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满庭芳
字体: 16 + -

番外第十章:张延赏李晟

    张延赏的父亲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文武双全的宰相张嘉贞,张嘉贞本来给儿子取名宝符。张宝符年少时父亲已经去世,开元末年,唐玄宗召见这位宰相公子,张宝符博览群书、应对敏捷,虽然只是闲谈,唐玄宗却是龙颜大悦,于是给他赐名“张延赏”。

    大概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宰相父亲,加上张延赏本人也很有才学,相貌又好,所以张延赏做官以来可算是一帆风顺。

    唐代宗大历年间,张延赏已经做了剑南西川节度使。自从安史之乱后,蜀中屡遭吐蕃入侵兵戈不息,前面几任节度使如严武、郭英义、崔宁等人又都骄奢淫逸,所以号称“天府之国”的蜀地也变得贫穷不堪,张延赏做节度使后,他遵纪守法赏罚分明轻敛薄赋大力发展生产,在他的管理下,蜀中逐渐繁荣起来。

    大历末年,吐蕃又出兵侵犯剑南,张延赏抵挡不住,飞书向朝廷告急,朝廷于是派神策军都知兵马使李晟率领禁军前往蜀中御敌(李晟作为一位禁军大将,职责本是保护皇宫,他却老是带着禁军南征北战,也难怪泾原军变时皇帝无人护驾只好狼狈逃出长安)。

    李晟率领神策军击退来犯的吐蕃人,得意洋洋凯旋回京,在回去的时候,李晟为了奖励自己,他顺便带走了一位才艺过人漂亮妩媚的官妓——高洪。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李晟也不例外。按理说李晟才刚刚解了张延赏的急难,带走一位美人也不算过分。可是有许多事情都不是想当然的。

    大概张延赏也非常欣赏这位高洪姑娘,他发现李晟招呼都不给他打一个就把美人儿带走了,张延赏勃然大怒,马上派谴部下去追赶李晟,务必要把美人儿夺回来。

    剑南军官们半点面子都不给李晟,就在青天白日众目睽睽之下,张延赏的属下从李晟军中将那位美人儿搜出来带回剑南。

    被剑南官军当面折辱了的李晟狼狈不堪,他恼羞成怒,冲动之下放了许多难听的话企图挽回面子。结果面子没有保住反倒得罪了张延赏,两人从此结了怨。

    朱泚之乱后,李晟开始平步青云,偏偏张延赏升得也不慢。皇帝逃到梁州后,山南西道贫穷,皇帝又带了一大帮文武大臣,这么多神都得供着,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无计可施,全靠蜀中的张延赏不断送粮送钱,皇帝才不至于太难过。

    皇帝开始注意起张延赏来,用心考察之后,他发现张延赏很精明,而且很有行政才能,渐渐就动了用他为宰相的心思。

    皇帝下旨征召张延赏入朝,李晟发现皇帝打算重用张延赏,他就上表罗列了许多张延赏的不是,想阻止皇帝起用这位冤家。

    起用宰相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皇帝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当然不会因为李晟的这道奏章就偃旗息鼓改变主意,他

    不顾李晟反对,加封张延赏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晟在凤翔节度使期间,因为非常欣赏自己幕中的判官崔枢,他就把一个女儿嫁给这个年轻人,李晟嫁女也就罢了,偏偏他喜欢这个年轻人喜欢得过了头,给女儿置办的嫁妆丰厚无比,比他另一个女儿的嫁妆丰厚得多,可那个嫁妆不够丰厚的女儿的夫婿却是工部侍郎张玉。

    张玉见自己堂堂一个工部侍郎,在岳父李晟眼里居然还没有一个节度判官重要。郁闷无比的张玉一气之下投靠了新任宰相张延赏,张玉动不动就向张延赏打他岳父的小报告。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李晟的这个女婿却把岳父当仇人了。

    给事中郑云逵原本是李晟的行军司马,郑云逵在李晟幕中时曾有事情没办好被李晟骂过,此后李晟对他相当冷淡,基本上不再理睬这个人。张延赏入朝为相后,将郁郁不得志的郑云逵举荐到中央的门下省担任起居郎,不久又把他提拔为给事中,想当然郑云逵到中央后也绝对没少打李晟的报告。

    李晟虽然是个武将,城府却比许多文人还深,如今终于遇到了对头。

    张延赏有意无意的经常在朝堂上批评指责李晟,李晟的女婿张玉和给事中郑云逵还跟着帮腔,三人一唱一和。自古众口烁金积毁销骨,虽然都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坏话说多了,一天天积累下来,实在难以保证李晟在皇帝心目中的形象还能像当初一样光辉。

    李晟被逼无奈,只好使用苦肉计,他把李家子弟都送到长安居住,又上奏皇帝承认自己无能并要削发为僧。

    边关大将出家可不是小事情,皇帝当然不可能同意。李晟在凤翔节度使任上被吐蕃宰相尚结赞中伤,张延赏趁机征召李晟入朝。

    李晟自知入朝已成定局,他干脆化被动为主动向皇帝上奏章诉苦:老臣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不堪再当重任,请求皇上让老臣回京休养。

    皇帝也是聪明人,知道李晟的病跟张延赏有关,李晟入朝后,他就下了一纸诏书,让另一位宰相韩滉和刚刚入朝的宣武节度使刘洽设法解开张延赏和李晟的心结。

    韩滉、刘洽大摆宴席邀请李晟和张延赏赴宴。席间,李晟和张延赏都很不自在,韩滉讲起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请两位大臣效法古人放下私怨共同为国家服务。

    有韩滉出面,李晟就坡下驴笑逐颜开道:“当初本来就是李晟的不是,只是李晟爱面子,又正在气头上,一时出言莽撞,得罪了张相公,当时就后悔了。只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也收不回来。如今李晟与张相公都位极人臣,一言一行举足轻重,当然不能再意气用事了。张相公,李晟这厢给您赔罪了。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张相公就不要再记着李晟的

    过错啦。”

    张延赏赶紧站起来道:“李令公快别说了,当年之事,延赏也有不是之处,我也要请令公多多包涵呢。”

    韩滉大笑道:“好,好,我敬二位一杯,喝了这杯酒,以前的是非恩怨一笔勾销,从此大家结为兄弟同心同德辅佐当今圣上。”

    是非恩怨一笔勾销只是韩滉一厢情愿的想法,欢饮过后,张延赏虽然见了结拜兄弟李晟不再摆着张臭脸,可李晟还是很不安,凭他的直觉,张延赏并没有因为韩滉和刘洽的斡旋而原谅他,张相公只是把怨恨从脸上搬到肚里去罢了,李晟不多久就证实了自己的猜疑。

    为了彻底跟张延赏冰释前嫌,李晟想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张延赏的儿子,李晟托人去张家提亲,张延赏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李晟见张延赏牢牢记着昔日恩怨,他只有无可奈何感叹道:“武夫性情爽快,倘若酒席上承诺不记仇,一杯酒下肚,恩怨就随之化解了。文士小肚鸡肠,表面上虽然和好,心里依然记仇如故。张相公不愿许婚,这不是还记着当年的仇吗?得罪了这样的人,我李晟能不怕吗?”

    李晟害怕张延赏公报私仇,张延赏的宰相却也做得并非一帆风顺。

    吐蕃宰相尚结赞用反间计诬陷李晟跟吐蕃勾结的时候,张延赏明知李晟是被尚结赞陷害的,他依然奏请皇帝罢掉李晟的兵权。张延赏罢免李晟后拚命支持马燧,力主跟吐蕃结盟,结果吐蕃人不守信用,平凉川劫盟,浑瑊差点成为吐蕃的阶下囚。张延赏惭愧无比惊怒交加,可是大错已经犯下了,追悔莫极的他因此急火攻心,竟至卧病不起。

    大唐王朝几经动乱后,设了许多官位安置功臣,造成无数冗官,自古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官员虽多,办事效率反倒低得要命,张延赏在任荆南、剑南节度使期间就一直施行精简官员的政策,而且颇有成效。调到中央出任宰相后,张延赏继续推行他的精简官员政策,结果得罪了无数官员,许多被触犯利益的家伙拚命毁谤张延赏。平凉川劫盟事件发生后,张延赏几乎成为众矢之的。

    眼见众人挟私报复,作茧自缚的张相公一时有苦说不出,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大错,张延赏拖着病体大刀阔斧加紧精简官员,至此几乎有二分之一的官员被他裁减,人员裁减后,行政效率反倒提高不少,朝廷也因此节省了一大笔薪俸钱,张延赏将这笔钱充作军费,他重拾已故宰相韩滉的主张,开始积极对抗吐蕃筹备收复河、陇二十余州。

    当初韩滉曾奏请皇帝让宣武节度使刘洽为西北大将。当此用人之际,皇帝又想起刘洽来,他派谴使者前去慰问刘洽,想请他担当重任。但是刘洽早已被张延赏结盟吐蕃的主张弄得心灰意冷,皇帝

    使者到来,刘洽竟然冷漠地躺在床上接见这位使者。

    张延赏知道刘洽已不可用,他就想重用谋略过人的泽潞节度使李抱真,正好李抱真也入朝奏事,张延赏找他商讨边防军事,李抱真却对张延赏挟着个人的私怨罢免李晟的兵权而非常不满,他也像刘洽一样拒绝出任西北大将。

    因为有能力的武臣都不愿意合作,张延赏政令难行,他又急又愁,病就更重了,没多久就遗憾辞世。在他去世之后,继任宰相李泌挡不住精简官员的压力,于是被裁减的官员又纷纷复职,张延赏所有的努力都付之流水。

    李晟被张延赏罢掉军职后,再也不曾被重用过,就此郁郁终生。

    李晟和张延赏将相不和,李晟因为得罪张延赏而被罢掉军权,张延赏则因为报复李晟而得不到真正有能力的武臣的配合,两个人都没能实现心中抱负含恨而终。可以说两个叱咤风云的男人的失意都是因为一个美女。这大概又给了道学家们大谈“红颜祸水”的理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