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移动互联网大佬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 历史重演

    当李择推开门,准备把前几次的托辞再说一遍的时候,却发现家里的气氛不太对。

    李父李母正挨坐在沙发上,李父的腿上放了一个小本子,两人低声的讨论着什么。

    李母甚至一改常态,连电视里播放的《金枝欲孽》都没有去看一眼。

    银幕上如妃正一脸感概的对安茜说着肺腑之言:“既然天意弄人,要怪,不如怪天下憾事,往往都离不开‘如果’这两个字……”

    难道是?

    未等李择深思,李父就冲他摆了摆手:“过来!”

    “哎……”李择赶紧放下书包凑了上去。

    “有个事,”李父一脸的神秘,尽量把声音压到了最低,“车队找到活干了。”

    没等李择说话,李母就迫不及待的接着说道:“港务局也要建新港口,他们找到了你爸。”

    果然,历史再一次重演了,这个时间点和李择的记忆虽然有些偏差,但基本吻合。

    面对市建施工队伍的入场,老局长终于坐不住了,那个近乎疯狂的决定已经在前几日做出。

    抢建新港口的消息现在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李父就是知情者之一。

    今天上午,他还在为自己的草率决定后悔;下午,他就接到了通知,让他明天带着车队入场,做平整场地的工作。

    后面,还有一个天文数字一般的填海工程在等着,李父已经预见到,自己误打误撞之下,竟然无意中走上了一条黄金大道。

    李择强忍着心中的笑意将整件事的始末听完,脸上还不时的做出惊讶的表情,以配合老爸的演说。

    “要是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事,真该把房子抵押了买台挖掘机,那可是最赚钱的营生。”李父有些遗憾的说。

    李母没好气的看了丈夫一眼:“你就知足吧,要不是当时儿子联系上人家刘副总,这么大的好事能让咱摊上?”做母亲的越看儿子越欢喜,要不是看李择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说不定早就抱着亲两口了。

    “那刘叔那边?”李择明知顾问的说。

    “傻儿子,这边半个月一结账呢?”李母白了他一眼,“我和你爸刚才算了,市建那边虽然好,但是干一年也顶不上这边三个月啊。”

    李父忍不住激动的心情从烟盒里取出一支烟叼在嘴上:“刘副总那边只好推了,回头你也打个电话谢谢人家,好好和人解释,这条路子也不能断了,说不定以后用得上。”

    “对对对,”李母点头道,“明天我给你五百块钱,好好请你那位同学吃顿饭,再给人家买个礼物啥的,关系也得维持好了,以后找人家帮忙也方便。”

    这五百块钱自然不可能花在那位从未存在过的同学身上,都入了李择自己的腰包,作为一个已经财务独立多年人来说,身上没点钱还真有些不习惯。

    第二天早自习,黄丽一如既往的踩着铃声来到了教室,冷傲的如同闯进鸭群的凤凰。

    经过一天的相处,同学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她特立独行的风格,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

    “昨天的事,谢谢你了。”李择写了张纸条递了过去。

    昨晚上刘杰认出了那辆车是黄丽的母亲所有,他之前在学校门口见过几次。

    李择倒是没想到黄丽看起来生人勿近的外表下竟然隐藏着一颗玲珑心,颇有些讶异。

    虽然打架的事是因对方而起,但他着实没想到黄丽会让自己的母亲开车随行保护自己,表示一下感谢也是出于礼貌。

    “没关系,他们应该不敢再找你麻烦了。”纸条传回来的速度有些慢,早自习的下课铃声已经响了起来。

    李择随手把纸条往兜里一揣,大步流星的踏出了教室。

    还有几天就是计算机奥赛初赛的日子,虽然他对自己过关有着绝对的信心,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几天还是决定随着一起奥赛班上课,以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

    再说留在教室里他也有些不太适应,老是走神虽然不会影响到同学们,但却会影响讲台上老师的授课心情,还不如去奥赛班来的自由。

    奥赛班的李老师可以说完全把李择当成了宝贝一样的供着,他虽然以前没有带出过得奖的学生,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能力很差。

    相反,他自认为在编程方面还是颇有些实力的,要不然也不会成为这种全国性竞赛的带队老师。

    他缺乏的只是根底扎实,天赋上乘的学生而已。

    李择完全满足这两个条件,甚至表现出来的实力已经超过了他这个老师。

    因此,李择从踏进机房的那一刻起,李老师就像一颗卫星一般,开始围绕着他转动。

    竞赛班其他学生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在李择上过的有限几次课中,他们早就见识到了这个高三学长的厉害。

    模拟考试中,李择除了书面问答偶尔有些失误,在编程方面几乎无人可及,甚至多次写出了比标准答案更简洁的程序。

    有句话说得好,当对方超出你实力太多的时候,嫉妒就变成了仰慕。

    因此一到下课时间,倒是有不少学生一口一个“学长”的叫着向李择请教问题。

    李择倒也来着不拒,不过他也看得出来,这批学生底子有些薄弱,恐怕很难能在竞赛中取得什么好成绩。

    不过奥赛终究也只是一场考试,世界上也没有任何考试能完全的测试出考生未来的发展潜力。

    事实上,李择后来所知的那些互联网牛人,没有多少是通过奥赛脱颖而出的,其中甚至有不少门外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执牛耳者。

    一个人技术再厉害,也需要能将其转化为优秀产品的创造力,甚至不少人认为,干这一行,创造力远比技术更重要。

    而应试教育,是扼杀创造力的元凶。

    很难说学生对这种功利性的竞赛会有多少发自内心的热情,大多数人不过把它当做一种通往大学殿堂的道路而已。

    计算机奥赛李择并不了解,他前世倒是听过很多得过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金奖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根本没有选择之前的专长,而是转投其他学科。

    这恐怕是因为学习的热情早就在一次次比赛中被消磨殆尽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