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衍道祖
字体: 16 + -

第五章 他值得提点

    军官不屑撇嘴,用两只手指轻轻拎起了李博瀚的生死状,斜着眼撇了下李博瀚签下的名字,总算知道了这让自己白费了半天口舌的傻小子叫什么名字。

    李博瀚生死状脱手后,却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双手抱拳,恭恭敬敬的向军官行了一礼,用坚定而严肃的语气说到:

    “感谢阁下今日不吝赐教,来日若有所成,定不忘今日指路之恩。”

    “必死之人谈什么来日?”军官如是想着,却没将这话说出口,右手将李博瀚的生死状递到了自己副官面前,左手挥手示意李博瀚赶紧走,别挡着下一个报名者签字。

    李博瀚没有因为军官轻蔑的表情而表现出任何不满,恭恭敬敬的再行一礼后,遂大踏步的向着新兵集结点走去。

    就在李博瀚将要踏出该处征兵点的同时,一个声音在李博瀚耳边响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李博瀚闻言,浑身猛地一震,虽然这话没头没尾,但他却可以肯定,这就是试炼过程中找到问心路的诀窍。

    一震之后,李博瀚继续迈着恒定的步伐,仿佛什么也没听到似的离开了征兵处,没有停顿,更没有回头。

    但李博瀚深深的记住了军官鲜红的披风和盔缨以及领章上的带鞘长剑标识——“赤旗军副将,我记住了。”李博瀚默默在心里说到。

    ……

    “您觉得他有进入天选营的可能?”感受到身边传音能量波动的征兵点副官边应付着其他应征者,边向自己的上司传音请示。

    提点了李博瀚的军官,不知从哪儿扯出了一把椅子,身子往椅背上一靠,又懒洋洋的将脚往桌上一翘,再半眯起眼睛,最后才慢悠悠的答到:“只是觉得他值得提点……”

    话未说完,军官忽然扭头看向了自己的副官,仿佛刚反应过来似的问到:“你说他有可能进入天选营?”

    副官看着自己上司那忽然间精光四射的眼眸,有点儿发懵,完全想不明白自己说的内容有什么值得自己上司如此惊讶。

    军官似乎也发现了自己有些反应过激,于是恢复了假寐的姿态,淡淡传音对副官说到:“你不觉得,他在营外,站了太久么?”

    对于这些久经沙场的军官,在征兵处这样不算嘈杂的环境里,分辨百米外的脚步声还是能做到的。

    因而两人若是仔细分辨,是能听出李博瀚在营外驻足的。

    普通人皆以为参军报名的流程是第一天签生死状,第二天踏问心路,很多退伍了、经过了这个流程的老兵也对这种说法予以肯定。

    唯有拥有溶血期以上实力的军官才会知道,真正踏入问心路的时间点,其实是离开征兵点栅栏的那一刻。

    而问心路真正持续的时间也远没有普通人以为的“一天

    ”那么长。

    绝大部分辅兵经历的问心路真实时间其实仅有一瞬,然后在问心路上挑战失败的辅兵就会被控制着向辅兵营走去。

    能在营外驻足的,几乎都能成为正规军,而驻足十息以上的,已经有可能进入天选营,作为军官的苗子来培养。

    “李博瀚?看走眼了啊。”如是想着的军官,亦记下了李博瀚的名字。

    ……

    邵合二十四年,李博瀚以为的九月二日,卯时二刻。

    李家私军驻地,莽荒山,禁林前。

    李博瀚抬头看看那完全望不见边际的森林,再回头看看本觉得浩浩荡荡的新兵队伍,忽然觉得人和自然比起来是如此的渺小。

    “难怪都说‘问心路上,难见同僚’,这么大一片森林,就算没有迷瘴,十万人融进去,就跟把一袋大米倒进湍急的大河中似的,谁还能找着谁……”

    就在李博瀚还在胡思乱想着森林和人群的比例的时候,带队的军官已在李博瀚所在的方阵前点燃了一炷香,并用洪亮的嗓音开始宣布规则:

    “香灭前,未入林,为辅兵;天黑前,未上路,为辅兵;天亮前,未进营,为辅兵;开始!”

    话音刚落,不待因为个子最矮而站在方阵最前面的李博瀚回神,方阵后方的人员已经推着、挤着最前方的人员向森林中冲去。

    “为辅兵,等于死”,王朝军队改制三百年来,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由不得新兵们不着急。

    ……

    待到李博瀚终于脱离了人群,坐在树下大喘气时,时间过去了还不到一刻钟。

    一刻钟,全力狂奔,能跑多远?

    李博瀚对此毫无概念,因而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深入了森林多少距离。

    放眼望去,李博瀚能看到仅有灰蒙蒙的天空和雾蒙蒙的森林,真的是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一群疯子!”李博瀚心中暗骂,他敢肯定刚刚若跑慢一步或失足摔倒,绝对会被后方那群狂奔着的新兵们踩成肉泥。

    现在好了,埋头狂奔的李博瀚彻底闯入了迷雾区,连东南西北的分不清,去哪儿找问心路呢?

    “去哪儿找问心路呢?”李博瀚很快就不用为这个问题头疼了,气都来不及喘匀,“嗷呜”一声狼嚎就在李博瀚身后响起,于是李博瀚再次陷入了亡命狂奔的境地。

    狂奔中的李博瀚,终于是明白了为什么负责征兵的军官会说:“你的资质,根本不可能走过问心路”。

    ……

    李博瀚毅然参军,并不完全是一时冲动,他如很多家里没有学武条件的少年一样,十二岁那年的九月一日前都反复思考过自己参军并幸存的可能。

    李博瀚反复思考的结果是自己有幸存的可能。

    因为李博瀚觉得虽然自己根骨极

    差、天生瘦弱,但自己因为瘦弱而灵活,短时间内爆发的速度还算可观,加上自己的直觉能预判对方攻击轨迹,所以在与同龄人的争斗中赢多输少,应该比同龄人更适合参军。

    李博瀚曾将自己的分析告诉过李欣妍,而李欣妍对李博瀚的分析结果嗤之以鼻,毫不留情的打击到:

    “第一,你能打赢,和你那自以为是的速度、直觉无关,只是因为你够狠,而你的对手不够狠,等你真的上了战场,有的是人比你狠!”

    “第二,即便你能打赢对手,你那羸弱的身子有足够的体力支持你打完一场战斗么?你是想力竭时就倒地装尸体,躺到战斗结束么?”

    “第三,根骨极差说的只是你瘦么?说的是你练皮三层时体力、力量都兴许比不过人家练皮二层,到时候同样的资源下,你拿什么赢多输少?”

    “第四,……”

    滔滔不绝的李欣妍最终被李博瀚用一枚洗好的苹果塞住了嘴巴,从此之后李博瀚没再提过参军之事,直至李欣妍离家出走那一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