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声信天游
字体: 16 + -

第九章(3)

    一九三五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在剿灭了南方各红色区域后,调集四万大军对陕甘边和陕北两块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妄图彻底摧毁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扑灭西北地区燃起的革命烈火。为了粉碎敌军的大规模“围剿”,在刘志丹的主持下,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决定统一指挥两块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这个时候,老刘还不知道陕北红军的首领谢子长已经去世了。由于斗争的残酷,加上消息被严密封锁,得知这一噩耗都过了好几个月。

    当初在与老谢分手后,老刘赶回了部队。得知敌人占领了苏区杨家园子,这无疑在根据地插进了一个楔子,切断了几个县的联系。为了拔掉这颗钉子,老刘和他的人马经过缜密分析,于拂晓前发起了进攻。红军三路开进,义勇军为主攻部队,攻打玉皇峁制高点;红一团直奔西街,红二团直插杨家园子东街,攻占敌人营地;第三路由九支队和赤卫军在南山设伏,捕捉溃逃之敌。

    战斗进行的很激烈,在经过一番搏杀后,敌人开始逃跑。设伏等待的战士们迎头痛击,红一团乘胜追击,全歼敌残部,活着敌团长和其老婆。正在打扫战场时,忽然又接到消息,敌人援军赶来,红一团迅速占领制高点,红二团迂回包抄,义勇军正面进攻,将敌人挤压在一条山沟里。这犹如瓮中捉鳖,敌营长被击毙,副营长以下近五百人被俘虏,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九娃后来回忆说,从开春到夏末,几乎隔三差五都在战斗,在反围剿中,歼灭敌人的同时,红军也在迅速壮大,主力部队和和游击队相继都发展到四千人的规模。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秋末时节天上飘起了雪花。在战地,老刘接到了一封信,展开一看才得知,老谢早在数月前就已经不幸去世了。望着白雪纷飞的天际,老刘不禁潸然泪下……

    在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的统一领导下,红二十六军以骑兵团、第一团及第二路、第三路游击队总指挥部的数十支地方红军部队坚持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开展斗争,牵制南线和西线敌军的行动,红二十六军第三团、西北抗日义勇军(后红二团也参加)北上陕北,与陕北红军第二十七军组成西北红军主力兵团,集中兵力,横扫陕北战场的敌军,连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经过五个月的战斗,红军又一次粉碎了敌军的“围剿”,歼敌正规军五千余人,缴获步枪三千余支,轻重机枪两百余挺,迫击炮八门,攻克定边、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等六座县城,打通了陕甘边和陕北苏区的联系,使两块苏区连成一片,扩大了革命根据地。这时,陕甘革命根据地发展到北起长城,南至淳耀,东临黄河,西接环江,主力红军的兵力已达五千多人,武器装备得到更新和改善,每个步兵连都配备了六挺轻、重机枪,还组建了三个迫击炮连,地方红军游击队也进一步扩大,装备也得到了补充,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游击队总兵力接近一万人。

    反动派不甘失败,在国民党高桂滋占领县城后,并对游击队进行了又一次围剿。反攻的民团策应抓获和游击队有密切联系的党员群众近三十人,除两个小孩外,其余皆被杀害。

    党员群众被杀害的消息传至游击队营地后,大家心情很是沉重,提枪就要去给亲人们报仇。支队长贺明山进山去给老刘汇报工作,群情激愤的游击队被副支队长王绍坤稳住,他告诫同志们,此仇必报,但不是时候,敌强我弱,我们不能拿鸡蛋硬往石头上碰。就在这时,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军高桂滋部李少棠团在瓦窑堡南门滩残忍地枪杀了十八名赤卫队员。

    春天暖暖地到来了,崖畔、坡上各色的山花顽强地绽放出了缤纷的花蕾。

    不知多会,天上飘起了入春以来的第一场细雨。山道上一骑快马往山里急驶,马蹄溅飞了湿土。侦察员报告,敌人的一个营护送薪饷、给养以及被装、军眷前往秀水城!

    “好消息,机会来了!”经过慎密的分析研究后,老刘果断决定发动攻击。由于主力部队不在此地,只能先派出现有的队伍拖住敌人。中午时分,当敌前卫班进入山沟时,小股游击队先与敌接火,见敌人反扑过来,详装退却,边打边往伏击地引诱,结果敌人中计,仅一个冲锋,敌前卫班悉数被歼。战斗中,提着大刀的九娃见一个假装投降的敌人偷偷向支队长瞄准枪口,他大喊一声,一个箭步跳过去,手起刀落,敌人的脑袋滚在了地上,喷出的血溅了他一身一脸。

    “快,上坡上隐蔽。”王绍坤果断下达了命令。

    刚刚枪声大作的山谷顿时静悄悄的,似乎那紧张的气氛感染的空气都停止了流动。

    九娃趴在土坎后手指抠在了扳机上,等敌人战战兢兢涌过来时,在王绍坤果断的手势下,他的枪响了。

    同时,按事先的部署,在等待主力部队赶来前,赤卫队、少先队在四周山上插满红旗,敲锣鸣炮打枪呼应,配合游击队将敌人团团围住。进退维谷的敌人傻待援兵,但消息被群众封死,抵抗大半日不见援军的影子。这时,老刘已集结主力完备,分三路向被围的敌人发起攻击,经过数个时辰的激烈战斗,于天黑时分,敌一个营还有几十名还乡团被全歼。守在据点的敌人得到消息后不甘心失败,四处寻找游击队决战,但敌人往往只听枪声却找不到目标,只好疲惫地退缩进新驻扎的据点。

    敌人退了,可游击队却来了。

    战斗打响前,部队决定先派员侦察摸清敌情,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已在战斗里成长的九娃。按照游击支队长贺明山的部署,九娃带领两名游击队员在天完全黑下来以后向敌据点进发。

    弯弯山道,路上已消遁了行人的踪影。天很冷,夜很黑,满耳皆是寒风喧啸的呜呜声。他们三人时而急进时而又匍匐下来观察着四周的动静,当敌人的岗楼隐隐约约出现在视线里时,他们急速绕过个小山包,蜇伏在一处土坎的背后。

    岗楼上的哨兵可能是由于天太冷的缘由,手筒在衣袖里抱着个长枪半打着盹。

    “上——”,在命令声中,九娃他们三个敏捷的身影从土坎后跃了出去。

    可就在这时,突然岗楼上的枪响了,叭—叭—,两声刺耳的冷枪炸破夜幕的沉寂,唬得他们三个陡地紧紧地贴在了地皮上,几乎连大气也不敢出,身上也惊出了冷汗。

    当一切又趋于平静时,听见哨兵发着牢骚的骂骂咧咧声。

    原来这是敌人虚张声势,盲目放枪给自己壮胆。

    犹如神兵天降,复又打盹的哨兵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的口眼已被严严实实捂住,尿也吓得撒了一裤子。不声不响中,游击队员已押着敌人消失在浓浓夜色里。

    当夜,根据俘虏提供的情报,游击队迅速向敌人新驻扎的这个据点发起了进攻。

    战斗是在拂晓打响的。

    子弹嗖嗖,枪声如织。

    一些敌人还在睡梦中不明就里稀里糊涂就当了俘虏,少部分负隅顽抗的家伙在英勇的游击队员面前还没来得及哼一声就成了刀下鬼。

    拂晓时分,大获全胜的游击队在晨雾的掩护下消失在莽莽的子午岭大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