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冢
字体: 16 + -

第4章 三阴重启鸿蒙志

    张桃芷,柴郁厽,赵文和,三人各自成长中间也无大事细说,转眼已是十八年后。

    了得大师圆寂后了凡承了衣钵当了主持,文和自然成了他的入室弟子,八岁剃度,法号了空,如今出落的俊朗潇洒,还真有了凡当年风范。

    俯瞰酆都,残垣断壁荒草凄凄,四周山势,浓密葱郁,完全不如十八年前的繁华景象。

    不过也因十八年前的浩劫,酆都成了一座鬼城。浩劫之后城中空无一人,几年后房屋建筑多数坍塌,市井皆废,只有山上寺中寥寥数十人。

    后有逃难灾民无处可去,逃至酆都,在此蛰居,也就恢复些生机。城中百姓害怕那场鬼怪漫天的劫难,于是打扫白骨,好生安葬,诚心祭拜;四处修葺祠庙,建天子殿,供奉北阴酆都大帝,求其善管恶鬼邪魔,佑其黎民子孙万代。

    可难民越入越多,很多人还慕名而来,也不是办法。其中有一长者,思虑再三,不愿拒人于门外,于是故意安排众人按阴曹地府一应陈设景致修建,又设许多奇门遁甲机关,让来者望而却步,来人自然退去。

    于是这酆都鬼城自然有了黄泉路,奈何桥,鬼门关,阎罗殿等地府之名。还有一条鬼街,街市上商家店铺尽与地府相联,如吃饭住宿的醉鬼楼,路边小摊孟婆汤,制衣的忘川铺,彼岸棺材铺等等。

    经十多年的经营建设这酆都鬼城虽听来恐怖,实则日渐丰盈充实,虽不及当年那样繁华,但也有些起色。

    在寺中的几个幸存村民繁衍生息,不乏有和其他僧者媾和偷欢之人,方丈亦有所察觉。为不败坏佛门清静之地,况后来城中恢复平静就遣散几人回家,暗中将佛根不净之人逐出酆都寺,不必多说。

    而今十八载已过,了得大师已经圆寂,是了凡掌事,文和在其坐下尽得真传。

    可是唯有一点,不准文和再做学什么降妖除魔的本事,只是让他潜心礼佛,做一个普通的小沙弥。

    文和十分不解,看师兄弟整日练习,自己心中好奇。他求了师父无数次,就是不让他碰。

    他天资聪颖,越不让他触碰,他就想一探究竟。虽整日按师父所言,在寺中研习经书,打坐参禅,还习得一手好字,但也也经常不按世俗常理,自有自己一套心得体悟,实属一个秉性怪癖,叛逆的少年。

    再说这桃花镇上张桃芷,已是婷婷少女,生的美玉莹光,如明珠生晕,娇艳无伦。只见她鹅蛋脸儿,双眉如柳叶新抽,双眸微垂,高挺尖翘的鼻子,凝脂雪肤之下,隐隐透出些胭脂之色。一身桃红裙装,梳一个反绾髻,髻边插一只桃木簪,尽显少女的玲珑美态。

    桃花镇村民敬重张真人,况这十八载倒也风调雨顺,也就无人再提当年之事。只是今年已是四月,全镇上下全无一颗桃树开花,张真人心中隐约不安。

    四月初四乃桃芷生日,虽她已过十五成人笄礼,每年张真人夫妇也为她祈福庆祝一番。

    今日一早桃娘带了桃芷到山上桃花庵去烧香祈福,顺带邀了慈云师太一道去家中小聚为小女庆祝。

    桃芷见了师太心中欢喜:“师父,桃芷可想你了!”

    慈云师太会心一笑:“你这孩子,才几日不见啊?”

    “师父,一日不见如隔四秋!”桃芷调皮的说。

    “你这丫头,好好跟师父说话!”桃娘欣喜地管教着心爱之女。

    慈云师太也并未觉得桃芷说话轻浮,反而觉得可爱,就说与桃娘:“哎,不妨!”

    眼见桃芷故意不开心的嘟着俏皮的小嘴,慈云师太就说:“桃芷啊,今日你满十八,为师就同你去你家中庆祝,可好?”

    “好耶,好耶,师父,你真好!”桃芷马上又开心了起来,一路蹦跳,笑如银铃。桃娘和慈云师太看在眼中美在心中,一路畅叙,行路下山,只是慈云笑意落下后又有一丝忧心。

    回至家中,午饭后闲来无事,桃芷又在一处练习张真人所传桃花阵。慈云师太虽乃佛门中人,也略懂些道法,见桃芷刻苦学习,心中思忖,日后此女必成一代宗师。

    但又想来桃芷戾气显重,故有一丝担忧,也不知道日后会历经何劫何难,方成正果。平日里也传授些《心经》、《金刚经》、《楞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修心之法。

    桃芷倒也顺着师父丢三落四的读了些经,但是毕竟年纪尚小,不得其中奥义。

    张真人一早便到集市采办,买了桃芷最爱吃的桃花糕,糖葫芦,龙须酥,豌豆黄,个样小吃,还给桃娘添置了一身新衣裳。

    一进家门便絮叨:“这生辰,是母亲受难之日,为人子女必牢记于心,不忘恩情。”

    桃芷每年都被这样熏陶,白了她爹一眼:“爹,年年你都说,女儿耳朵都起茧子了!”

    张真人一脸严肃:“爹是怕你忘了,这是张家的门风,是传统!”

    “女儿谨记爹爹教诲!”桃芷也懒得再顶嘴,稍有不耐烦的回道。

    “敷衍。”张真人一听就觉得桃芷这态度不是很好,但他不知女儿本来与母亲甚是亲密,自然心中感念母亲,不忘养育之情。

    桃娘也忙活几样精致清淡小菜,张真人,慈云师太,又是一番品茶论道,倒也是有说有笑。桃芷心如灌蜜,一时听张真人说茅山祖师之始,一时去灶间锅台烧火打杂,糊的满脸锅灰,桃娘笑她像只小野猫,一家人其乐融融。

    “哎,师太,今日村民又来问我为何桃树都不开花,是不是有什么凶兆,可我真的参不透这玄奥天机啊!”张真人一拍大腿无奈道。

    “依贫尼来看,桃芷这孩子天资聪颖,怎么会给人到来灾难,必有其他原因,你可不要在意那些村民所言。”

    “师太所言甚是,桃芷绝不会是他们所说的灾星!”

    “不过,此兆不详,你应早做打算。”慈云师太依旧一脸的慈祥和蔼,善解人意。

    晚饭过后,堂屋里两盏蜡烛安静的燃着,张真人取下堂屋里供的桃木剑,端详一番:“孩子,爹这把剑不知斩了多少妖魔鬼怪,此剑虽属木,但性热,相传它是地狱之中桃木所造,能斩一切冤魂恶鬼,妖魔鬼怪。虽你已行笄礼,但爹一直放心不下,今日你已十八,为父就将这茅山派传人的重担交与你了。”说完郑重的双手捧剑递过来。

    桃芷心中早想接过此剑,因她也听镇上流言传过,张家几代单传,都是一代侠道,可惜了现在只生一女,还来的蹊跷,不知是不是亲生,说不定还是个天煞灾星。一来桃芷天生就喜欢修炼道法,学习医术,略览奇门遁甲之术,二来也要证明张家女儿一样可以成为天师道长。

    桃芷便单膝跪地拜接此剑,虽平日百般舞弄,此刻却觉沉重无比。张真人扶起桃芷,又将一本书递与桃芷,口中言道:“此书名《桃花经》,张家只有这上册,也许此书不全不能贯通,其中精妙为父不能领略其中一二。”

    “爹,你都不能领悟,孩儿怎么可能……”

    “我女儿天资过人,本来张家历代单传,道法传男不传女,但到你这里连爹也不知为何,必有渊源,望你好自为之。”

    时辰约摸又是在戌时一刻左右,张真人竟无任何征兆一口鲜血喷出不省人事,倒地而亡。慈云师太连忙上前,可惜张真人气已断绝,回天乏术。

    桃娘呆愣中欲哭失声不知所措,桃芷正待哭时,只见着一白一黑的道人行至面前,桃芷一看,穿白衣的身材高瘦,满面堆笑,戴一顶高帽,上书四个大字“一见生财”,另一着黑袍者,面目狰狞,极其恐怖,手执脚镣手铐,头戴一顶黑色高帽,上书“天下太平”四个大字。

    桃芷心中明白,这就是勾魂使者黑白无常,位列十大阴帅,她又见张真人魂魄脱身而起,桃芷欲拽住父亲,可根本就拿他不住。

    这白无常一捋鲜红长舌:“孩子,你既能见我二人本非凡物,你本该明了生死有道,放下执念,你还有重任在身,我等奉阎君之命钩魂锁魄,还请勿为难。”

    桃芷立即起身,手执木剑:“你既知道我的本事,就该放回我父亲,否则我必取你性命!”桃芷一脸愤怒,毫无惧色。

    这慈云师太和桃娘只觉惊奇,并不知桃芷和谁讲话,桃娘欲上前制止,慈云师太毕竟修道之人,拦住了桃娘。黑白无常说话间就开始铐锁张真人:“放心吧,此人生前广积阴陟,功德无量,必将他交与赏善司……”

    话音未完,桃芷劈剑砍去,哪里容得他们铐了张真人魂魄,只听一声巨响,黑白无常身后闪出两人,兵器一挡,震得桃芷往后一缩。那牛头马面也吃不住这一剑,往后退了几步,撞在门上,桃娘见这门吱呀摇晃,却不见人影,惊愕间本能上前扶住桃芷:“桃芷,这,这,你在跟何人说话,这门又是为何?”

    “娘,是黑白无常来勾爹爹的魂魄,知我厉害,现在又蹦出两个牛头马面的家伙!”

    “桃芷啊,你且罢了,平日听你爹说过,这是地府阴差,黑白无常,牛头马面,阎王叫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你爹早有预感,从你出生就很怪异,天意难违啊!”桃娘在张真人的耳濡目染之下,居然有这等觉悟,虽然心中早有准备,但这死还是来的突兀,一时不免抽泣,伤心起来。

    牛头马面手执钢叉,威严难侵,桃芷心中却不惧怕:“什么天意?天是何物?生死有命,何人掌管生死命数?他有何权利?”

    这黑白无常一脸惊愕,二人勾魂索命无数,头一回遇到如此问题,思忖一二,黑无常微胖身体里发出低沉声音:“天乃道也,万物生死,判官手中生死簿均有记载,他手中春秋轮回笔,乃天道之笔,书写天意!”

    “生死簿又是何人所书?据何所书?他的笔又据何定人生死?”

    “这……这……”

    “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这就是你们的天意?”

    张真人戴上脚镣手铐,转身面向桃芷:“女儿,天地分阴阳,生死本无意,爹只是归零重生,这就是天道自然。你且不要为难二位使者!”

    桃芷一脸为难之色,黑白无常向张真人一拱手,招呼牛头马面带张真人上路,忽见两扇木门一合,不见了踪影,桃芷只听见张真人喊了声:“照顾好你娘!”

    桃芷回过神来,瘫坐在地。

    慈云师太,请了一众僧尼,为张真人料理后事,自不必多言。

    三天后张真人出殡,白纸翻飞,天色阴沉,桃花镇镇民俱来送葬。桃芷按张真人生前亲选阴宅府地,落葬家父张真人。其余不必多说,只在掘墓坑之时挖出一块石碣,上有图画文字,洗净来看,石上刻有三人;首先是一名女子,身背一柄长剑而立,面目难以识辨;中间一名男子,负琴欲飞;右有一名和尚模样之人,手执一支大笔而坐。上书文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生于希夷鸿蒙,空寂之中本无道,人属自然,人本自然,故人道即人。上古留有《桃花经》三卷,录五行之法,六界之术,三阴齐聚,重开鸿蒙。

    桃芷看罢也不甚明白,只知张真人临死传给自己《桃花经》下卷,此处说有三卷,又是三人齐聚,看来应该是三人各有一卷,黑白无常又说自己本不是凡物,还有重任,到底何事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道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