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讲故事
字体: 16 + -

三十二 篇 李 闯 王

    明朝末年,米脂县城里来了一位先生,即会算命还能看风水,每天在街上摆摊给人看相。一日,几个吊儿郎当的小伙子从饭馆出来,喝的醉醺醺的来到摊前要先生算卦,其中一位二十来岁的后生长相不凡,生得身材魁梧、眉清目秀、气宇轩昂,先生仔细打量了他的骨相,确认此人有天子气象。先生窃喜,心想: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近年来,中原灾情不断,民不聊生,官府腐败,明朝气数已尽,他在中原夜观天象,发现北斗星宿在这一带闪动,此处应该有一代君王出现,为了拯救黎民于水火,他扮作算命先生不远千里来到此地寻访,以便及时点拨辅佐。

    给几个小伙子算完之后,先生把李自成叫到一边,俯首贴耳一番,最后提出要去李家看看,李自成答应了。按照约定的日子,先生跟随李自成来到了县城西北边的一道山沟里,只见孤零零一户人家:几孔破土窑,院子没有围墙更没有大门,见来了生人,鸡飞狗叫一片欢腾。进了屋,窑洞里黑咕笼咚,土炕上铺了一张旧得发亮的芦苇席,席边烂得如同狗牙,自成的父亲躺在上面,正在生病,身边摆了一堆盆盆罐罐,里面尽是野菜,自成的妻子和母亲坐在那里吃饭。先生也不嫌弃,一连住了几天,白日里无事就与李自成四处游逛。

    一有机会,先生就给自成讲一些全国的灾荒和眼前国家的形势,慢慢地使他开了眼界,自成这才知道了天下有多大,而且有多少人和他一样在受苦受难。先生告诉了他此行的目的,自成听了,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有当皇帝的命。先生鼓励自成说:这几天他已经发现了一处风水宝地,让自成一心伺候老人,等父亲去世之后妥善安葬于此,然后再出去闯荡天下,定能成功。说完这话,先生走了。临走以前千叮咛万嘱咐:切记,天机不可泄漏!

    自成从小就喜欢习文弄武、结交朋友,一直待在家里难免有些寂寞,反复琢磨先生的话,觉得也有可能,那些言语就像火一样在他的心里渐渐地燃烧了起来,想按先生的说法出去闯荡,无奈老父亲久病不死,他只好日复一日的伺候。一天听说舅舅高迎祥已经招兵买马打天下去了,他心里的那把火燃烧的更旺了。情急之下,夜里把先生的话告诉了妻子韩金儿,妻子给他出了一个注意,他虽然于心不忍,但也默许了。第二天,妻子给父亲的饭碗里放了老鼠药,一碗饭还未吃完,父亲就归了西。按照先生的指点,他将父亲安葬在那块风水宝地上,急急火火地外出闯荡去了。

    经过几年的闯荡,他终于找到了舅舅,跟随舅舅一起打天下。因为他是穷苦人出身,替穷人说话,中原流传着一首民谣:"杀猪羊、备酒浆,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所以,四处的老百姓都纷纷来投奔他的队伍,称他为"李闯王"。经过数年艰苦的战斗,他的队伍占领了大半个中国,最后,终于打到了北京,做了皇帝。北京城里美女如云、皇宫金银财宝无数,他的那些穷弟兄们贪婪地争相霸占。当皇帝的美梦变成了现实,每天的日子比他在老家过年还要好的多,一片山呼万岁的拥戴,使他昏了头。

    花天酒地的日子过了四十二天,东北满人的清军突然打来了,把李自成赶出了北京城。他的军队被打散了,清军到处捉拿他,他只带了少许人马仓皇逃窜,最后又回到了陕西,自觉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只能东躲西藏,不敢回到老家,就跑到了他以前打过仗的商洛山里,希望能东山再起。

    商洛山里,战火早已熄灭,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流水潺潺,仿佛世外桃源。回想起出门闯荡以来轰轰烈烈的日子和北京城里四十二天当皇帝的荣华富贵,他觉得人生如梦。清净的山林洗济着他的头脑、梳理着他的思绪,他怎么也想不通他的命运能如此跌宕起伏,似乎暗地里有什么力量在支使着这一切,取得辉煌的成功,应该是自己的努力;落得如此狼狈,却不知为了什么,越想越糊涂,他很想找人再算上一卦。听山民说附近有座小庙,就带了随从去庙里问个明白。庙很小,镶嵌在一处山坳里,这一带人烟稀少,也没有什么香客。进了庙才发现整个庙里只有一个老和尚,身上并无袈裟,穿了一件灰色粗布长袍,脚上打着裹腿,头顶光亮,盘腿闭目打坐。李自成走近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这位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先前给他算命的那位先生。他激动万分,在多少年来的成功与失败当中,有无数次他曾经想到过先生,可惜无处去找,今天落得此番田地,竟在这里重逢,相见恨晚,他感激涕零。

    攀谈之后方知,先生在给自成的父亲看了风水之后就瞎了眼睛,他也曾去米脂寻找自成,听说自成已经起兵。先生寻他不着,无奈,只好归隐山林,独庙孤僧、不问世事。

    自从逃出北京以后,李自成对先生当年给他算的卦有些怀疑,就问先生他的皇帝梦破灭的原因。

    先生说:"一切都是天命。本来这天下是你的,只因你泄露天机,而且药死了父亲,所以你只能做四十二天的皇帝。"

    经过先生这么一指点,回想起十几年前,前妻药死了父亲,就在他刚出来时,前妻又与人通奸,且将秘密泄露了出去,他一气之下回家杀死了前妻。后来在那个奸夫盖虎的引领下官府又掘了他家祖坟,断了龙脉,泻了他的王气。自成这才知道了他的错处,佩服先生真乃神人,倒头便拜。于是,打发了随从,陪伴先生在庙里住了下来、决心从此以后抛弃功名、不问世事,剃度出家,服侍先生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