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唐孤石
字体: 16 + -

君子剑 第68章 试探

    送饭时辰到了,刘二领着一个婆子进来布菜,摆上的是一壶酒,一盘青菜,一盘蒸鱼,一碗红枣姜汤,主食是几张胡饼。

    “刘二,一会备好马,我们要出去一趟。”南九又问:“城门几时落锁?”

    刘二端菜的手迟疑一下,转而笑道:“小郎有所不知,贵乡城东南西北四个门,这西城门称窗子口,一般过了子夜才关的,只是到了鼓点,便有军士设关卡。”

    原来西门临近夹渠,这个时候河运正是繁忙时,晚间往来的客商较多,故而就延迟关门。

    探得此消息,南九又道:“都在说贵乡城这几日巡防有些紧,怕是团练有意刁难。”

    “小郎勿忧,您就说是方家旅肆的贵客,拿牌子给城门校尉便可。”

    南九狐疑道:“你是说这店是魏郡方家开的?”

    刘二亦是犯起狐疑了,怎么这人连大名鼎鼎的观阵楼主家都不晓得,莫不是主人的消息有误?

    “俺们观阵楼是前朝开的,到如今有一百多年了,不过主家不喜张扬,小郎君未听闻也不奇怪。”

    南九晓得自己孤陋寡闻,再问下去怕是要露马脚,打发走刘二几个通宝。

    在张家内宅这几日,茗儿受了裴夫人的熏陶,知道一些大唐的规矩,不敢坐下来与南九一起用餐。

    南九威胁说一会家法伺候,茗儿这才侧着身子与之对坐。

    裴夫人的厉害啊,才几日功夫,就把茗儿熏陶得跟个汉家女子一样。南九忽然想到那个打打杀杀的女魔头,要是让女魔头跟裴夫人住几天,会怎样呢?

    吃罢午饭,简短收拾正要出门。

    刘二引了两人进来,说是同住一院的大商主,要来拜会南九。

    历来商人都喜好交朋友,更是对有些地位身份之人趋之若鹜,这点南九倒也不觉得奇怪,因为自己现在的身份是让人闻风丧胆,高不可攀的「御史」。

    身材矮瘦之人姓宋,年约四旬,自称蜀地布商,刚刚押了几船蜀锦到贵乡城,禁不住此地繁华,多逗留几日。

    另外一人唤着商达,北海千乘人,是一名皮货商,此人长得白白胖胖,有些富态。他明日便要启程去潞州。

    南九明知「御史」身份被人盯上,自然要故弄玄虚,说自己是湖州布商,携带妻子闲游河北。

    宋商主见南九年不过二十,甚是惊奇:“刘郎这般年轻便接了家中生意,当真是少年英才。”

    南九自称湖州布商也不脸红,虽说前世父母的生意没这么大,但是自己耳濡目染,对这些还是略知一二。当下与宋商主夸夸其谈起来,居然也能侃侃应付

    。

    “哎,不过此次河北之行一无所获,俺准备去南诏一趟。”

    宋商主奇道:“哦?南诏有奇货?”

    一直插不进话的商达来了兴趣,肥胖脑袋凑进了些,似乎要从中寻找商机。

    南九道:“在下听闻那里出白叠布,此物乃极好的御寒之物,俺想去看看。”

    商达直来直去,笑呵呵道:“一到冬日,俺家里都穿蜀地的锦绸,还要件加狼皮熊皮。刘郎说的这白叠布不知要加几层毛皮呢。”

    南九也不在意,棉花的好处还未被时人察觉,他有这等想法也不奇怪。

    倒是宋商主留了心,自己是见过白叠布的,但是价格堪比蜀锦,只是听人说此物不宜在大唐种植。莫非眼前之人有妙法?当下小心说自己的见解,想探知一些口风。

    南九哈哈大笑:“若朝廷划出一州之地强行种植木棉,不到三五载,百姓知其好处,何愁不解此困局?”

    宋商主大不以为然,原来是这么个主意。唐人历来种植桑麻,若让农户改种木棉,呵呵,这可不是生意人出几个通宝就能解决的。

    商达亦觉得此举有些不切实际,说桑麻地里种的都是宝贝,喂大桑蚕得了蚕丝就是白花花的钱啊。谁人愿意去种那八字没一撇的木棉?

    二人与南九聊不到一起,饮了几杯茶告辞而去。

    南九略感失望,本来想趁机搞些事情出来,没想到无人赏识。

    ---------

    送走商达二人,南九与茗儿准备绑架诸事。

    刘二早已将马儿备好等在门口。他递给南九一块木牌子,说如果晚上回来晚了,拿此木牌给城门团练便可。

    木牌子是檀香木的,上刻一个方字,边上细雕鱼纹,甚是精美,手感极好。南九心里嘀咕一声,魏郡方家果真了得,一间旅肆的木牌子搞得跟官方的令牌一样,从这些细微处足见其实力。

    沿着石板街往北走了一段,左右豪奢店铺哪里有绳子之类的小物件。二人继续往前走,远远看到前面一个山门,原来那是魏郡有名的清心庵。右边有一条巷子,里面多是卖香烛果品的小店铺,许多妇人带着自己小娘子进进出出,看得出这清心庵香火甚旺,带得这一条街生意兴隆。

    南九二人寻了一家杂货店进去。店子虽小,但是里面许多东西,却是叫不出名。又摆上不同长短的木棍,还有木质的漆器,也不知道是碗还是什么。这里也卖庙里用的佛像、幢幡、彩幡等物。可惜没见到绳子。

    最后店家从库房抱了一捆出来,原来绳子在码头那边卖得多,这里卖的都是些细绳,多是给寺庙豪

    宅修缮的都工来买,故而店家很少摆出来。

    南九把一捆绳子都要了,又拿了几个佛像、碗还有木棍等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共包了两大包。

    这时街上传来骂声,一妇人拖着一个小娘子就要往隔壁的火烛铺里拽。小娘子死活不肯进去,在路上与她娘亲磨磨蹭蹭。

    妇人骂道:“你这个杀千刀的,老娘托了这多人,才求得柳大师开了金口,答应给你做法。这临到门口了,你却悔改。你这是要气死老娘啊。”

    小娘子只是低声哭着,扒着门柱不肯进去。

    妇人大呼道:“你今日若不去,老娘这就死给你看。”

    巷内行人都停下来看热闹,小娘子面皮薄,十分不情愿地跟着妇人进去。

    店家摇摇头,叹了口气。

    南九奇道:“店家认得她们?”

    “这母女是罗家巷的,家资颇丰,偏偏这小娘子喜欢上一个穷酸小子,有门当户对的富家儿郎不要,真是中了邪了。这不,她娘带她找柳大师驱邪了。”

    “柳大师如此厉害,这等邪气也能驱赶?”

    店家一脸敬意,对着清心庵的方向双掌合十,口中默念一阵。

    “小郎有所不知,这柳大师是贵乡城里最有名的大师了。哪家娘子有个大病小灾的,求得柳大师一道黄符,喝下便可痊愈。要是能陪在柳大师身旁,供奉佛祖一日半日的,那可以保得全家安康,事事顺遂呢。”

    南九略带几分戏谑,笑道:“柳大师这等法力,想必香火钱是不少吧。”

    店家当场变脸,不悦道:“柳大师何等神人,来魏郡不到两年,矜贫救厄百姓何止千百,这等功果岂是我等铜臭之人非议的。”

    南九连忙告罪,怕这店家一生气,连生意都不做了。不过也理解这店家,毕竟人家还是靠着柳大师过日子的,恭敬些是应当的。

    二人又找了个铁肆,买了把短刀,又准备了一些干粮和熟食。

    一切准备妥当,看着黑子背上的两大包行李,南九甚觉惋惜,若有帐篷就好了。

    茗儿倒是有主意,说去胡人开的店去问问,应该可以寻到。

    问了几家,南九空手而归,这些胡人久居内地,早已与汉人的生活习俗一般,如何还留有帐篷这些东西。

    茗儿见南九闷闷不乐,柔声道:“茗儿会在树上寻安全之所,夫君勿忧。”

    南九苦笑道:“只是哪里有如此大的树枝,稍稍折腾一下…”忽然看到一只粉拳飞来,忙凑上去挨了一记。

    茗儿见这人竟然如此无赖,又舍不得打,气得恨恨跺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