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满庭芳
字体: 16 + -

番外第十一章:回鹘和亲

    贞元三年八月,吐蕃平凉川劫盟之后,回纥的合骨咄禄毗伽可汗派谴使者备上厚礼来长安朝见大唐皇帝,合骨咄禄毗伽可汗请求和亲并改国名“回纥”为“回鹘”。

    “回纥”是大唐根据这个民族语言的发音音译出来的名字,合骨咄禄毗伽可汗读了不少汉家书籍,于是他请求根据同音汉字把国名改成“回鹘”,意思是他们回纥健儿就像一种名叫鹘的猛禽一样迅疾、敏捷、凶悍。被鹘相中的猎物几乎没有逃出它的利爪的可能。汉族成语中有一个词叫“兔起鹘落”,形容的就是可汗崇拜的这种猛禽在捕猎的一刹那之间从高空中回旋落地的情景。

    回纥使者代可汗请求和亲,皇帝还记着当年登里可汗威逼要他下跪行礼的仇,他一见到回纥使者就来气,当然不可能答应嫁公主给可汗。此后,合骨咄禄毗伽可汗屡次派人请求皇帝下嫁公主给他,皇帝就是不愿松口。

    宰相李泌询问皇帝为什么不同意回纥可汗请婚,皇帝沉默了一下,没好气道:“和亲之事,朕是办不到的。等朕死了,再让他来找朕的儿子或者孙子和亲吧。”

    李泌问道:“皇上还在因为当年陕州之辱而生气吗?”

    一提到往事,皇帝就激动起来,说:“没错,当时天下多事,朕只好忍着不去找他报仇。现在他居然来请朕嫁女儿给他,真是白日做梦。”

    李泌叹气道:“皇上,当年在陕州对陛下无礼的回纥可汗是移地健,可现在的回纥可汗是顿莫贺啊。”

    皇帝咬牙道:“虽然当时企图逼朕下跪的是移地健,但是顿莫贺就在旁边看热闹,甚至还跟着推波助澜。哼,他当时是回纥的宰相,又是移地健的堂兄,移地健固然可恶,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自古刑不上大夫,朕身边的随从都是中书、门下二省的大臣,身份何等尊贵,移地健竟然对他们使用杖刑,韦少华和魏琚因此而死,朕若是答应了顿莫贺的求婚,朕将来无颜面见九泉之下的韦少华和魏琚!”

    李泌沉吟良久,才道:“皇上,我们已经跟吐蕃交恶,现在正好借回纥之力制约吐蕃。”

    皇帝固执地说:“当年在陕州,朕眼睁睁看着少华离开人世,他那么年轻啊。朕当时就发誓一定要为少华报仇!”

    李泌劝道:“皇上,害死韦少华等人的是移地健,代宗皇帝去世之时,移地健知道陛下必定继位,于是他先发制人企图侵我边疆,现在的这位可汗顿莫贺不愿两国挑起战争,为了防止战乱,他甚至杀了移地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顿莫贺已经代替陛下给少华报了仇。顿莫贺继位可汗之时,也像他的祖先一样派谴使者来请求皇上册封。哪怕张光晟在振武杀了他的叔父突董等人,顿莫贺也没有伤害我们大唐的使者,这可是诚心诚意要跟

    我们交好啊。皇上,移地健虽然罪孽深重,但顿莫贺是无辜的,皇上怎么能把对移地健的怒火转嫁到顿莫贺身上呢?”

    皇帝苦恼地说:“若依爱卿之见,朕就不应该拒绝顿莫贺的请婚。可是朕也不能辜负少华等人啊,爱卿,朕该怎么办?”

    李泌慢条斯理道:“依臣愚见,不是陛下对不住少华,而是少华对不住陛下!”

    皇帝惊讶道:“爱卿何出此言?”

    李泌侃侃而谈,“当初回纥叶护发兵帮助中国讨伐安庆绪,皇上的祖父肃宗皇帝只是让臣在元帅府犒劳叶护,您的父亲代宗皇帝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叶护连他的面都见不着。当时叶护热情地邀请微臣和您的父亲去他营帐议事,您的祖父甚至还不同意呢。一直到大军即将出发,您的父亲才出来跟叶护见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回纥人野蛮不开化,他们不懂礼仪,难免会对您的父亲无礼。更何况他们不讲诚信反复无常,回纥军又深入中国腹地,我们不能不对他们设防,所以您的祖父坚决不同意让他们见自己的儿子。陛下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之时正当年少,少华等人不知深谋远虑,陛下金枝玉叶之身,他们居然让陛下直接进入回纥蛮子帐中,事先又不跟登里可汗商讨见面礼仪,这才让桀骜不驯的登里可汗找到机会刁难陛下。这难道不是少华对不住陛下吗?”

    皇帝依然忿忿不平,“爱卿快别说了,你说了这么多,到头来居然不是移地健蛮不讲理,反倒是少华不对了。”

    李泌毕恭毕敬道:“正是,和亲乃事关边防和社稷的大事,不可意气用事,还请陛下三思。”

    皇帝叹了口气道:“以前的事就算是少华错了。可是那个顿莫贺的年龄跟朕的父亲差不多大,朕把女儿嫁给他,这不是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推吗?”

    李泌作揖道:“皇上,您的祖父当年也牺牲了宁国公主。公主是皇家的女儿,国事就是家事,为了国家,总是要有所牺牲的。”

    皇帝犹豫道:“爱卿且先退下,让朕再想想吧。”

    李泌告退后,皇帝接着在延英殿召见两位投闲置散的武臣李晟和马燧,皇帝把李泌的主张告诉他们,并向他们请教道:“朕素来憎恨回纥,今天听李泌一说,反倒觉得自己没理了。两位爱卿以为如何呢?”

    李晟答道:“李泌说的没错,回纥确实情有可原。”

    皇帝看向马燧,“爱卿以为如何呢?”

    马燧作揖道:“臣以为陛下应当宽恕他们。”

    大概是听到回纥向大唐皇帝请婚的消息,吐蕃害怕回纥和大唐联合起来不利于他们,宰相尚结赞又吩咐论颊热谴送被他抓起来的兵部尚书崔汉衡、神策将军孟日华等人归国。

    尚结赞用相当谦卑的语气写了一封国书想跟大唐皇帝讲和。论颊热护送崔汉衡等

    人到达石门,泾原节度使李观率领兵马拦住论颊热说:“圣上下诏不许吐蕃使者进入大唐境内。”

    论颊热哀求道:“可是我有大事要面见大唐天子商量啊。”

    拦路的李观冷笑道:“你们这些反复无常的蛮子,连我们的会盟使者都抓了,还能有什么事情要见皇上?”

    论颊热叫属下把崔汉衡等人送到唐军阵前,满脸堆笑说:“你看,我这不是正要送崔尚书归国吗?平凉川之事实在是一个误会,我正是为此去见你们圣上。”

    李观固执地说:“你跟我说这些没用,不管你们当初是蓄谋还是真的有误会,反正你是不能再往前走一步了,否则格杀无论。”

    论颊热眼见没有机会再见大唐皇帝的面,他只好把吐蕃国书和崔汉衡等人都交给李观,自己乖乖带着人回吐蕃。那封国书送到长安,皇帝连看都没看就给撕了。

    吐蕃软的不成就来硬的,论颊热回国才一汇报和谈失败,尚结赞就派谴他的儿子尚遮遮为领军大将准备入侵大唐。

    尚遮遮率领十多万人分别屯驻潘原和青石岭,吐蕃军分三路,一路接近陇州,一路接近汧阳,一路接近钓竿原,连营六七十里地,他们接近汧阳的兵营距离凤翔城仅仅只有四十里路。

    吐蕃攻势凶猛,敌人距离如此之近,长安人人震惊害怕无比,许多有钱人纷纷南逃蜀中。

    尚遮遮让吐蕃兵改穿唐兵服装,他冒称是凤翔尹团练使邢君牙的属下,然后率领这些假唐兵杀到吴山和宝鸡北界大肆劫掠,当地百姓老弱病残者被杀死无数,吐蕃军烧杀抢掠个痛快后,再将当地青壮年男女全部驱赶到吐蕃军营中。

    已经到了秋收时节,泾州没有人敢出门收割庄稼,泾原节度使李观先派兵在原野上布阵,军民才战战兢兢准备秋收,从这一年起,秋收前必须派兵布阵,否则无人敢去野外收获。

    九月,吐蕃又大劫汧阳、吴山、华亭等地,侵略者抓了一万多大唐青壮年,吐蕃兵驱赶着这些唐人走到安化峡以西,吐蕃元帅尚遮遮发话道:“走过安化峡,你们就是吐蕃人了,现在你们可以向东哭辞故乡祖国。”

    变成俘虏的唐人本就伤心欲绝,一听这话哭声更是惊天动地肝肠寸断,有几百人当场昏倒在地,更有上千人跳崖而亡。

    吐蕃将多次抓来的唐人都安置在弹筝峡并将这些大唐男青年训练成军士,吐蕃用丰厚的薪俸养着他们,再以他们的妻子儿女做人质,然后逼着这些汉家军士拿起武器回头攻打自己的故国。

    以前,吐蕃人因为水土不服,只能选在秋天抢劫然后在春天来临前退兵,有了这批汉家军士后,贞元四年春天吐蕃就发兵大举入侵了,大唐边关守将一个个闭城不敢交战,吐蕃人又一次劫掠牛马万余而去,吐蕃一退兵,大唐边

    关守将就给皇帝上表恭贺“破贼”。

    在吐蕃人凶狠的攻击面前,皇帝不得不答应回纥的求婚。贞元四年十月,皇帝将如花似玉的女儿咸安公主嫁给可以做他父亲的合骨咄禄毗伽可汗顿莫贺。

    大唐恩准回纥更改国名为“回鹘”,并且册封顿莫贺为“长寿天亲可汗”,如愿以偿的天亲可汗兴奋地上书说:“回鹘和大唐以前就是兄弟之国,现在我又做了天可汗的女婿,也算是天可汗的半个儿子了。如若吐蕃为患,儿臣愿为岳父铲除这个祸害。”

    贞元六年,吐蕃发兵攻打大唐的北庭都护府,回鹘宰相颉干迦斯率军救应北庭,两军在庭州城下交锋,回鹘和北庭节度使杨袭古联军对抗吐蕃,大战一年多后,三方都伤亡惨重,北庭都护府最后还是落入了吐蕃手中。

    贞元七年,吐蕃攻打灵州,回鹘又率军迎击,这一次,吐蕃惨败,领军大将尚遮遮战死,回鹘可汗派谴使者用囚车押着被活捉了的一大帮吐蕃首领去长安献捷,在这群俘虏中,包括一位吐蕃大酋长尚结心,从这个名字猜测此人可能是尚结赞的亲族。

    吐蕃接二连三被回鹘重创后,转而向他的臣属国——云南的南诏征兵。

    南诏原本是大唐的附属国,唐玄宗天宝年间南诏被宰相杨国忠逼得向吐蕃称臣,吐蕃一直敲诈勒索这个国家,南诏被迫叛唐时就想着他日再度归顺大唐。一直到韦皋出任剑南节度使,南诏才有机会表示归顺之心。

    吐蕃赞普打算借兵找回鹘雪耻。但是此时的南诏已经悄悄归顺大唐,只是表面还未曾跟吐蕃决绝。赞普借兵一万,南诏王异牟寻声称国小力弱,只能派出三千人马。赞普嫌少,异牟寻勉强派了五千人马给他。

    吐蕃使者借了五千云南兵归国,南诏王异牟寻亲自统领数万兵马跟踪在后,吐蕃人率领云南兵昼夜兼程行到神川,紧随在后的异牟寻发动突袭,云南军里应外合,吐蕃再一次遭到重创,被南诏闪电般夺取了十六个城池,活捉了五个亲王并招降了十多万人。

    异牟寻也将五位尊贵的俘虏押到长安向大唐天子献捷。

    此役过后,吐蕃再也没有强盛过,回鹘和南诏还对他接连不断施以打击,这个强悍的王国不久就瓦解成好多个小部落,再也没有能力跟大唐为敌,从此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直到千年之后才重新闪亮登场。

    晓露题外话:唐史中的吐蕃人就是今天的少数民族西藏人的祖先;南诏人是今天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祖先;回鹘人则是今天新疆少数民族维吾尔人的祖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