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轶事
字体: 16 + -

第8章 县官奇遇

    当!当!当!川黔官道上,几声锣响。只见一顶官轿,在一队差人的前呼后拥下,徐徐而行。将近五月,天气有些热了,许是因为赶路久了,又当晌午,轿夫和差人们都有些没精打采的。就在众人困乏之际,忽听得一阵锣响:当!当!当!后面又有一队人马跟了上来。也是一顶官轿。差人们也没在意,继续赶路。就这样,一前一后,两顶轿子不疾不徐的又行了两里地,前边官道旁有个茶棚。两顶轿子都停了下来。前面的轿子落稳,从里面出来的是个七品县官,五十来岁,面容清瘦,背微驼。

    “老爷!这儿有家茶棚,咱们歇歇再走吧!”

    一个官差搀着老爷,往茶棚进去了。方落座,后面的一干人等也进来了。为首的也是个七品。只见他面貌清奇,气宇不凡,看上去约六十来岁,龙行虎步,风度翩翩。来人径直朝县官走来,到得近前,抱拳施了一礼:

    “这位兄台,在下有礼了!”

    县官忙起身还礼:

    “兄台多礼了!请坐!”

    “谢兄台!”

    来人也不拘礼,便与县官同桌坐了。小二也忙着过来为众人沏好了茶。两人罢了寒暄,便攀谈起来。

    “兄台这是要去哪儿呢?”

    县官先问。

    “喔!在下去真安赴任。”

    “兄台你呢?也是去哪儿上任?”

    来人回道。

    “我也是去真安赴任哪!这、、、、、、、、、?”

    县官一脸疑惑,正思量这是怎么回事?这真安一个县,难道有两个县官?却听来人爽朗一笑:

    “那正好同路!这旅途也不寂寞了!哈哈哈!”

    县官也只好跟着一笑,才问道:

    “敢问兄台贵姓?”

    “免贵姓敖,兄台贵姓?”

    “免贵姓郎!”

    互报家门后,两人就边饮边聊,甚是投机。一刻工夫,茶已饮罢,郎大老爷主动付了茶钱,两班人马便一同上了路。

    这郎大老爷坐在轿子里,依然在想刚才的事儿。为什么会有两个县官同时去一个地方上任呢?还是百思不得其解。队伍又走了半晌,真安县城已遥遥在望。官差更是一个劲儿的鸣锣开道,以显官威。郎大老爷正要看看这姓敖的如何进城与自己同赴一任。却听轿外下人报道:

    “老爷,敖老爷求见!”

    “落轿!”

    郎老爷吩咐道。下得轿来,但见敖老爷正抱拳站在面前。向他说道:

    “郎兄,咱们要分道扬镳了,保重!”

    郎老爷一脸疑惑,回礼道:

    “敖兄不是要去真安吗?这、、、、、、?”

    “呵呵!在下是去真安,可不是县城,而是大泡水老龙洞。郎兄,谢谢你的茶!郎兄此去,安排停妥后,烦请在五月龙会到老龙洞寒舍一聚。在下备薄酒,以谢郎兄今日的款待。你看如何?”

    郎老爷正觉奇怪,也想一探究竟,就慨然答应:

    “好好好!那就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不见不散!”

    说罢,两拨人马就此分路,一奔县城,一奔老龙洞。

    郎大老爷这边,忙着走马上任,办理一切交接,安排县衙事务,花了十来天时间,才理顺。这才想起与敖老爷之约,算来也只有六七天时间了。便找来当地的小吏,询问那大泡水老龙洞的情况。一问之下,更觉惊奇不已!原来:那大泡水老龙洞,在城东五里,是一个巨大的泉眼,上有百丈悬崖,泉水从崖下冒出,浪花翻涌,形成一大串一大串的水泡,故名大泡水老龙洞。由于水量大,泉水出来就形成一个深潭,又漫出潭去,飞泻而下,流入芙蓉江,从江对岸望去,瀑布直垂江面,所以人们叫作白布掉江。而泉眼附近,并无人家。

    怎么个地方,那敖老爷去哪儿上什么任呢?郎老爷怎么也想不出其中缘由。好吧,就等五月二十龙会,去看个究竟吧。

    这时间过得似乎特别慢,等啊等,终于等到了五月二十,龙会!这天,郎大老爷起得特别早,梳洗过后,匆匆吃了早点,就带了师爷和书童,前往老龙洞赴约了。

    很快,就到了老龙洞。远远就听见瀑声如雷!转过山角,就见一大群人,衣着华丽,在潭边欢闹,水声笑声,混成一片。见到他们,就有人飞奔迎来,问道:

    “来者可是郎大老爷?我家老爷等候多时了!”

    “正是!烦请带路!”

    郎大老爷回道。

    “郎老爷请!”

    一行人来到潭边,果然见敖老爷率众相迎!只是他今天没着官袍,却是一身道袍打扮。一番寒暄后,主客落座。有人奉上茶点。二人再次重逢,十分欢喜,无话不谈。

    转眼到了正午,敖老爷便命人摆上酒宴,款待来宾。席间,推杯换盏,气氛热烈,主客欢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郎老爷的话也多了起来,向那敖老爷问道:

    “兄台缘何穿一身道袍呢?”

    “呵呵!惭愧!在下平生好道,平日里就爱穿道袍。”

    敖老爷谈笑风生,甚是洒脱。

    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二人直饮到日落,方才散席。郎老爷告辞回府。

    从此,二人就经常来往,以兄弟相称。不觉过了半年。这天,县衙无事,郎老爷又去老龙洞找老朋友了。二人就在潭边下棋。几局过后,郎老爷就向老友说:

    “敖兄,我知道你不是凡人,今天,这没别人,你可否为我现身一见,也好让我开开眼?”

    “你真想看?”

    敖老爷问道。

    “真想看!”

    “那你可得状足了胆啊!愚兄的真身有些吓人,怕你吓着。”

    “我不怕!你我相交这么久,你不会害我的。”

    “那倒是,你可要看好了,我去去就回!”

    敖老爷说罢,纵身跃入水潭中,突然,潭水暴涨,吼声如雷!郎大老爷还没回过神来,便见从水潭中伸出一个头来,大如笆斗,头上有角如鹿角,两眼大如灯笼,鼻口似牛非牛,两腮各有一条长须,颌下满是长长的胡子,巨口一张,有如血盆、、、、、、“啊!”郎老爷一个文人,几曾见过这等阵仗,当场吓晕了过去、、、、、、

    过了老半天,才悠悠醒转。只见那敖老爷依旧坐在面前,笑看着他,见他醒来,还打趣道:

    “老弟,吓着了没?”

    这一问,郎老爷也脸红了,连声道:

    “惭愧惭愧!”

    “没事没事,都怪为兄长的太丑,让贤弟受惊了!”

    “不过,你既已知我身份,还请保密。你我相交莫逆,为兄也没别的帮你,在你的任期内,为兄保证此一方风调雨顺,灾祸不生。你说可好?”

    郎老爷闻言,大喜过望!深施一礼,道:

    “兄长厚爱,小弟为真安百姓谢过了!如真是那样,兄长功德无量!那么,也应该让百姓知道你的名号才是!”

    “也好!你就让他们叫我金锢老龙王吧!遇干旱可来这儿求雨。你我兄弟今日一别,就再不见面了,以后就别来找我了。保重!”

    说罢,跃入潭水,消失不见了。郎老爷见老友去了,怅然良久,才回到县衙、、、、、

    说来也怪,郎老爷在真安一呆就是十年,果然是风调雨顺,百废俱兴。为了感念金锢老龙王的恩德,还为之盖了龙王庙,常年香火旺盛。

    列位看官,那道人,就是这位金锢老龙王了。在后来的若干年后,他与普达禅师,白蛇大将等结为道友,常常显圣人间,消灾解难,广受世人崇拜。

    好了,下一章,咱继续为您讲那位书生的来历,敬请关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