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影横波
字体: 16 + -

第14章 最后的午餐

    对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许多人还记忆犹新,从“南下打工潮”、“九二南巡讲话”、“百万纺织工人大下岗”、“亚洲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破灭”、“九八特大洪水”等几个名词中,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那时的劳动力市场会人满为患,极为简陋的房屋都可以是天天客满的人才旅馆。

    都说在深圳一块砖头掉下去砸中三个经理,而这两年这块砖头砸下去的却是三个求职者。水涨船高,林大鸟多,出乎意料的新闻天天有:发布一个招聘岗位引来上千人排队,应聘一个清洁工被要求大学本科,高度近视的博士后找不到工作……

    冯石开是莫名其妙地加入了求职大军,而陈翠萍则是不安分地冲进了搵工潮。他们来深圳都是为了寻梦,寻找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迫于生存压力,这个梦只能深埋心底,至少是一段时间。

    这天上午,陈翠萍带着冯石开吃完早餐后,没有去职介所和人才大市场看目标职位,而是由近到远一条街一条路的沿途寻找临时性工作。冯石开剩下的几张零钞只够一顿午餐了,他不知道着急,着急的是陈翠萍。

    太阳火辣辣的,吸进的空气是热的,呼出来的则有点烫手。冯石开在后头,虽然没背包,仍然汗流浃背,发丝落雨。陈翠萍撑着伞走在前头一家一家地瞄,看到门口贴白纸的就停下来看,顺便问老板要不要人,打字、跑腿、送货、打杂、洗碗、扫地……做什么都行,只要能马上上班,包吃包住。

    很遗憾的是,冯石开的汗流干了,陈翠萍的脚磨破了,两个人找不到一份临时性或者包吃包住的工作。被拒的理由很多,总结起来就这几条:有学历的靓女在那做不长久;不会讲广东话;不熟悉深圳道路;细皮嫩肉的做不了洗碗的洗儿;冯石开像傻子一样一问三不知;本地没有人担保,偷了东西或夹着钱跑了怎么办?

    临近中午,又热又渴又累又饿的冯石开看见前面的荔枝公园,就要陈翠萍去公园里的椅子上坐一会儿。

    陈翠萍提高伞把,沿着红岭南路方向远眺,对冯石开说:‘往前看,河那边就是香港。河边上有村子。“

    冯石开一听,像打了鸡血一样浑身来劲,连声说:“在哪里,我们去看看!”

    陈翠萍会心一笑,把伞盖撑过冯石开头顶,冯石开以为是要他给她打伞,就接过伞柄,跟着陈翠萍的步伐抬腿向前走。冯石开无意中注意到,陈翠萍的胳膊像是晒黑了些。

    穿过深南中路,再来到滨河大道边,走上人行天桥,冯石开站住了。正午的天桥上没有什么行人,陈翠萍站在冯石开面前,用手指东南西北不同的方向,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冯石开像大领导视察一样在身后不断“哦”、“啊”,临了却说:“这里好像来过了。”

    陈翠萍一听傻眼了,停顿了一下,说:“你不是第一次来深圳吗?怎么会来过,是前世来过吧,哈哈哈……”

    没想到,冯石开却一本正经地说:“我说的是真的,你不相信?”

    陈翠萍笑得更猛,一边哈哈大笑,一边连连点头,说:“我相信,你肯定来过。”

    突然,陈翠萍屏声不语,看着边上的深圳河缓缓流淌,脚下滨河大道上的车流滚滚,她觉得一身轻松。经过昨天的绝望和上午的失望之后,她的内心反而平静了,现在只是静静地欣赏风景。大中午的烈日下,天桥上一把伞下的两个人也同时构成了一道风景。

    下了天桥,在渔市边滨江村的小店里吃过饭后,陈翠萍领着冯石开快步往回走,她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下午就抓紧时间实施,而且还要见效。不然晚饭都是问题,明天也会睡马路了。

    临近日薄西山的时候,泥岗路天桥上又多了道风景。来往的行人都被这半围了三四层的小摊点吸引了,两边的内衣内裤或指甲剪之类小摊不得不往边上一挪再挪。他们是心甘情愿的,因为听起来很有意思。

    陈翠萍肩膀斜靠遮阳伞,坐在天桥西侧的护栏边,手里拿着临时找的一块纸板,纸板上写着:“千里眼,万年视,看前世今生”。冯石开捡了个石头坐在一旁,正红着眼讲广东话。

    他们刚坐下来的那会儿,有人好奇地停下来看看或问问,但不敢花钱一试。陈翠萍随机招来一对情侣,让他们试试,在火车上出现的那幕场景又在这里上演了。同样试了两三个之后,就有人主动要求了。有的人出来久了想知道老家里现在的真实情况,有的人想知道自己生命中某个重要人物的前世今生,有的人想让他鉴定一下某件贵重物品的真假与来历……

    动机是五花八门,目的都只求个心安。陈翠萍刚开始招呼了几下,接下来就只回答报价或适时翻译一下。刚来深圳不久的人听不懂广东话,而她也多少能听一点点,反正捡重要的话翻译,能收到钱是最重要的。收费也不高,全部菜单化,问一项十元。

    她从没做过这样小摊小贩的买卖,更没有这样腆在太阳底下做这么神奇的生意,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必须解决吃饭问题、住宿问题、交通费用、通讯费用及其它应聘杂用。她有学历,有经验,能立即上岗做事,但一时也找不到岗位来。冯石开有力气,却一问三不知,更别说像有些落难者那样很无耻地去讨,去偷,去抢,去骗。除了他这特异功能之外,眼下她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正当办法能解决他们下一餐饭。而冯石开这个傻子说也的话也都不掺假,听完都是自愿掏钱。双方都心安理得的事儿也就是好事儿,虽没有高大尚,但有真善美。这也不是他们来深圳的目的,却是生存的必要。

    一直到路灯熄了,陈翠萍让冯石开说完最后一个,叫其他人明天再来。等到冯石开一说完,就赶紧拉着她回旅馆。小包里已经装满了零钞,得注意安全了。

    在旅馆的楼顶上,陈翠萍和冯石开坐在一个水泥块,把包里的零钱抖出来,数数居然有三百多块。陈翠萍边数边笑,冯石开没什么感觉,抬着头一心欣赏着城市夜景。

    数完钱,陈翠萍把其中一半塞冯石开的裤兜,并一再向他强调保管好的口袋。然后,就带着冯石开就近的一家小店将晚饭和宵夜一块吃了。

    回到旅馆,冯石开洗完澡就仰面睡着了,而陈翠萍则翻来翻去的,想着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