如何劝说百姓迁徙,是一难题,恐怕得爹爹与城主商议,晓以厉害,在着人前去动员为好。

    其二,爹爹无故左迁,虎符将令被缴,虽然诸位叔伯同在,根基不失,但兵甲武士,却成问题,向来听说胡国贼兵,有十万之中,我孟家此时兵力,怕是已不足千,如何在战事蔓延至萧河之前,募集十万兵士,又是一大忧患,此事,爹爹须得着人至萧河两岸快速招募,以孟家声望,再加上

    北岸新迁百姓引起的动荡,或会使得征募之事容易一些。

    其三,便是我孟家如此行事,劳师动众,而且私募兵甲,势必引起王宫不满,如何平息雍王猜疑,又是一难题。而此事,语兰也尚未想到如何应对。

    语兰所言,狂妄无知,还望爹爹和诸位叔伯勿要责怪。”

    语兰说完,众人却均是陷入一脸沉思,孟拓疆却是眼中流出浓浓的欣赏之色,这才是我孟拓疆的女儿嘛。

    三夫人,抬头看着自己的女儿,也是满面欣然,眼含热泪。

    “哈哈…”孟拓疆大笑一声,“诸位说说,兰兰之言如何?”

    众位将校互看一眼,见各自点头,便一同回身说道:“二小姐聪慧过人,言之有理。”就连那孟报国,此刻看着语兰,也是眼含几分钦佩。

    “哈哈…我孟家原来不止好男儿如傲骨之虎,却原来女儿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兰兰之言,甚得我心, 甚得我心啊。痛快!”说完,孟拓疆猛然一拍桌子朗声道:

    “诸将听令!”

    “末将在!”十六位将校应声震天。

    “巴颜,吴郡,着你二人带我亲笔书涵,前去拜访萧河、明珠草原、颖水川、呼延郡四位城主,明日启程,三月之内,务必保证形成连纵御敌之势,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刘茂才,广汉,周进,王长胜,着你四人前去草原以北,大小城村,一边招募兵士,一边动员南迁,明日启程,半年后回城缴令,届时萧河以北,不得再有一村一寨未迁,兵甲征士,定额三万,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

    如此般,一条条军令,在这夜里分发而出,任谁也不会想到,这萧河古城,乃至丰国的命运,却是定在一个的有眼疾的柔弱女子身上。

    而叶听风,已经再次潜入了赤湖之底,无日无夜的修炼起来。

    时间一晃,又是数月过去,整个萧河两岸,都已经沸腾起来,但这些事情,却与赤湖,与叶听风无关,方圆数里,依旧是满目疮痍,寸草不生。

    而水底的叶听风自己,却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易变之中。

    之前的鳞片脱落,叶听风虽然心存异样,但终究未曾明了是何缘由,直至此刻。

    此刻,叶听风身上布满着一层干皱,却又不停往一起收缩的灰白死皮,与老树枯萎的模样相似。这死皮极为坚韧,如同一张网,将他罩在其内。

    叶听风这数月的不懈淬炼,身体强度可谓天翻地覆,已然到了进阶妖体的最后关头。现在,他可以在灵气燃烧的情形下,坚持数十日以上,而体内经脉断裂之处,也是愈合了不少。

    叶听风期待着进阶的那瞬间,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借着这次淬体进阶,再次连通体内经脉。

    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却依旧是,如何从这坏死的皮囊中挣脱出来。

    叶听风尝试了不同的方法,向着不同方向挣扎,用牙齿咬,甚至滚入水底,用身体狠狠的撞向那坚硬的剑形水草,都无法挣脱这简简单单的一层膜,随着时间的推进,却不由的心里一阵烦躁郁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