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素颜
字体: 16 + -

第9章 终极杀手

    全世界共有九个蓝鲸种群,包括玛苏在内,在圣巴巴拉海峡附近觅食的是东北太平洋蓝鲸种群,是地球上仅存的数量最多的蓝鲸种群,但也只有两千只左右。东北太平洋蓝鲸种群的数量,曾经超过一万条;南极蓝鲸种群的数量也曾达数十万之众,而滥捕鲸鱼导致它们现在所剩无几,所以,马特和同伴的死亡对于鲸群来说是莫大的损失。不幸中的万幸是,怀孕十个月的雌鲸玛苏还安然无恙。它腹中的胎儿,在过去几个月来已长大三倍,现在几乎有五米长了,而在接下来的两个月,蓝鲸宝宝每天体长会增加超过两厘米。失去伴侣的雌鲸玛苏还在加州附近海域的徘徊,伺机向南方迁徙。它很希望能找到同伴,结伴去繁殖地觅食和生产,否则孤儿寡母凶多吉少,因为蓝鲸的天敌不仅仅是人类和鲨鱼,海洋中还有另一种凶残的杀手。

    虎鲸又名杀人鲸,是海洋中的顶级掠食动物,它们会到全球各地猎食,哪里有猎物它们就会去哪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海洋称霸者比虎鲸更强大。五十岁的母鲸“海怪”是一个虎鲸群体的头目,它的长相有点古怪:头部圆的像个硕大无比的西瓜,在黝黑发亮的额头有一对豆子一样几乎看不见的小眼睛。眼睛后方有一对白眼斑,就像是一副白色的眼罩错位,架在了脖子上;而它身穿的一副白围裙直接从下巴几乎延伸到了尾巴,而且还有一小片拉扯到了背上,被一件古代冷兵器钉在了背部——它高耸的背鳍与“戟”倒竖于海面的形状相似,虎鲸因此而另有“逆戟鲸”的别名。和别的虎鲸不同的是,海怪背上的这块白斑不仅比较大,而且圆的也像马鞍,似乎是它慌慌张张地把围兜系在了背上,而且再也改不过来的样子。虎鲸也正是因为这副长相,而和海豚一样招人喜爱,而忽略了它的杀手本质。

    虎鲸的寿命比人们想象的要高寿许多,它们通常能活到六十岁,更不乏耄耋老者寿命高达八十几岁,这几乎和人类的寿命差不多。鲸群头领海怪也是一位老祖母,在它的有生之年它的子孙会一直跟随着它。但在它身边的幼鲸身份极其复杂,既有它的女儿或者小外孙,也有外来务工人员。它们各自背鳍上的独特标识和马鞍状斑纹,是这个家族独有的身份标识,让它们一家看起来和别的鲸群不同。海怪所属的虎鲸群已经旺盛地繁衍了好几代,它们是整个虎鲸族群最后分化出来的虎鲸家族,因而彰显出更为极端的虎鲸文化。

    也和人类一样,雌虎鲸在差不多十四岁左右才发育成熟,但五年才怀孕生产一胎,而雄性虎鲸多半会远走高飞,独自创业,所以海怪的家族尽管三世同堂,但看起来并不是那么人丁兴旺。虎鲸族群实行一妻多夫制,雌鲸会与多头雄**配,因此它们后代的生父身份都不明确,也不存在“爸爸去哪儿”的问题。三十五岁的雄鲸水手有七米长,体重六吨,游泳时,它那高达一米八的背鳍突出于水面上,威风凛凛。水手是海怪的儿子,它看似是没有出息的啃老族,但却是家里最强壮的劳动力,也算得上是家里的顶梁柱了。虎鲸是最大的海豚,与抹香鲸一样属于齿鲸类,不过是鲸类中较小的一种。与抹香鲸只有下颌长牙不同,水手上下颌两侧都有十到十二只圆锥体牙齿,因此它大嘴一张,尖齿毕露,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同时,水手也是大自然中生理机械工程的最佳范例:不仅有锋利的牙齿,还有坚硬的头骨与强壮的肌肉,和像橡皮筋一样富有弹性的网状结缔组织和精巧的流线型身躯,共同组装成一副猎杀机器。这种近乎完美的掠食机器,再加上绝顶聪明的大脑,胜过地球上大多数掠食动物,除了自以为是的人类。

    更与人类相似的是,血缘关系深植于虎鲸心中,母鲸通常终生跟着家族共同猎食,形成所谓的家族鲸群。因此,虎鲸多半在以母虎鲸为中心的紧密团结的鲸群中长大,其社会关系也和人类一样极其复杂,堪称地球之最。在海怪的族群中,除了水手这样的雄鲸,雌鲸海盗年约三十岁,正值壮年,它是水手的胞妹;二十四岁的第一猎杀高手“海狼”也是海怪的女儿,它身长7米,体重5吨,它有一个四、五岁的女儿“飓风”不离其左右;母鲸“尖叫”怀孕十七个月后,产下重达一百八十公斤的巨大小虎鲸“刀把”,它们也同样是海怪的直系血亲。刀把是鲸群里最小的虎鲸,它还有一个年长一岁多的表兄“鱼叉”,鱼叉是海盗的儿子;另外,刀把还有两位年轻的阿姨:海樱和海桃。刀把吃母乳的时间长达两年,而且可能终身与海盗、海狼及其他母虎鲸一起生活。刀把将来可能长到八米长,重达七到八吨的大个子,显然会比鲸妈妈五米多的身长高大很多。

    虎鲸喜欢营群居生活,有两三只的小群,也有四十到五十只的大群,而海怪的族群只有十余只虎鲸。它们是母系社会制度,海怪宣示统治权的方式很简单,它只要在水面拍打拍打尾巴,表示要“肃静、回避”,或是快速地张开、闭合颚部,表示“老娘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家大小都立马安静下来,停止嬉闹,聆听首领训话。如果还有不老实的,海怪会用直接撕咬或头部撞击对方的方式教训它,“死丫头,让你不听话,让你不尊重领导!”无论对方是它的儿女,还是一母同胞的姐姐海魔,都得听命于它,臣服于它的统治之下。在厘清好上下级关系的基础上,海怪的族群每天总有两到三个小时静静地呆在水的表层,因为肺部充满空气,所以能够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休息,只露出让人望而生畏的巨大背鳍,提醒海里的其它邻居,比如巡游至此的大白鲨:“此路不通,请及早绕行。”

    但有别于擅长暴力的大白鲨,虎鲸并非完全独立的掠食动物。雄鲸一个个不仅彪悍有余,它们还通过惊人的团队合作,横行海洋,执行最大胆的猎杀策略,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屠夫。屠夫们的餐点或许有些与众不同:早餐是鲱鱼等普通小菜,午餐却是和它们一样穷凶极恶的鲨鱼,而晚餐则更不可思议,摆上餐桌的可能是庞然大物的鲸鱼。数百年来,人们谈虎鲸色变,一直视其为从不言弃的冷酷杀手。但现在人们对虎鲸能力的大小以及对其本能的认知,已经悄然改变,尽管人类还不是很了解它。人类之所以称它们为杀人鲸,是因为它们是地球上除人类之外,唯一能杀死鲸鱼的掠食动物,而不是它们擅长杀人。它们精通各种猎杀技巧,在不同海域猎食不同的动物;而猎物一般不会束手就擒,每种猎物都有独特的防御机制,各自有对付虎鲸这类猎食者的不同招数,因此虎鲸必须拥有全套武功秘笈,方能一一破解,这便形成神秘的“虎鲸文化”,一种种新的捕食策略的发明和传承。

    虎鲸是仅次于人类的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哺乳动物,这种全球性的分布形成了至少十种不同的虎鲸文化。虎鲸分化的时间比人类早得多,大约七十万年前,最早分化出来的虎鲸群以北美的哺乳动物为食;其后分离出南极种群,它们捕食企鹅、海豹和鲸鱼;随后又分离出其他种群。而其他的种群也不断地分化出新族群,比如游牧的漂族,因此现存虎鲸可能有四种或者更多。聪明的虎鲸绝不会只有单一品种,它们有不同的种类,就像不同种类的海豚和其他鲸类一样。近距离观察就能看到它们在物理层面的差异:体型有的壮硕有的相对苗条,颜色有的暗灰有的黝黑,鳍的形状、马鞍状斑纹和眼斑等特征也有明显不同——不同的特征代表不同的族群,也有不同的虎鲸文化。和大象一样,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紧密组织,由母亲或是外祖母领军,将它们的族群文化,也就是猎杀知识和技巧代代相传。

    和聪明可爱的海豚一样,如此凶残的虎鲸也是鲸类王国中的“语言大师”。海怪族群能发出六十二种不同的声音,包括各种叽叽喳喳的鸣叫声和打饱嗝一样的咕噜声,而且不同声音具有不同的含义,诸如“你在哪里啊,海樱?”“我在海湾捕鱼呢,姐姐!你又在哪里呢?”“我在海岸附近追踪一条大白鲨,你要不要过来,我们合力将它干掉,大吃一顿?”“还是算了吧,鲨鱼一辈子都不撒尿,吃起来骚哄哄的,还不如吃猪尿泡呢!”过了一会儿,海盗和海樱姐妹俩又都回到了族群中,它加入到嬉戏的幼鲸之中。它们在水中戏耍的时候,声音则变为欢快的“哇哇”哨声,就像是球迷对客场球员的嘘声。在这种欢愉的叫声之中,虎鲸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一会儿疾驰,一会儿翻滚……除了时常聊天和集体娱乐,海怪家族的群体成员间经常有胸鳍的接触,就像是人类的拥抱和抚摸,一家人显得无比亲热和团结。如果群体中有成员受伤,或者发生其它意外,其他成员就会前来帮助,用身体或头部连顶带托,使其能够继续漂浮在海面上,不至于在虚弱中溺水身亡,而且会带给它食物,就像是家人对待病人的态度;而且,就连睡觉时它们也扎成一堆,这是为了互相照应,并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这就是高智商动物群居生活的好处。

    每当秘鲁洋流席卷着成群沙丁鱼而来的时候,虎鲸群从四面八方赶来南美海岸觅食,但它们的叫声却互不相同。每群虎鲸都有自己独特的叫声,这取决于其群体的遗传特****在不同海域里的虎鲸,甚至同一海域的不同虎鲸群,它们使用的语言音调有程度不同的差异,这类似人类的方言,因此也被称为“虎鲸方言”。北方虎鲸群的每个成员,都能发出特本族群的独特声音,而南极鲸群的声音与之有这天壤之别。每个虎鲸群都有自己的“方言”,就像川娃子说川话,广东人讲粤语,成员因此能辨别自己的家人,终生生活在一起;而有亲缘关系的虎鲸群,有相似的“方言”,因此认亲也很方便。幼鲸很少离开母鲸,会跟在母亲身边,学习语言和沟通技巧。像刀把这样的小虎鲸会向长者学习它们特有的交流,或是河南话,或是京腔。这种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合作捕猎的基础。而正由于这种合作、沟通和善于学习的能力,令虎鲸成为成功的猎食者。

    在北太平洋温哥华外海的同一片海域中,存在截然不同的虎鲸语言,也就是不同的虎鲸种群。海怪的鲸群在此就显得与众不同,这一小群虎鲸相对十分安静,话少而简明扼要,比较像是河南客人起夜和主人的对话,“谁”“我”“嘛”“尿”,叙事一清二楚。它们这样一发声,叫声就和当地虎鲸族群的“川话”明显区别开来:“是哪个龟儿子噻”“还能是哪个?劳资们嗦”“麻痹的,一大晚上的搞啥子啰”“起来沃个尿得不得嗦,嚷个**儿”……由于只是偶尔才在这里出现,海怪的族群也被称为“漂族”。但很显然,漂族能和其他族群通过“语言”交谈,它们能听懂对方的“方言”。因为漂族之中有的成员,比如年轻时的水手,它会外出云游,学会了川话、扬州话和粤语,它翻译给自己的家人听。和北太平洋大多数本地族群不同,漂族对捕鱼不感兴趣,它们吃哺乳动物;而对于当地虎鲸群来说,长三米、重一吨的北方海狮,是一个难对付的猎物。但面对漂族这一群天生的杀手,任何强壮的公海狮只能束手就擒。

    捕猎开始,漂族成员协同作战,海怪发出鸟鸣一样的“叽叽”叫声,虽然海面上的海鸟也这样叫,但并不影响这一家人的交流。然后,家庭成员迅速移动并各就各位:海狼负责正面出击,分散海狮的注意力;而尖叫和水手负责侧面接应;海樱和海桃阻断海狮的退路。在海狼的冲击之下,变向而逃的猎物朝水手这边游来。水手发起突袭,用胸鳍猛击海狮,一击即退。当然,这一击并不致命,海狮皮下堆积的脂肪是很好的减震器。海狮似乎是败北了,但仍会困兽犹斗,它后肢的爪子和尖利的牙齿可以重创敌人。但是虎鲸群知道保持战斗队形,现在无需冒着被还击的风险冒然出击。鲸群将海狮围困在海面,玩起猫捉老鼠的小游戏。当时机合适时,海狼再度发出致命一击,用头部撞击猎物,然后迅速推开。海狮在奋力挣扎逃命中,又平静下来,无力地在水中游动;此时尖叫又高高跃起,用鳍肢拍击猎物——如此反复击打海狮,直到猎物无力反抗为止。然后,鲸群一哄而上,将其撕成碎片。在整个过程中,幼鲸刀把和鱼叉在一旁十分认真地观摩和学习,并继承这世代传承下来的猎食技巧。这种捕猎方式似乎十分野蛮,却极其奏效,对付猎物十拿九稳。

    总之,漂族似乎有它们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就和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饮食文化一样:海南的人爱吃生蚝,江南人喜食春卷,而北方游牧民族更喜欢吃烤全羊。

    大凡聪明的动物,比如虎鲸、海豚及黑猩猩和红毛猩猩等都喜好群居,善于彼此交流,而且会观察和模仿同伴的行为,并创造性地延伸出各种捕猎技巧……籍此不难理解国人的山寨文化,这其实是多数聪明动物骨子里的一种本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