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闯非洲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恶补功课

    田帆:“玛迪娜,我还想问妳一个问题。”

    玛迪娜:“说吧。”

    田帆:“如果是同样剂量的青霉素v钾片,为什么在中国和坦桑销售价钱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玛迪娜想了想:“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我们国家没有药品制造企业吧?别说成百上千种制药原料,就连最基本的制药机器、包装用的铝塑,外包装的小纸盒,我们自己可能都没有,只能依赖进口。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她耸耸肩:“我真的不知道了。不过,听我父亲说过,坦桑药品进口的源头,始终控制在一伙印巴药商的手里。他们财力雄厚,销售渠道广阔,跟政府关系密切,他们掌控着坦桑药品的市场定价权。”

    田帆:“恰玛先生分析得非常中肯,非常有道理。大家想想,许总之所以遭遇杀害,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他科泰新的销售价格过低,冲击了当地药商的利润底线,打破了他们药品定价的垄断权。”

    郭睿:“这就是血的教训,是前车之鉴。”

    孟虎:“玛迪娜,妳说,俺们还能做这个生意吗?”

    玛迪娜迟疑了一下:“这个……我不知道,要问问我父亲。”

    郭睿趁热打铁:“好哇,玛迪娜,要是恰玛先生觉得进口中欧药品是个好生意,愿意跟我们合作,那咱们就一起搞一个中坦合资的药品公司,一块儿经营嘛。”

    孟虎一听这话,立刻来了精神:“对对对,搞个中坦合资公司,俺们负责进货,他负责销售,利润三七分,四六分,五五分都行啊……”

    田帆一瞪眼睛:“虎子,玛迪娜还没有跟恰玛先生沟通,恰玛先生也没有表态,怎么能开口就谈分成呢?”

    孟虎吓得一吐舌头。

    田帆:“玛迪娜,这是件大事,请妳找个机会跟恰玛先生沟通一下。”

    玛迪娜想了一下:“帮助你们沟通可以,不过你们要做好一个思想准备。”

    孟虎:“什么准备?”

    “从我们非洲人传统经商意识上看,凡是不明白的买卖或者是自己搞不懂的事情,一般是不会轻易插手,轻易接触的。密斯特田,我父亲做了一辈子咖啡、茶叶生意,对药品完全不懂,所以我怕……”

    郭睿:“没关系,妳就随便问问嘛。”

    田帆:“玛迪娜,虽然恰玛先生对药品生意陌生,但是他会从另外一个高度权衡药品生意对坦桑经济,特别是民生经济的影响。刚才妳也说了,坦桑基本上没有制药工业,所有药品几乎全都依赖进口。那么,如果能拓宽进口渠道,增加坦桑药品市场的活力,相信对恰玛先生来说,应当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好吧,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玛迪娜说完就拿起手机,走进旁边的餐厅。

    孟虎耽心的:“班长,你说恰玛能同意跟俺们合作吗?”

    郭睿:“玛迪娜不是说了嘛,得恰玛点头才行。”

    孟虎:“哎,俺就不信了,有钱不挣?傻呀?”

    田帆:“虎子,要尊重非洲人传统的经商意识,顺其自然吧。”

    孟虎:“唉,找个好项目咋就那么难呢?”

    郭睿:“正常。要是谁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还能轮到咱们呀?那几万,十几万中国人早就干上了。”

    稍倾,玛迪娜回到客厅:“密斯特田,好消息,恰玛先生对你们准备进口中国药品的计划很感兴趣……”

    没等玛迪娜把话说完,孟虎就发出一声欢呼。

    “不过,我父亲说了,他不会直接参与你们的药品生意。”

    “啊?”孟虎和郭睿惊呆了。

    玛迪娜接着说道:“他请你们把准备进口中国药品的详细情况整理出来,打印成文件,他答应亲自找fda的官员审批。”

    “噢,胜利喽!”孟虎闻听此话,忙不迭从郭睿手里抢过清单,往玛迪娜眼前一递:“给,玛迪娜,文件准备完了。”

    郭睿一愣:“什么呀就准备完了?那上面全是中文,恰玛先生,还有fda看得懂吗?”

    田帆接过清单:“虎子,这单子上哪种药品适合坦桑市场?咱们确定吗?……每种药品的非洲剂量是多少?咱们确定吗?……国内有没有生产这样大剂量药品的厂家?咱们确定吗?……进出口手续、各种税收是多少?咱们知道吗?……这就跟机枪打靶一样,首先要找准靶子,然后再测量风速,测算距离,矫正射击诸元,最后才能扣动扳机。”

    孟虎:“那……俺是扳机扣早了呗?”

    郭睿:“早,还不是一般的早哩”

    田帆转向玛迪娜:“玛迪娜,请转告恰玛先生,谢谢他的关心和建议。给我们两天时间,我们认真准备一下,会拿出一个比较确定的进口药品清单来。那时候,再请恰玛先生过目。”

    玛迪娜不解的:“过目?……什么意思?”

    郭睿:“就是……安嘎丽娅(斯语:看)”

    玛迪娜会心的笑了:“好,我等着你们……”

    ……

    三个大兵送走玛迪娜,急忙返回餐厅,茶顾不得喝,饭顾不得吃——三台电脑在餐桌上一字排开,开始进入紧张的整理药品清单的工作。

    孟虎自报奋勇的:“班长,下命令吧,俺干点啥?”

    没等田帆说话,郭睿抢道:“虎子,你把原来单子上那些没有标明药物单位的药品,都从网上调出来,重新整理一下,标上咱中国的标准。”

    孟虎痛快的答应着:“是。”

    郭睿:“我负责联络生产厂家。”

    田帆看了看身边主动请战的战友,感慨的:“此情此景真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郭睿笑道:“班长,咱们仨的句老话是:是兄弟,同甘苦……”

    孟虎接道:“是战友,共患难。”

    田帆忽觉从心底涌起一股热浪:“好,咱们一起干。”

    鼠标的点击声,键盘的敲打声,三个大兵胸中一股股澎湃激情的撞击声,在餐厅的空间里轻轻回荡。

    塔比姆小心翼翼为三个大兵送来咖啡。

    突然,田帆喊道:“快来看!”

    孟虎和郭睿不知田帆在电脑上发现了什么,急忙凑了过来:“怎么啦?”

    田帆指着屏幕:“你们看,国家对药品的生产批号是这样规定的:我国gmp第七十六条规定: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换句话说,生产单位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将同一次投料、同一次生产工艺所生产的药品用一个批号来表示……”

    孟虎:“啥意思?”

    田帆:“这段话里重点是三个一:一次投料、一次生产工艺、一个批号。我理解,即便是同一种药,每一个不同的药物单位,都需要拥有一个相对应的生产批号。”他转过身:“比如青霉素v钾片,之所以能有那么多不同的药物单位,什么20万、40万、80万、100万,就是因为每一个药物单位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生产批号。”

    郭睿似乎听明白,点点头。

    孟虎仍不服气的:“那有什么?俺们就按照非洲能接受的剂量,叫国内厂家专门申请一个批号呗。”

    “谈何容易呀,虎子同志。”田帆转回电脑旁,滑动鼠标:“你们再看这条,申请药品生产批号的程序:先报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再由市级报给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省级部门在受理申请后的30日内完成对申报资料的审查;最后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接下来的技术评审需要160日。以此推算,正常情况下,完成整个药品生产批号审批,大约需要200多天。”

    孟虎:“啊,200天,俺的娘呀,黄花菜都凉了。”

    田帆:“而且,一个批号申请下来,我估计绝生产厂家绝不会是只生产几十盒,几百盒那么简单,少则也要以吨计算。”

    孟虎懵了:“啊,以吨计算?俺的天呐,这不要了血命了……”

    郭睿瘫坐在椅子上:“没戏了,卖药这条路算是堵死了。”

    孟虎鼓动道:“堵不死,办不了新批号,俺们就卖国内单位剂量最高的那种青霉素呗……哎,郭子,最高的是多少单位来着?”

    郭睿摆摆手:“你让我静静吧……国内单位剂量最高的,也不一定是坦桑认可的。”

    田帆:“大家都别气馁,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再想想,也许还能有条起死回生的路。”

    郭睿捂着眼睛:“隔行如隔山呐,千古颠覆不破……”

    孟虎叹口气:“唉,俺们要是能像许总那样,找到一种在非洲是蝎子巴巴独一份的药品,就不受什么剂量不剂量限制了,那该多好……”

    郭睿:“班长,也许咱们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误区?”

    孟虎:“啥误区?”

    郭睿:“贪大,求全,网撒得太大了呗。”

    田帆摇摇头:“也不尽然。假如没有药店的实地调查,没有玛迪娜的及时提醒,没有网上提供的各种信息,咱们不还是觉得眼前一片光明,阳光烂灿?……所以呀,***说得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绝对有道理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把从实践中得到的感性认识不断地上升到理论的飞跃,重复往返,不断深入,才能从得到真知。”

    郭睿:“那咱们得到真知了吗?”

    田帆:“当然,现在已经比当初的认识提高很多了。”

    孟虎:“那恰玛那边咋办?”

    田帆想了想:“尽快找出各种药品国内最高剂量的数据,整理出来,再用软件翻译成英文,报给恰玛。”

    郭睿担心的:“能行吗?”

    田帆:“什么事情都得从最初的实践开始呀。先把单子尽快整理出来,请恰玛先生报上去;相信等fda审批时,自然会有说法的。”

    孟虎:“我同意班长的意见。”

    郭睿:“我也同意。”

    此时,田帆的手机响起:“喂,唐先生……哦……什么时间?地点……好,你等等,我把电话交给司机。”他拿着手机跑出门,呼唤着:“马塔尔,马塔尔……”

    马塔尔应声从佣人房跑来。

    “哈拉卡几波西木(斯语:快,接电话)。”田帆把手机交给马塔尔。

    马塔尔接过手机:“……ok,那久哇(斯语:知道了)。”他把手机交给田帆:“密斯特田,尼他安扎嘎里(斯语:我去发动汽车)。”

    “唐先生,放心,我们一定准时到达。”田帆挂断电话,一步跨进客厅,大声命令道“虎子,郭子,快,着作训装,五分钟后门前集合。”

    孟虎:“班长,啥事,火急火燎的?”

    田帆关上电脑:“别问了,快,着装。”

    ……

    五分钟后,三个身着迷彩作训服的大兵齐刷刷地出现在了楼门前。

    “塔比姆,封固哇木兰勾(斯语:开门);全体上车。”

    大兵们跳进车厢,马塔尔驾驶着汽车飞速冲出大门。

    ……

    孟虎坐在车里,实在憋不住问道:“班长,俺们这是干啥去呀?”

    田帆神情严肃的:“到了你就知道了。”

    郭睿一捅孟虎:“别问了。”

    ……

    大约十几分钟后,大兵们的汽车在一座气势恢宏的天主教堂广场前停下。

    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立面为典型的哥特建筑风格。两侧尖顶分立的钟楼,塔顶高高耸起,细长的尖塔和狭长的窗户,更增加了塔楼的高大。

    广场前停靠的车辆不多,也没有涌动的信徒人群。

    憋了一路没敢说话的孟虎,此时再也忍不住了:“班长,俺们到教堂来干啥?”

    “别问,跟紧。”田帆带领着郭睿和孟虎朝教堂大门走去。

    ……

    教堂主厅高大宽敞、富丽堂皇,中央通廊高大,进深很长。

    高耸的穹窿顶上绘满了宗教壁画。细长的柱身布满玲珑的雕刻,充满神秘的宗教气氛。彩色玻璃镶嵌的窗户,在阳光的照射下满目生辉,产生出强烈的光色效果。

    三个大兵一步入大厅,便顿觉庄严、肃穆、伟丽之感。另三个大兵感到奇怪的是,拥有千余平方米巨大空间的教堂里,却只有七八个人安静的坐在位置上。

    圣台上摆着一副棺椁,棺椁周围安置着苦像、烛台、圣水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