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家的故事
字体: 16 + -

第三十七章外公的陈年旧事

    外公一没权势二没财富,但是却很受周围人的敬重。外公本身就是一个危言危行的人,凡是讲个理字,但是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他那可以撑船的宰相度量。

    这还是多年后,和我妈还有外婆祖孙三代坐着闲聊,外婆说外公总说“多管闲事”,谁家有什么事都来着不拒,忙前忙后的。谁家有什么纠纷,谁家吵架调节,去给别做公证人,还有村里很多红白喜事的一些礼节和注意事项等等,都有外公的身影。就跟我们现在浙江电视台的一个栏目老娘舅差不多了。不过,我也听的出来,外婆倒也不是真的抱怨,只是想着,年纪越来越大,希望外公能保重自己,消停一下。于是就说起一些陈年旧事。

    外公家的隔壁,在我记事起,就一直房门紧闭,没人在家,我也不知道隔壁住的是谁,当然也不会有人告诉我,只听说,这家人常年在新疆那边做生意。原来,隔壁这家的叔公和我外公在年轻时,是很好的朋友,那种穿一条裤子的。后来具体因为什么,外婆没有说,就是两人闹掰了,从此见面不相识,再也没有说过话。再后来,他们全家都去了新疆,更别说什么来往了。

    一直到外婆第二次摔倒之后的第二年,隔壁的叔公和阿婆突然的回来。在隔壁,低头不见,抬头见,或许是当年的事情对于外公外婆来说真的太过受伤,于是,就这样还是彼此不打招呼,但是明显的,隔壁的叔公和阿婆有意向和解,总是有意无意的帮着外公一些农务,外公没有拒绝也没有说过感谢之类的话。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隔壁叔公终于在一个晚上,找上了外公。两人就这样坐在院子里很久,外婆坐在屋里,按外婆说的话,就是这辈子也不会和他们讲和。最终,叔公对外公道歉,觉得当初是自己做的太过分,没有顾及到一点的朋友、兄弟之情,现在想想也甚是后悔,却也一直不知道怎么开口道歉。现在,想来,彼此都到了这年纪,有些事,过去就过去吧,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希望能好好相处。

    自那天之后,渐渐的,外公和叔公的关系已经缓和不少,见面也多了几分和气。但是,外婆却怎么也迈不出这一步,总觉的别扭,在外公的劝说下,倒也不在板着脸。直到几个月后,才知道,原来叔公病了,是不治之症,在新疆就已经查出来,人都有一种情结,落叶归根,所以便和阿婆回到家乡度过他最后的时光。外公知道后,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沉默了很久。之后,便经常去隔壁找叔公出去散步,叔公躺床上了,他便去他家找他聊天。

    缘分这东西说来也是其妙,叔公走的那天,他家里儿子女儿都在家,但是偏偏只有我外公听见了叔公的叫喊声。那天早上,外公刚起床,隐约听见隔壁又叫声,一开始以为是幻听,但是越听越不像,外公便急急的去了隔壁,门开着,阿婆好像去了公厕,其他人还没起。外公进去,果然是叔公在叫喊,于是外公把叔公的子女都叫起来,又让人把阿婆叫回来。就这样,等到人到齐,叔公便走了,什么也没说,只对外公说了句对不起!

    叔公的后事全都是外公在帮忙料理,年轻人很多礼节和事项都不懂,外公便忙前忙后的照料着,到了这一刻,外婆也终于踏进隔壁,去给他们帮忙。

    后来,外公说,不必事事计较,人生在世几十年,说过去就过去了。在后来,村里还有一位,当年因为外公没有兄弟姐妹,没少排挤和欺负我外公的去世了。按理说,这是真的老死不相往来的了。可是,最后,他的孩子请外公去商量一些事宜,外公也没有推却,最后,连他的墓碑还是外公亲手给刻的。

    类似的事情还有,但是,外公从来没有因为过去的事情而耿耿于怀。反而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他还是会伸出他的双手。这份心胸和气度,令我非常的钦佩和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