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安,我的费先生
字体: 16 +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快慢有度

    “丝珀那边传来的数据,目前将线下客户引流至线上的效果非常好,从早上开门到现在,每分钟引流数据都在上升。”在临时会议室里,费凌南直接将手机数据截屏发给各人后,利落的说道:

    “我刚才在看现场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如何让被引流的客户实现线上线下的流通?他们正在线下购物,优惠券却是线上的,那么他们注册后,需要等到回家、放下商品、休息,做完事后,再来进行线上消费,这时候,顾客的消费热情已经被消耗了大半。”

    “所以即时互动才能增加客户粘性。各位老总以为如何?”

    费凌南将问题抛出来后,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毕竟,这是新丽的事,而不是他丝珀的事。他能想到对策,也可以无条件贡献出来,但那也得别人需要才行啊。

    就算是倒贴,也要贴得有价值一点吧。

    费凌南侧过头对坐在右手边的高凡低声说道:“因为丝珀有货品充足、自送货的优势,线上下线流通起来后,引流入口肯定以丝珀为主。”

    “恩。”高凡的眼皮微微动了一下,表示知道了。

    他原以为费凌南此举只是为了巩固与新丽的合作,没想到还有这样细致的思量,心里对他甚至嘉许。

    “费总有什么好的提议?”中国区总与申市的高层相互交流了一个眼神后,暗自点了点头,然后转头问费凌南--既然他将在现场的各人都喊过来开这个临时会议,自然是有了想法。那么他们也不必再多花时间去猜测或计划了。

    五一的活动时间一共只有三天,早一分推进新方案、就多留住几个注册用户,他们并不在乎在这位合作者面前失了面子。一个好的结果,能让他们从总部拿到更多的资源、在中国市场抢占更多的线上资源,如此之下,就算再分一杯羹给丝珀,又有何妨。

    “我给麦加的贝小姐去了电话,他们正在做双向通道数据分析。如果ok的话,我和贝小姐的建议是在商场安置进入线上平台的扫码器,进店消费者随时扫码注册,线上下载优惠券,在线下店铺使用。”费凌南粗略的说了一下流通思路:

    “也就是线下通过送抵扣券引导客户注册,线上通过直接下载抵扣券让客户在线场使用,形成一个循环的上下流通环。”

    “好主意。”区总不禁击掌。

    “会不会消费者觉得线上领取太麻烦而放弃?”申市公司负责人问道。

    “会,那么他就需要在店铺消费后,再领券。”费凌南说话的时候,听到手机‘嘀’的一声信息提示,抬眸看了一眼,不禁微微一笑,当即拿起手机,截屏了信息群发给各人,接着说道:“麦加团队有一个消费者用券数据分析。”

    “一步领取,放弃率是1.1%;两步领取放弃率是10%;三步领取

    的放弃率高达50%。”楼面赵经理将数字念了出来。

    “所以让客户扫码后直接领取代金券是一步领取,肯定也有那么些放弃的,但对代金券不感兴趣的消费者,不是我们这次的目标客群,放弃就好。”费凌南笑笑说道。

    “就算是放弃弃有50%,也比不做、等着人家自己扫来得好。”中国区总看了一眼申市负责人,淡淡说道。

    “确实是的,就按这个思路去做方案吧。”

    “赵总,通知我们的市场推广部与贝小姐配合一下。”

    申市新丽百货公司的负责人扭头对楼面经理说道。

    在赵经理起身离开会议室后,新丽高层和高凡、费凌南又对白天的数据做了个互通,费凌南对当天的数据很满意,而高凡和新丽高层,则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了。

    虽然他们表面没有流露出太多的表情,但拿着计算器反复计算、反复核实数位的动作,让他们的情绪被一览无余。

    *

    在散会后,高凡忍不住问费凌南:“我们积累到现在的用户数,似乎还没有新丽今天一天的注册用户多?”

    “我们用户的活跃度是75%,也就是有效率是75%,这是新丽所不能比的。”费凌南轻声说道。

    “如果我们有这么大的用户基数,就算活跃度只有50%不到,总数是不是也比现在的75%要多?”高凡再问。

    “新丽的单个商铺体量大,线下的单日活跃用数量多,相当于集中了四层楼所有品牌的用户,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现在的数字。”

    “丝珀是店小量多,单店单日流量小,所以我们需细水长流式的引流方式。”

    “这次借新丽引流的势头,我们会增加非丝珀客户的注册数,那么丝珀的线上用户数就相当于丝珀原有客户加新丽的客户数。而新丽则是他们自有的客户和广告引流的陌生客户数。”

    “两相比较,最终丝珀的线上客户数会大于新丽。”费凌南知道新丽今天的数据太惊人,向来对数字敏感,对丝珀线上渠道也有期待,担心他一时激动,也要做大量的广告投入去做陌生客户的引流。所以解释得非常细致、用心。

    “新丽的数据只是告诉我们,线上渠道还有潜力。我们应该再扩大引流范围。原本我们品牌要做的,就是将陌生人培养成我们自己的用户。所以非丝珀用户也应该是我们的引流目标。”果不其然,高凡在看到庞大的数据后,心里按捺不住的生出更多的想法和可能性。

    “陌生用户的引流和培养成本过大,不合算。”费凌南不禁皱眉,但依然保持着沉静和温和,耐心的解释说道:

    “我们在做引流方式和节奏的规划时,做过计算,现在的方式符合公司的节奏。如果引流过快,公司的生产、质量、服务跟不上,反而会给用户带去不好的体验,导致客户流失。”

    “与其如此,不如不要他们,等公司有能力要他们的时候,让他们一举成为公司的优势客户。”

    ——内容来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