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家的故事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最长情的告白

    婆媳问题自古就是家庭中一个大问题,在古时候,甚至在解放后的农村,当媳妇的都得听婆婆的。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讲究人人平等,虽然不像过去一样,可是婆媳问题还是存在着一个微妙的关系。

    外婆和舅妈之间其实没有太多生活中微妙常见的矛盾,因为舅舅和舅妈常年在外,只有过年才在家呆个把星期,而且自从另个小孩带到无锡之后,就一直都是舅舅舅妈自带的,更加不会出现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产生的纠葛。表面上看起来,绝对是完美和谐的不得了,那就错了。

    在当初,说到舅舅娶舅妈的事情上时,外婆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抵不过舅舅自己喜欢,倒也没有阻止,加上当时家里条件不好,也实在没有资格说什么。之前说过,舅妈是个做生意好手,也是个节俭之人,作为一个媳妇而言,这些品质难能可贵。但是,外婆从一开始也就知道,想要舅妈以后对她和外公有多体贴是不可能的,尽管我也不知道她的依据是什么。

    事实证明,的确,这么多年,无论对于外公外婆每次受伤,生病住院,在跟前照顾的都是几个女儿,舅妈都是事后打个电话问候一句,就跟走过场一样,就没了。当然,每次都说医药费她和舅舅出,但是事实上,每次外公都没有要他们的钱。

    从舅舅和舅妈结婚之后,每年过年之前,外公和外婆就除了准备年货,还替舅舅舅妈走亲戚拜年的礼都准备好了,从最开始的白糖,荔枝干、桂圆干到后来的桶油礼盒,事无巨细。舅舅他们过年回来什么都不用操心。可是舅舅不知道,每年杀猪的时候,外公有多期盼他能回来帮忙扯猪尾巴。做馒头的时候,弟弟妹妹可以在一旁和我们一样玩面团。倒麻糍的时候,舅舅可以和邻居的儿子一样替外公接过几锤。过完年,舅舅出门,外公和外婆又早就准好很多家里的土产,像年糕啊,麻糍呀,家里自己做的粉丝啊,猪肉等等。年前杀的猪,外公早早已经分好,四只猪脚,四个儿女一人一只,再有就是分给没有养猪的邻居和亲戚,剩下的就都是些不怎么好的部位,外婆用粗盐腌制起来,平时煮梅干菜,炖个萝卜什么的。

    舅妈自嫁过来开始,外婆就没让她下过一次厨。哪怕后来外婆摔倒那几次,行动不方便,都是在年中,后来我妈开玩笑说,每次我们把妈伺候好了,过年就可以伺候舅舅一家了,不过这也是大实话。虽说,婆婆和自己的亲妈的确有区别,但是舅妈就有些厚此薄彼的过了些。就说同样的,舅妈的妈妈有一点点不舒服,就打电话给舅妈,舅妈便立刻接她去无锡看,每年还去无锡小住个一段时日,而我外婆那么多次住院,舅妈连个人影也没有,电话问候还都是象征性的。

    每次给她妈寄吃的,用的,穿的,哪怕你只是意思一下,也给我外婆捎带一些呢,这离的远还说的过去,偏偏住的又近,舅妈的妈妈还每次都要炫耀,每次外婆不在还好,在场都默默的回屋,倒不是说心理不舒服,不平衡,是怕到时左邻右舍的问起,她倒不好回答,给舅妈失了颜面。想想当初,舅妈家是怎么为难外婆他们的,怎么瞧不上我舅舅的,现如今却是一点点小事都找舅舅舅妈。

    外公和外婆,这么多年,每逢过年,舅舅都会给钱,但是外公一次都没有要。外公每次都说,我和你妈现在还能动,家里粮食蔬菜自己种的都吃不完,我们又花不了几个钱。只要我们还能动,我们都自给自足,不给你们添麻烦,今后要是躺床上,动弹不得,就要靠你们了。

    这么多年,外公和外婆除了种些粮食,后来手工活多了之后也没闲着,有一年外婆糊孔明灯就攒了一万多块钱,外公呢,村里有干的动的活,他都去,有时候还能赚些临时工钱。外公和外婆到如今为止,真的是自给自足,不想给儿女添负担。

    不是有句话说的,年轻时,不要给生你的增加负担,老了之后别给你生的人增加负担。有些事,是作为父母的一种觉悟、自觉,但作为儿女,在孝顺上也和父母的爱一样,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有人以金钱的方式,有人以物质的满足,但是,我们是否在自己年少时有过这样的想法,希望自己的父母多陪着自己,那么同样的,此刻的你,是否想过,你的父母或许正是你当年的想法,给什么都不如给陪伴,都不如你电话里的一声问候。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