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影横波
字体: 16 + -

第41章 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若不是外乡人林月华初来乍到,而对骂人的方言土语一窍不通的话,这个深夜就一定会上演两头母狮疯狂撕扯的好戏。董翡德再怎么会哄女人,恐怕不只是他夹在中间挨打,若不是媳妇周氏寻死上吊的话,就是他林妹妹撞墙跳楼,那未出生的孩子也得一块儿遭殃。

    董翡德认为这样避而不见是最好的方式,虽然当一回缩头乌龟,但可以免灾。冷战不是比找不到目标的其它战术更有效么?傻子才往气头上撞呢!反正是都知道了,过一两天缓过狠劲了,就好商量了。随她怎么骂去,老子不出来就是了。

    林月华之所以能全程配合是因为听不懂,反而觉得他媳妇骂人的声音和腔调蛮搞笑的,对于那女人的哭哭啼啼更是不屑一顾。心想,也就这么点本事啊,难怪董翡德不要你呢!

    董翡德媳妇周氏不只是恨得咬牙切齿,在雪地中也是冻得牙齿直哆嗦,后来骂人的腔调都变了。站在一边拉着她不让撞门砸墙的老董也啥话都不说,反正是只让她骂,不让她动手。

    就像单口相声那样,媳妇周氏站在大门口和窗前,连续骂了一个多小时。从董翡德骂到他祖宗八代,什么没良心哟,什么偷人都带回家了,什么上梁不正下梁歪呀,什么天打雷劈呀,什么出门被车撞死啦,什么烂屌烂屁眼啦……能在第一时间想到的骂人话都翻出来,越恶毒越好。对于这个没见面的仇人,那更是把下三滥的词儿都掏了出来,哪来的狐狸精、骚货、臭逼……不堪入耳。

    所以说,有时候听不懂某种语言也未尝不是好事儿一件,听不懂就心不烦,没有火气就免了战斗伤害。

    最后实在是天太冷,脚冻得痛,牙齿磕得说不成话了,媳妇周氏狠狠地丢下一句“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才随着老董回新屋里去。

    媳妇周氏在被窝暖和了一阵子之后,又在房间里对天花板又哭又骂。

    雪夜如此安静,隔壁人家肯定是听得真真切切。想想这小媳妇真是可怜也可恨,遇到这事儿自然有些可怜,无声无息地要被抛弃,但听到她那骂人的话没有人不恨的。有事儿可以说理呀,骂能解决问题?骂得人家祖宗都不安宁,难怪人家不喜欢呢,不找新欢才怪!

    本地周姓在县里是个大姓,在永东乡更是多,周姓村子大小十几个,文革武斗时期可谓称霸一方。大姓的姑娘嫁哪里都少有人家敢去欺负的,更别说龙塘垸这个杂姓之地。

    自从订亲之后,董翡德就要在她周家低头做人免费做工。好不容易娶回来了,也别太得意,倒倒洗脚水是小事儿,遇大一点的事儿不下跪求饶肯定是不行的。媳妇周氏自从嫁过来之后呢,也没有了在娘家时的勤快。如果不是双抢农忙时需在家做点饭之外,其它时间都带着小孩子满村子玩。孩子能走路了,也一样农活不沾,家务不做,偶尔打个下手就不错了。麻将一打就是一整天,还得端茶送饭。当然,本地传统也是,出门打工挣钱是男人的事,女人在家收钱养孩子。至于孝敬父母,那以很久以前的传统了,现在都反了过来。个个都想当武则天,哪个女人还稀罕半边天呢。当媳妇老成婆的时候再放下姿态来侍候自己的媳妇儿,老了就得让位呢。

    现在受这么大的委屈,媳妇周氏岂肯罢休?骂累了,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之后,就赶紧睡觉。

    天亮时雪停了,太阳慢慢出来了。除了当了爷爷奶奶的,没有人在这大冷天起那么早。睡足了的林月华坚持要早起,一再要求董翡德带她去看雪景,说晚了地上脚印太多,拍照片就不好看了。董翡德抱着热情待客的传统美德,自然不会拒绝。更何况,他已经让一个女人不高兴了,再惹这个也不开心,那就要死得很难看。被金蛋砸中了又怎么样,这个时候还得装龟孙子才对。

    当然,在董翡德的计划中,今天不只是带着林妹妹观光拍照,还要赶紧问问马奶奶的后代情况。早一天找到,就能早一天当上亿万富翁。不然,被天上掉下来的金蛋砸中了,吃不到嘴又有什么高兴的。

    董翡德起床赶紧跟他奶奶说了今天的计划,好客的奶奶二话不说就下了三碗面条。林月华吃着这鄂东传统风味的面条,一直赞不绝口,食欲大开。满满的一大碗面吃下去,又加了半碗面汤。当然,昨天她和董翡德奶奶一样,把晚饭免了,空着肚子吃得更美味。

    两人放下碗筷就开始模特摄影师自动分工,先从屋里、院子里取景,然后沿着小巷到老街,再到垸外边的竹林和老樟树。林月华开心得那只崴了脚给走好了,蹦蹦跳跳,走动走动就不痛了。期间在垸中心村委会遇到老支书,董翡德把没找到冯石开的情况简述了一下,接着就投入到摄影工作中。

    日头过午的时候,董翡德正准备带林月华回老屋,他爸找上来了,似乎跟着他们很久而又没出来坏他们拍照的兴致。

    走到跟前,他爸说:“中午去新屋吃饭,小周带着你女儿回娘家了。饭都做好了。”

    董翡德收起相机,呵口热气搓了搓双手,说:“这样不好吧,要是她杀个回马枪,打起来,伤了肚子的孩子怎么办?”

    “也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小周回去的样子是气鼓鼓的。”他爸说。

    “您和我姨把菜提过来一起吃吧。我嬷又不喜欢过新屋那边吃。”董翡德说。

    “那好吧,你先带她回去,莫乱跑啊。我去安排一下。”他爸说着就走开了。

    董翡德点点头就带着林月华往老屋走。一路上不断有人从屋里出来跟他打招呼,笑着夸他的细马马真漂亮。董翡德回笑一下,加快了脚步。林月华总是在边上说,走这么快做什么,我还没拍够呢。

    董翡德带着林月华和爸妈见过面,和奶奶一起吃了餐饭。过程当中,他爸妈一直对林月华客客气气地以礼相待,说人家千里迢迢地跟过来,总不能受委屈,更不能受到伤害。成不成是一回事,待客则有待客的规矩。

    刚吃完,就有人推开门,把他爸叫了出去。咕嘟几句之后,他爸进来把董翡德叫到一边,说:“一定要看好这个姐儿啊,千万不要乱跑,更不要去新屋。周家人可能找上门呢。”

    董翡德点点头答应了,装着没事儿似的,招呼林月华到房间里休息。他爸就喊上他妈匆匆出去了,出门时叫他把门闩插上。

    媳妇儿周氏窝着一肚气回到娘家大周垸,一进门就哭了起来。正赶哥哥嫂子都在她娘屋里,听着周氏的哭诉,坐不住了。回自己家匆匆吃了点饭,就出门了。

    不多一会儿周姓青壮年开了四辆农用车,不畏雪后风寒和道路结冰,扛起棍棒铁撬之类的武器直奔龙塘村而来。大周垸一向有练武强身的传统,又传承着武斗时代的精神风貌。一听说周家姑娘在婆家受到这样的欺负,谁都不负气,这不是把俺姓周的不放在眼里么?

    周家娘舅只知道新屋,没去过老屋,而且新屋又在公路边,到这里兴师问罪自然是方便快捷。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刚把农用车停下来,大伙儿纷纷往下跳的时候,龙塘垸的青壮年从公路两端冒出来。再随着一阵紧过一阵敲锣声,除了一些把守老垸路口的人之外,男女老少纷纷揭竿而起,丢下碗筷,抓了锄头铁锹就冲出来。出了这种事儿,垸里人可以管,外村过来管是不行的。以为杂姓的就不齐心?那是你们没看到,不然这老街老屋是怎么保存下来的?躲过了日本鬼子的飞机大炮,扛过了多少次武斗,还怕你们几根棍子?

    于是,午后雪地上,两头几百人包围着一百多号武夫,在呼呼的寒风中对峙着。老董急冲冲从屋里跑出来,请媳妇儿娘舅进屋讲理。没说通,今天就是要教训教训你们,太欺负人,你以为他妹娘家没人是不是?今天非要把房子给掀了不可,不给点颜色看看不知周姓的厉害……

    说着说着,就有人插嘴斗狠。老董见势不妙,赶紧往屋里跑,关上大门。

    于是,一场棍棒铁橇对锄头铁锹的群架轰轰烈烈地打了起来。棍棒乱起,雪花飞溅,战斗场面十分壮观。最终,寡不敌众的武夫吃了败仗,闻讯赶来的老支书止住了场面,把他们从路边水沟里放了出来,伤者各负其责,乖乖开车回去了。

    接下来,捂着脑袋的或者其它地方受伤的,纷纷走向村卫生站。按不成文的规矩,这医疗费自然归董家承担。

    人群都走后,老董以最快的速度来到老屋,让董翡德把身上带的钱都拿出来,留点钱赶紧买票带着她回深圳。周家人打输了,说不定会再来的。反正这婚不离也不行了,赶快走吧,剩下的事他来处理。

    就像安排好了似的,今天没有出车的司机刘胖子,后脚就上门了。

    董翡德还能说什么呢?这谈都不用谈,事已成定局,赶紧走吧,留下来说不定还会有什么麻烦。

    于是,匆匆收拾一下行李,就拉着林月华坐上了刘胖子的三轮车。在去火车站的路上,董翡德还想,只是这马奶奶的后代消息还没问呢,若是冯石开还在陈翠萍那里的话,也不用这么麻烦。对了,今天还有人问他,这冯石开现在哪里呢?是死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