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安,我的费先生
字体: 16 + -

第四百六十九章 打配合

    半晌之后,欧文抬头对高凡说道:“新丽现在遇到的问题,如其它百货公司遇到的一样,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其它都是白谈。就算能解决,如您所说,百货公司与品牌的战略合作是一种新方式,还有许多细节有待考证与检测。”

    “具体到能谈合作的时候,我们再将细节一一磋商,我有多年的品牌营运经验,既然我向您提出这种合作方式,我们就有自信经得起考证与检测。所以在有合作基础之前,我们极愿意尽我们所能,帮助新丽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高凡微微点头,一番话说得大气得体、不卑不亢,还颇有东道主的意思。

    “谢谢。”欧文轻轻点头后,转头对助理说道:“你将我们问题的细节对高总说说。”

    “yes.”助理立即起身,将与区总沟通过的备忘录放了出来--当然,也是数据与趋势为主。

    有全球百货业的趋势、中国百货公司的三年来进入和流出的数据、还有业内的精确开业缩减的消息等。以及中国本土百货公司的发展现状。

    “所以我们考虑的是放缓在中国的开店计划。”在助理介绍完情况后,欧文做了总结性发言。

    “我可以给大家再看一组数据,这或许能让新丽从全球角度来考虑中国遇到的问题。”贝蓓微微点头,将一个u盘递给会议助理,将数据导进电脑后,熟练的打开一个ppt。

    贝蓓将全球分成了几大商业版块,分版块介绍了每个区域百货公司的开店趋势、百货公司的资本动向、以及这些地区的零售增长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稳定的区域,比如说欧美日本,百货公司的增长数非常缓慢,这些区域的发展策略是提升单店业绩。”

    “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区域,比如说中国,百货公司开店数有一段时间的增长,但这个增长期很快放缓,直到现在的甚至出现负增长。但同时零售总量却成倍的增长。这种区域的发展策略既然不是盲目开店、更不是单店效率的提升,而是寻找零售增长的渠道,然后打进去。”

    “我们再看韩国,虽然经济增速不错,但地区发展差异太大、国土面积又过小,所以基本没有增长的空间,这种区域的发展策略只能是维持、以及从货品差异货方向来考虑。”

    “站在全球的格局下考虑发展,百货公司将业绩增长压力转移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去的做法根本行不通,因为每个市场有每个市场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每个地区解决问题必须本地化,数字无可转移。”

    “这些数字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更多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谢谢。”

    贝蓓讲完后,将数据留在了电脑里。这些数据并不是机密,只是一般公司拿不到而已。

    “恩,我们确实有市场转移的想法,并且已经开始做

    转移的地区选取与论证。谢谢贝小姐的数据。”雪莉看着全球市场分析图,陷入沉思。

    贝蓓微微笑笑,安静的坐下后便不再说话。她今天的角色是专家,只提供方向和方案,不提供答案。除非对方有需求。

    “高总,许多前几年街铺开得凶猛的品牌在去年都在大量关店,而丝珀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关店,反而大量开店,请问这是基于资本运作的考虑吗?”雪莉看着高凡问道。

    “这只是顺带的好处。”高凡微微一笑,转头看向费凌南。

    费凌南微微点头,将手中一个u盘递给会议助理让,在他拷贝文件的时候,继续说道:“申市15年全年百货销售额是14年的3倍,其中实体店铺与线上渠道的比例是1:1。”

    “虽然我们在独立分析实体店铺销量的时候,看到的数字是下滑50%、线上渠道增长是100%,似乎是线上渠道抢占了实体店铺一半、以后会是更多的销售份额。”

    “但线上渠道的销量有多少是从实体店抢来的、有多少是开发的消费者需求而产生的新的销售额?这个没人分析过,所以我也没有数据。”

    “位从两个渠道的销量总额占比来看,显然实体店虽然在下滑,但是还是能与线上渠道分庭抗礼。”

    “所以抛开独立趋势来看,我们看到的是实体店并不弱于线上渠道。如果放弃实体店,等于放弃了半壁江山。”

    说到这里,费凌南不禁摇头:“所以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有的企业会跟风去关店。”

    “大批量关店的企业,他们的行为如何解释?”欧文问道。

    “就象刚才rebecca说的,个体问题个体分析,如果将个体问题上升到趋势,就成了灰犀牛事件了。”费凌南这才起身走到投影幕布旁,直接略过前面几页ppt,翻到关店最猛的几家企业情况介绍那一页。

    “‘鹿风’一年开店137家,新品开发速度同年只增加了12款,庞大的开店数与急速的扩张,产品品类跟不上,那就只是没有意义的重复,表面看似增加了销售额,实则单店盈利能力同期下降37%,所以不关店难道等到继续下降吗?”

    “我们再看’银兴’,通过开店拿地,再通过地皮贷款继续开店,所以的资金都在放在店铺与支付银行利息上,没有能力做产品研发和推广,在地产业好的时候,他们大赚。地产业政策收紧,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所以他们后面的生意不是日化、而是房地产。他们关的也不是日货店铺,而是要出手店铺抵银行贷款。”

    “后面还有几家,我们一个一个的看下来,情况无外乎这几种:第一种,不懂零售,盲目扩张,忽视单店盈利能力和店铺管理能力。第二种,偏离主业。”

    “偏是他们这几家扩张最狠、

    关店最猛,恰缝电子商务渠道的迅速崛起,关店的本质便被掩盖了起来。”

    “高总和业内几位老公多有联络,听说他们自己也陷进了这样的误区,至今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费凌南说完便随手将ppt页面给关了。

    ——内容来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