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衍道祖
字体: 16 + -

第四章 赌上性命的抉择

    当第一缕晨光照在李博瀚脸上时,他艰难的睁开了双眼。

    李博瀚其实早已醒来,但他不敢睁眼,他幻想着昨夜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噩梦,梦醒来时,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但清晰的记忆告诉他,那一切确实发生过,当他睁眼那一刻,就不得不面对现实。

    看着透过树叶的间隙,洒落在身边斑斑点点的晨曦,李博瀚不得不接受了现实,忍了一夜的泪水瞬间涌出,对着苍天狠狠的骂道:“李欣妍!你混蛋!”

    ……

    狠狠发泄后的李博瀚,忽然不知何去何从……

    当老爹醒来,知道了自己最心爱的玉佩被自己最宝贝的养女偷了,那该是怎样的痛苦?

    再知道了自己要去参军的决定呢?

    李博瀚怎么忍心让老人家同时承受失去亡妻遗物和一儿一女的痛苦啊!

    最终李博瀚没敢回家,偷偷下山后,借了笔纸,给李烨航写了一封信,辗转请人送上了山去。

    ……

    李博瀚的信中没有说李欣妍偷玉佩的事,也没有说自己要去参军的决定,而是编了一个李博瀚自认为完美的故事。

    说昨日李烨航睡下后,有仙人下凡,看中了李烨航的玉佩,取走玉佩后,为了偿还因果,给李烨航的两个子女的前程做好了安排。

    根骨极佳的李欣妍,被仙人推荐给李家老祖,成为了老祖的亲传弟子;根骨极差的李博瀚,被仙人带去海外求医,仙人承诺十年左右就能治好李博瀚天生的瘦弱,让李博瀚能够习武。

    李博瀚让李烨航不要挂念,待他身体调养好,本事学成后,就会回家看望李烨航。

    最后还欲盖弥彰的强调自己一路有仙人陪伴,安全得很,让李烨航不要担心。

    ……

    看着送信的人消失在山道上,李博瀚毅然转身,步履坚定的向着陶定城的李家征兵处走去。

    签下生死状,成为李家私兵,在部队无偿服务六年。

    这是没有背景的李家子弟,要接触高等武学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至于六年征战后,还有几人能活着归来?

    百无一存。

    根骨极差的李博瀚,能成为最后幸存的幸运儿么?

    向着征兵处走去的李博瀚脑中却没想过能否幸存的事。

    倘若战死,一了百了;倘若未死……

    李欣妍!我要打败你,要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但要还爹爹的玉佩,还要老老实实的回家,做爹爹的乖女儿!

    李俊楠!练皮六层了不起啊?待我活着归来,我也要一拳打得你只有在空中翻滚的余地!

    李鸿振!你以为只有你会参军么?六年后,倘若你还能活着回来,我一样能凭一根木棍打得你屁滚尿流!

    还有李家的所有子弟!所有胆敢说我、说我爹是废

    物的子弟们!六年后,谁若还敢这么说,我就揍谁!

    细数着心中愤懑的李博瀚,步履坚定的踏上了他父亲最不希望他选择的道路。

    ……

    邵合二十四年,九月一日,巳时六刻。

    陶定城外,李家军营。

    巨大的咆哮声响彻了整个征兵处:“小子!参军非儿戏,是赌上性命的抉择,你懂不懂?!”

    李博瀚被这突如其来的咆哮声震得脑袋一片空白,提起的毛笔忽不知该在何处落下,疑惑的抬头看着不知何时走到自己身前的彪形大汉,那迷茫的双眼里写满了“不懂”两字。

    尴尬的对视没有持续多久,李博瀚看眼前之人貌似并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打算,遂再次将目光移回桌上的生死状,寻找着签名的地方。

    喝止李博瀚签名的军官本也没指望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能让李博瀚听懂什么东西,他本意只是想凭借自身久经沙场的杀气吓退眼前这瘦弱得明显活不过第一年的黄毛小儿。

    军官看着李博瀚在自己的杀气下毫无惧色、行动自如的样子,不由心中暗叹:意志极佳,若非根骨太差……

    无论是勇还是愣,能在溶血期高手的气势下行动自如,在战场上的生存力会大为提高。

    但是……军官看着李博瀚那瘦弱的身躯,心想:这怕是第一年新兵训练都熬不过吧……

    因而虽然赞叹李博瀚的意志,军官还是决定阻止李博瀚入伍,当李博瀚的笔落在生死状上的同时,军官的巴掌也同时落在了签字用的桌子上。

    “砰”的一声巨响远远传出,声波扫过之处,无数新兵“噗通”、“噗通”的摔倒在地。

    转眼之间,数百人排队的征兵处,还能站直的就剩下了寥寥数人。

    对这样的结果,军官并不意外,就算是久经沙场的正式军人,面对自己全开的气势,都会手脚发软,何况这群连练皮期实力都没有的新兵?

    让军官意外的是那抬着头,继续用充满困惑的双眼和自己对视的瘦弱少年。

    看着对方对自己的气势无动于衷的样子,军官不由想:“难道这家伙对气势完全没感觉?”

    军官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李博瀚每夜都会做噩梦,噩梦里都是天地毁灭的大势,大场面经历多了,对军官的气势自然是无感。

    李家每年报名参军的人数多达十万,而报名时间仅有一天。

    即便这一天李家私军所有溶血期实力的军官都参与了征兵工作,设置了千余个征兵报名处,每个报名处也会匀到近千人。

    千人报名,这意味着哪怕每人占用一分钟,所有人签完生死状也够军官们忙到天黑。

    “浪费在这家伙身上的时间已经超标了……”李博瀚身前的军官如是想着,但军人的责任感

    让他决定还是将话讲清楚,毕竟对于自己来说,仅仅是耽误几分钟的事儿,对于眼前的少年,却是生死大事。

    于是第二次相视沉默,由军官率先开口打破:

    “哪怕仅仅是开启新兵入门选拔这一关的问心路,都需要巨大的资源。

    所以所有参军的人,必须先签下生死状,如果没能走过问心路,进入登天营,那么就会被打入辅兵营。

    王朝军制已运行三百年,三百年来,从没有一个辅兵能活过六年服役期。

    而你的资质,根本不可能走过问心路。

    知道了这些,你还要签这生死状么?”

    ……

    李家征兵,对外宣称是只有两项条件:一是年满十二周岁,二是签下生死状。

    但实际操作时,负责任的军官们会劝退那些明显活不过第一年的孩子们。

    世人仅仅看到,六年征战后,辅军全殁,正规军十不存一,因而有了“六年服役,百无一存”、“为辅兵,等于死”等观念。

    世人却是不知,能完成参军报名的孩子们,其实都有活过六年服役期的机会,只是面临着一次次生死抉择时,倘若踏错一步,就再也没有了重来的机会。

    可是生死抉择只会出现在战场上么?

    听了军官劝告之后的李博瀚,立即做出了自己的抉择——迅速低头,飞快而工整的在生死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按下手印,然后表情严肃的双手将签好字的生死状捧到了军官面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