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移动互联网大佬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赚钱了

    李择通过奥赛初赛的同一天,李父也拖着疲惫的身体这两星期内头一次回到了家。

    新港口的工程几乎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李父说,工地上的车辆根本不够用,除了自家车队以外,还有上百辆车在工地上昼夜不停的忙碌。

    即便是这样,老局长对工程的进度依然不够满意,已经从港口内调拨了十几个原本拉矿石的大车队应急,可这些车辆相对于庞大的工地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因为填海工程马上就要开始了,老局长已经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程。

    新港口总规划合计有三十多公里的海岸线,上百个泊位,就算只计算一期工程,也有十几公里的海岸线,几百辆车根本就不够看。

    “场地已经弄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填海,”李父吸着烟说,“甲方已经说了,填海开始以后,人歇车不歇。”

    “那司机够吗?”李择问道。

    “不够,”李父摇了摇头,掐灭了香烟,“我准备从老家找些司机过来。”

    “钱哪是一天能挣的完的,”李母心疼的看着丈夫说,“再说就算司机能休息,你怎么办?也没个人能替替。”

    李择刚想说自己可以去帮忙,又把话咽了下去,因为父母肯定不会同意,就算挣不到钱,他们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

    “我准备把老二叫来,”李父看了一眼李母说,“老二也开过货车,懂行。”

    李母虽然对这个小叔子有些意见,但无疑这是眼下能找到的最合适的人选了,便没有反对,只是不放心的叮嘱道:“那帐你可看紧了,老二人太滑,亲兄弟也得明算账。”

    说到账务,李择顿时对这些日子赚了多少钱产生了好奇心,这一周他和父亲只通过一次电话,并没有提及钱的事。

    李父闻言疲惫的脸上迸现出一丝得意,伸手张开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个“八”字。

    “8万?”李择有些惊喜的问。

    “28万!”李母不等丈夫卖完关子便忍不住揭开了谜底。

    老天!

    即便李择重生前见过公司账上七位数的账款,但依然被这个数字吓到了。

    这才多长时间。

    前世就一直听说土石方工程最赚钱,却没想到会这么赚钱,这还只是刚开始。

    “这是毛利,”李父解释说,“去了燃油费,修车费,司机工资等日常开销,能剩个20来万吧。”

    那也不少了,李择暗暗盘算,很快冷静了下来。

    客观来说,一辆拉土车白天满负荷运行一个月下来赚个五六万不成问题,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假设而已。

    首先因为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活干,其次就算有这么多活,工程款漫长的结算周期也决定了根本不会有人能自掏腰包把这期间的运营费用垫齐。

    要知道,一辆车一个月下来乱七八糟的花费加起来差不多也要两三万块钱,这还是没有大毛病需要修理的前提下。

    这样算下来,就算工程款半年一结,怎么也得垫付十几万才够,如果结账周期拖得时间长一点,可能需要几十万。

    而建筑工程行业,拖欠工程款几乎是业内一种共识,干了活要不回钱也是常事,不了解的人根本无法体会其中的辛酸。

    李父之前的老板也是干土石方的,曾经包下过一个上千万工程款的大活,本来说好了竣工后半年内结清,结果到了时间只拿到50万。

    这位老板之前为了这个大工程抵押掉了房子和车,贷款买了一批土石方车辆,贷款到期后房子和所有车辆都被银行强制收回,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

    他平日里抽的烟都是黄鹤楼、中华,到了最拮据的时候却躲在桥洞里捡烟头抽,和乞丐争食,老婆也为此和他离了婚。

    好不容易把所有钱都要了回来,拿到的却是一张承兑,半年后才能见到现钱。

    不知道那位老板是如何熬过这半年来的,但自此之后他对建筑工程敬而远之,发誓再也不碰这个行业。

    所以俗话说的好,光看见贼偷吃,没看见贼挨打,很多事回报和风险往往是成正比的。

    李父赶上的这个机会,不能说是千载难逢,也算是万中无一了。

    不光结账周期短,而且燃油费都是甲方垫付,到期后从结算款里扣除,这样的活儿简直打着灯笼也难找。

    李父当即给身在青市老家的李择二叔打了个电话,让他在老家找好司机以后迅速赶来岛城。

    开出的条件是一天二百块钱,每拉一车还给十块钱提成。

    “啥?”隔着听筒都能听见二叔李成龙的讶异声,李择不由的笑出了声。

    “哥,你没喝酒吧?”李成龙听到电话那边的笑声,还以为大哥喝多了和自己开玩笑。

    就算不算提成,一天给二百也属于高工资了,老家的土石方司机也就能拿到三四千而已,而且还是当天结算,李父开出这样的待遇简直听都没听过,怪不得李择的二叔听了之后惊呼出声。

    “没弄错,你只管找人行了,来了就有活干。”李父斩钉截铁的说。

    他开出的条件绝非无的放矢,因为已经有同一个工地的上车队用同样的条件招揽司机了。

    下一步的填海工程需要更多的司机和车辆,尤其是司机,现在已经很难找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想出从老家找司机的办法。

    事实证明李父的这个举措无比正确,李择的二叔李成龙仅用了不到两天就在老家找齐了人手。

    李成龙带人来到岛城的时间正好赶上周末,李父在工地上赶不回来,李母又恰逢加班,接人的事就落在了李择身上。

    电话里问清楚二叔李成龙的到站时间后,李择起了个大早赶到了岛城火车站。

    在车站等了不到半小时,就看到一行人有说有笑的从出站口走出来,为首的正是李成龙。

    青市到岛城的路程并不长,火车只走了三四个小时,这些人的脸上倒也没有什么疲惫感,大部分人都对充满年代感的岛城火车站啧啧称奇。

    考虑到这些人还没吃早饭,李择领着人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还算干净的路边摊坐了下来。

    包子油条稀饭点了一大堆,火车站附近的东西就不用考虑价格了,反正都不便宜,味道也一般,也就能混个饱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