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守护神
字体: 16 + -

第73章 偶遇梅花仙子

    一名丫鬟笑道:“这是比照公子原来的衣服做的,请的是长安城最好的裁缝,面料也是用的最好的金陵云锦。”

    三少不由叹服,这长安首富的服务真是周到。

    之后,王仙儿带着三少来到正堂。那王元宝早已摆好了丰盛的酒席等候,其用料之考究、味道之鲜美,丝毫不亚于皇宫。

    王元宝因为三少曾经救过王仙儿,对三少也是热情有加。王元宝谈吐温雅,脸上总是挂着一副和蔼笑容,毫无某些达官显贵的张狂,令三少也是好感大增。

    王母更是热情,看三少个个一表人才,恨不得多生几个乖女,一人配一个。可惜现在就生了这么一个,那只能选择一个了。王母不停的给雷电夹菜,雷电的碗中堆起来能有一尺多高……

    雨冰和风云看的惊讶不已,王母你是学过什么法术么?

    王仙儿坐在雷电旁边,看着雷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暑去秋来,寒意渐盛。话说李隆基虽然升为太子,但是太平公主并没有死心。不断讨好睿宗,进献各种珍奇宝贝给睿宗赏玩。

    在朝堂上,每次上朝议事都能切中要害,深得睿宗赏识。时间长了,只要是太平公主的提议,睿宗无不言听计从。

    到后来,国家大事要是不合太平公主的意思则不能决断。如果太平公主有事不上朝,宰相就得移步上门请教。

    至此,太平公主大权在握,趋炎附势之辈蜂拥而来。

    据称,吴、蜀、岭南等地制作的上等手工艺品,都要先敬奉太平公主再敬奉皇帝,进献队伍由州县等地方官吏派人护送,致使通往长安的道路上,车马不绝,绵延数里,蔚为奇观。其他赠送金银财宝的不一而足。

    太平公主来者不拒,也慷慨相助,一一助其升迁,只要是经过她举荐的,皆能快速得到提升。

    由此,太平公主不仅扩充了自己的势力,还聚敛了巨额财富。太平公主也变的愈来愈骄横跋扈,私欲膨胀。大肆收购丰润之地,长安城外,到处可见其田地。即使是官家豪室也不敢阻拦。

    民间怨声载道,百姓叫苦不迭。此时的太平公主比韦后、安乐公主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隆基虽然听闻太平公主所为,愤懑于心,但是也无能为力,在朝堂上很多官员都归附于太平公主,李隆基行事起来处处掣肘,难以施为。近日又听闻与南山二鬼来往密切,更是大为焦虑。

    太平公主虽然占据上风,但是仍然不放过李隆基,仍想除之而后快。

    李隆基有一妃子杨氏,恰逢怀孕,本来是大喜之事,但李隆基并没有高兴,因为他担心太平公主会谋害杨氏,于是要杨氏打掉肚中胎儿,幸好有李白、三少劝说才得以幸免。

    李隆基心情抑郁,无心再学习治国之道,开始沉迷于声色之中。

    不知不觉已到腊月,一日夜晚,天降大雪,李隆基心中烦闷,披衣出去散心,也没有叫太监侍女,独自一人信步来到御花园。地上已经铺满厚厚的白雪,李隆基踩着白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深深的脚印留在雪地里。

    李隆基叹了口气,又往前走了几步,来到一片梅林前。忽见到梅树枝上露出些许花骨朵,才想到冬天里只有梅花会开放。叹了口气,抚了抚那花骨朵,轻声道:“梅花啊梅花,你何时才会开放呢?”

    说来奇怪,李隆基话声刚落,那梅树全身抖了一下,树上的积雪纷纷落下,露出无数的花骨朵来。接着,一朵朵梅花相继暂放开来,红艳欲滴,布满整个枝头。

    其他梅树也相继开放,玉蕊琼花缀满枝丫,霎时间,变成一片花海。衬着皑皑白雪,煞是好看。

    李隆基大为惊奇,心情稍好,低头闻了闻梅花,清香扑鼻,又叹道:“梅花虽美,奈何却不会言语,不能陪我解忧啊!”

    说完,转身就想回宫。刚走几步,突听后面一声轻柔甜美的声音唤道:“殿下,请留步!”

    李隆基回身,却见一女子立在白雪之中,模样清丽,含羞低眉。再看方才的那株梅树竟然不见了。李隆基也不害怕,上前道:“你……难道是梅花仙女?”

    那女子点点头。

    李隆基因为有三少这等神仙相伴,早已对神鬼之事习以为常,笑道:“方才是因为我说要开放,你就开放了?”

    那女子点点头道:“是啊,殿下是金口玉言,小女子自然不敢不听啦!”

    李隆基哈哈一笑,突又想到太平公主的事,叹道:“我要是金口玉言就好了,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了。”

    那女子道:“殿下似乎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小女子也不懂你们朝中政事,小女子吹奏一曲,为殿下略解烦恼吧。”

    说罢,从怀中拿出一支白玉笛来,朱唇轻启,吹出一段《梅花落》。笛声清越婉转,微风袭来,那女子彩裙飘起,朵朵梅花在空中飞舞,李隆基犹如置身于仙境一般。

    一曲终了,李隆基心情舒畅,拍手道:“好听好听,梅花仙子奏出来的曲子果真非同凡响。”

    那女子淡淡笑道:“殿下过奖了,只要殿下喜欢就好。小女子还有一支《惊鸿舞》想献给殿下。”

    李隆基听闻还会跳舞,忙道:“好的好的,求之不得。”言语间满是期待之情。

    那女子当下轻扭蛮腰,翩翩起舞。

    这《惊鸿舞》本是模仿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姿态,那女子体态轻盈,舞姿曼妙,舞到高潮处,竟然飞了起来。只见她长袖飘飘,有如仙子下凡一般。

    李隆基直看的如醉如痴,忧郁之情顿时烟消云散。

    《惊鸿舞》在唐时广为流传,诗人李群玉曾作诗赞道: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那女子舞毕,飘身到李隆基跟前。李隆基更觉其清丽可人,动情道:“方才仙子说我金口玉言,不知道还是否应验?”

    那女子笑道:“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