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门后的秘密
字体: 16 + -

第10章 湖底魔宫 寻龙诀

    今天是星期天,上午10点多,同寝室的人都出去了。大家开始忙着实习、找工作、写论文等一系列毕业前的准备了,转眼4年了,每次去上课看着班里的同学越来越少,蓦然发现离别的日子临近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的大学生活也即将结束,突然有种不想毕业的念头,心里怕怕的。几年的同窗情,临近离别时,总是伤感万分。即使心里有再多不舍,生活总要继续,该走总要走。

    “只有经历一次次心灵痛苦的洗礼我们的心志才会日渐成熟。”这句话就是吴萱说的,我们班48位同学,而女生只有7位,偏偏又是7位美女,一个比一个长得漂亮,我们叫她们七仙女。第一天进班级的时候,看到7位美女,大家突然有种恍如走错艺术系的感觉,难道现在干考古和播音主持一样也要考颜值了吗。我来自农村家庭,为了不让别的男生吃醋而惹麻烦,我平时基本上不怎么和那几个女孩子说话。但少年懵懂的心让我也曾偷偷喜欢一个女孩,所以,她有意无意间说的每句话我都会记得。她就是吴萱,“七仙女”中排行老三,一头披肩长发,如女神般高不可攀,所以,有些情感放在心里其实是最好的。

    临近暑假了,天气渐渐热了,南方的夏天比北方要来的早很多。我们寝室住4位同学,我睡在进门左手边的上铺,躺在床上,手里拿着那本爷爷的古书翻看着。这本书的内容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大二的时候我已经能全部看懂,这几年一有时间我就拿出来看。

    这本书名叫《寻龙诀》,何时著已不得考究,作者署名白瑮,是一本寻龙点穴的手抄书,所谓寻龙点穴是汉族风水学术语。古代人发现地上与地下水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成分,含有特定成分的水长期滋养当地的土壤。土壤的矿物成分达到一个特殊比例,会形成异常适合动植物生活的环境。这个特殊土壤,被称作龙砂。古代人通过实践发现这种特殊土壤极其滋养动植物生长。而风水家则认为,阴阳二气运行地下则为生气,喷发而出则为风,风和生气是同种物质的两种不同形态。而风聚止于某处不散,则生气不散,为吉地,万物会得到福泽,生生不息。而这种寻找龙砂,寻找吉地的方法,形成了古代称为“阴阳风水学”的民俗学科,后人将此简称为“风水学”。将寻找龙砂称作“寻龙点穴”。

    这本《寻龙诀》,系统的讲解如何寻找龙脉,阴阳、八卦、五行、星宿等都有涉及,可以说包罗万象吧。风水家将天下大川分为三大干龙,起点昆仑山,每条干龙又有分节,起一峰过一峡即为一节,节数越多,吉福越长。每条干龙从起点到入海又按远近分远祖、老祖、少祖,山老了无生气,寻龙要在少祖山寻等等。所谓“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可想寻龙点穴这门功夫的难度,尤其是点穴的难度还在寻龙之上。若没正确方法,就是用百年时间,也不一定能点中风**心聚气的真点,这样一来,寻龙的功夫也白费了。而龙砂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可谓差之毫厘,谬诸千里。这本书上所讲的方法名字即为寻龙,方法传自何时,作者也没法考究。但按书中秘法点穴,可谓省去十年磨砺,只要能找到龙脉,即可点到真穴所在。

    这几年,我按照书有所述,认真研习,甚至到图书馆去找相关的风水学书籍去看。但是,这类书实在太少了,仅有的几本讲的也只是一些肤浅的东西,根本和《寻龙诀》不在一个层次,对我帮助很小。风水学一直是介于迷信和科学之间的一个学科,它对于考古的实用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大环境下,学院又不能开放课程去教大家,必竟它存在很大争议。最后,还是老夫子将他自己收藏的几本风水学书籍借给我看。他奇怪的问我为什么会看这些书,我说我必竟学的是考古,说不定将来在找古墓上能用的上呢。他笑着说,只要不存坏心眼去破坏、盗窃文物,老师很希望你将来能有所成就。

    当然,我突然对风水学的兴趣,不仅仅是因为将来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一个秘密吸引着我去学习,这些是不能对老师说的。虽然老师对我很好,可以说是恩重如山,经常对我开小灶,用老师的话说,他一直把我当关门弟子在培养,他年纪大了,看到我对考古的喜爱,他恨不能将知道的所有都教给我。而我也很争气,年年考试拿第一,老师对此相当满意。

    白瑮的《寻龙诀》前半部分是记载寻龙点穴的方法,在中间部分,是作者写下的一段这本书的来龙去脉。按书中所记载,白家人世代守护《寻龙诀》和一个惊天大秘。《寻龙决》传于白家先祖,白家当代家主白瑮为先祖后人,书里没有讲要守护的是什么秘密,秘密不能写于文字,必须每代家主之间口头相传。

    到了白瑮这一代,白族人丁不旺,白瑮才会在书中多言几句。称当年先祖刘王追随石皇打天下,石皇陨时命麾下八王共同守护一个秘密。八王各持一兵符,石皇后人持一兵符,共九符。九符可以分别调动九族人马,九兵符,又称九鬼符,为何叫鬼符,没有言明。石皇陨后没几年,在巨大利益诱惑下,八王中五王叛乱,刘王一族,不善战斗,险遭灭族。然得支王相助,支王一脉,英勇无比,护送刘王一族和队部逃亡隐世,刘王自此改姓白。白王遗言,不到万不得已时,最好能将石皇大密永远封存。白家先祖以前是石皇部队的军师,精通五行八卦、奇门遁甲。隐世后将平身所学著下一本《寻龙诀》、一本《遁甲术》。白瑮从未见过先祖的鬼符和《遁甲术》,在书中也未提及鬼符的去向。《寻龙诀》中最后那两张画像,是先祖所绘当年石皇部众和白王部众的图腾。至于为何是图中这个样子,不得而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