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闯非洲
字体: 16 + -

第八章 体验生活

    郭睿悄声问玛迪娜:“他说什么?”

    玛迪娜没做声,用手指一点不远处,只见服务生端来四瓶啤酒。

    唐宝华命令道:“封固哇,奏替。(斯语:打开,全部)”

    孟虎:“可以呀,唐先生,啥都会说呀。”

    唐宝华:“见笑,见笑,雕虫小技,生存技能而已。来,我先干为敬,大家

    随意。”说罢,杯中酒一饮而尽。他伸手从西装里怀取出一个精致的名片盒:“这是我的名片,有电话,有微信,有邮箱,还有qq。各位有何指教,愿随时洗耳恭听。凡是在坦桑有难办的事、不好办的事,本人愿助一臂之力……告辞。祝君平安吉祥。”他逐一分发完名片,双手一合,礼貌地离开。

    望着远去的唐宝华背影,孟虎摇摇头:“这云里雾里,风呀电呀的,俺咋感

    觉有点发蒙呢。”

    郭睿:“这有啥奇怪的,人家给泰国公司工作嘛,也许东南亚那边说话就这

    样儿。”

    玛迪娜:“这个人,我好像有印象……不过,一下想不起来了。”

    田帆:“小插曲一段,别为他扫了咱们大家的酒兴。来来来,都满上,整。”

    郭睿和孟虎附和着:“整。”

    玛迪娜一脸蒙圈:“整?”

    孟虎:“不懂啊?这是俺们当兵的语言,整就是干杯。”

    田帆:“cheers!(英语:干杯)”

    玛迪娜恍然大悟:“噢……整!”

    “整!”酒杯再次碰在了一起,再次激起雪白的酒花……

    孟虎急忙拿起手机:“哎哎,都别动,都别动,拍照,发俺朋友圈。”

    ……

    晨光初照,大兵们居住院落里的菩提树、凉亭、短墙、鲜花、草坪,似乎一切都显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塔比姆在树阴下擦洗着汽车。

    田帆舒展着身体,走出楼门口。

    塔比姆停下手中的活:“密斯特田,good morning(英语:早晨好)。”

    田帆随手打开手机里的翻译软件,好奇的问道:“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塔比姆笑了:“昨天玛迪娜就是这样称呼你的。”

    “塔比姆,你之前接触过中国人吗?”

    塔比姆摇摇头:“no(英语:没有)”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yes(英语:可以)”

    田帆拉着塔比姆坐在台阶上,对着手机翻译软件问道:“塔比姆,玛迪娜说

    你以前在家乡是小学教师?”

    塔比姆骄傲地点点头。

    “是恰玛先生的家乡卢肖头吗?”

    塔比姆疑惑的:“对呀,卢肖头,可是你……”

    田帆急忙解释道:“别误会,是恰玛先生在飞机场自己说得。”

    塔比姆崇拜的:“恰玛先生是塔基里(斯语:富人)我们尊敬的族长,他为

    家乡做了很多的好事。修路、架电线、还拿出自己的钱,帮助有困难的族民。”

    田帆深有感触的:“是啊,有恰玛先生这样的好族长,是全族的幸福。”

    塔比姆张开双手:“愿主保佑他。”

    “塔比姆,你觉得坦桑尼亚什么生意最好?”

    塔比姆想了想:“虽然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什么大型工业,但是真主赐予我们无比多的自然资源和矿藏资源,在非洲都是非常特殊的。”

    “哦?”田帆颇有兴致地听着。

    塔比姆自豪地掰着手指:“密斯特田,你看,我们是非洲第三大黄金生产国;我们有世界上独有的,用我们国家命名的宝石‘坦桑蓝’;还有铜矿、钛矿、稀土矿、磷矿以及铀矿、煤、天然气等能源矿产。”

    田帆赞同地点着头。

    塔比姆顿了顿:“还有各种木材、剑麻、腰果、香蕉、木薯……数不过来呀。”他张开十指,骄傲地在田帆眼前晃动着。紧接着他叹口气:“可惜呀,掌控和开采这些资源的,都不是我们坦桑尼亚人,而是那些外国人……”

    “塔比姆,你知道我们中国历来都是支持非洲兄弟搞经济建设的。”

    “知道,知道,1970年你们修建坦赞铁路,1968年中国医疗队来了,还有农场,农业机械,教师……哦,太多太多了。”

    “我们现在搞‘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带领沿线各个国家的人民,一起开发建设,一起走向富裕之路。”

    “我明白。几年前,你们国家最高领导人曾经访问过我们国家。”

    “谢谢你能记着这些。塔比姆,你看像我们这样的中国私人企业做哪些生意好呢?”

    “你们中国大公司在这里承包了大的国家建设项目,私人都在卖各种商品。”

    “在哪儿?”

    “卡利亚库。大市场。”

    “卡利亚库……吃完早饭去看看。”田帆站起身:“塔比姆,你会开车吗?”

    “会。”

    “有驾驶证吗?”

    “有。”

    “麻烦你开车,先带我去趟菜市场,买点蔬菜和早餐回来。”

    塔比姆扭头看了看楼门:“他们……”

    田帆:“没关系,咱们快去快回。”

    ……

    塔比姆开车行驶了大约十几分钟,便在一处类似中国蔬菜大棚的地方停下。

    塔比姆介绍道:“这里周围是外国人和富人居住的地方,所以我们都叫他‘外交市场’。”

    透过敞开的大门,可见棚内两侧摆满了各种非洲特色果蔬的摊床。

    田帆走进大棚,好奇地四处张望着。

    靠近门口处,是买鸡蛋的。田帆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每板20枚鸡蛋,标价为4600先令,平均每枚鸡蛋230先令,约合0.7元人民币。(1元=330先令)

    塔比姆拎着菜筐,跟随其后。

    这时,一个黑孩子走近,手上拖着鸡蛋托:“马亚义,马亚义,(斯语:鸡蛋)米亚塔图那艾木西尼(斯语:350)”

    田帆刚想回绝,过来一位胖女人,交钱买过一枚鸡蛋。

    田帆悄声问塔比姆:“塔比姆,她为什么不买那个230的,偏要买350的呢?”

    塔比姆笑着回答:“230的要用4600先令买20枚,太贵,这个350的便宜。”

    “啊?”田帆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一个黑人小伙子从门外追来,热情的:“hello。”

    田帆怯生生的:“嗨。”

    “中国人?日本人?还是韩国人?”

    田帆:“中国人。”

    黑人伸出手:“中国人?太好了,我叫希盖拉。”

    田帆伸手相握:“你会讲中国话?在哪儿学的中文?”

    “广西农业大学。”

    “广西?你是留学生?”

    “学业三年,毕业两年了。”

    席盖拉的肤色偏白,是浅咖啡色的。最引人注意的是他那双叽里咕噜在眼眶里转动的大眼睛。“请问,你是自己做生意?还是有公司?或者是哪个组的?”

    田帆不解的:“哪个组?”

    希盖拉笑了:“哈哈,一看你就是新来的。中国政府在我们这里有多多的专家组。”他掰着手指:“有医疗队、中医组、煤矿组、铁路组、农机组、教师组、农场组;还有军事专家组、空训团、坦克训练团、海军修理组……”

    田帆淡淡的:“我是私人。”

    希盖拉显得兴奋起来:“私人?个体户?太好了,我最喜欢和你们这些个体户打交道了。”

    田帆不解的:“为什么?”

    “自由啊,没纪律,没组织,没约束,自己当老板,一个人说了算。”

    田帆无奈地摇摇头。

    希盖拉:“以后你专门负责买菜吗?”

    田帆摇摇头:“no。”

    希盖拉看了看跟在后面的塔比姆,伸手简单打个招呼:“没关系,不管你来不来,我都在。我在门口卖非洲工艺品,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保证随叫随到。”

    田帆:“找你?”

    希盖拉肯定地点点头:“对呀,你们中国人送给我的外号叫‘坦桑通’,在这块9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基本上没有我办不到的事。当然,前提是有这个。”他伸出手指,捻了捻:“我可以保证,你在这里能买到最好的,最便宜的蔬菜和水果;我还可以保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帮助你们处理很多很多你们处理不好的事情。”

    田帆笑道:“是吗?这么神通?”

    希盖拉:“当然了。我是坦桑尼亚人,这是我的国家。天是我的,地是我的,有忒尼阳谷(斯语:全部都是我的),全部都是我的。我跟他们讲得是斯瓦西里语,要是你讲英语,哇,贝苦瓜撒那。(斯语:价钱很贵)”

    田帆:“什么?”

    希盖拉一字一顿的:“价-钱-很-贵。”他拉着田帆走向摊床:“来,拉菲克,今天你随便挑,买多少都行,我来帮你砍价,保证都是白菜价。”

    田帆半信半疑,随手在靠近的瘫床上捡了几样蔬菜。

    摊主称过,随口说出了一个价钱。席盖拉上前开始讨价还价——显然他很有砍价的天赋,最后以摊主无奈的摇头告终。

    希盖拉引导田帆几乎逛遍了大棚里所有的摊床,采购了满满一大箱子果蔬。其中大部分是田帆从未见过的,有表皮奇异多刺的“非洲黄瓜”,有酸味十足的面包果,有类似小番茄却比柠檬还酸10倍的“梦幻果”,还有百香果,牛油果、酸豆……

    塔比姆把果蔬、早餐装进车。

    希盖拉从兜里掏出一张名片:“我的名片,保持联系。对了,请问尊姓大名?”

    “田帆。”

    “哦,田老板,久仰久仰。”

    田帆拿出几张纸币,递给希盖拉。

    “什么意思?”

    “小费。”

    希盖拉往后退了一步,摆摆手:“no. no.学**,不要钱。”

    “好吧,这次算是免费服务,下次如果再麻烦你,一定补上。”

    席盖拉:“田老板,能否参观一下我的最受中国朋友喜爱的工艺品小店?”

    “在哪儿?”

    席盖拉用手一指停车场左侧:“欢迎光临。”

    这是一间只有不到10平方米的店面,开放式的摊板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艺品。

    田帆无心选购,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下,觉得确实很有非洲特色。

    席盖拉不失时机地介绍着:“田老板,这里最具有非洲特色的工艺品主要是这么四大类。第一类就是乌木雕刻。”他随手拿起一件犀牛木雕:“这种乌木是我们非洲独有的树种,它质地坚硬,条纹细腻,比重很大,放在水里会沉下去,是用来雕刻的绝佳原料,很有欣赏和收藏价值哦。据我不完全统计,十个中国人当众,就有九个会买回国自用或馈赠亲朋。”

    席盖拉又拿起一件银器:“第二类就是银首饰。这是工人们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银锭打薄切细,再打造出想要的形状,最后点缀上手工编织的绳子。因为没有机械清洗和抛光,纯手工打造出来的作品就非常古朴,非常原生态。”

    席盖拉指着挂在墙上的兽皮:“第三类是这些兽皮、兽骨。全部都经过严格的防腐处理,绝对安全环保,放在客厅里,那叫一个牛逼。您再看看这个……”他搬起竖在地上的一幅油画:“第四种就是油画。颜料保证100%从欧洲进口,绝无假冒伪劣,包您一辈子都不掉色。”

    田帆有心无心的听着。

    “当然了。”席盖拉一本正经的:“除了这些大路货,我还可以为中国朋友提供特殊服务。”他小声道:“比如象牙,犀牛角,鳄鱼皮……”

    田帆急忙止道:“no. no. no,谢谢,这些东西我暂时还不需要。”

    “没关系,没关系,看把你吓得。要不要的,当常识了解一下嘛,万一哪天用得着,想着给我打电话。”

    田帆忙不迭地应付道:“好,如果有用得着的那天,一定再来拜访您。”

    席盖拉一挥手,竟然操起了京腔:“得,不聊了,再见了,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