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家的故事
字体: 16 + -

第九章两件大事儿

    家里,原先有两间一层的木屋,已经拆除,现在开始挖地基,砌墙角········正在紧锣密鼓的造新屋。那时候,没有什么承包制,师傅们除了说好的工钱,主家还是要包一日三餐和上午下午两次点心的。这段时间,妈妈没去刺绣,就在家帮忙烧饭,还有偶尔要去镇上买材料就叫上爸爸一起去。

    为了节省些钱,外公自己还去干些打下手的活,结果在挑砖头的时候,从一楼往二楼挑的时候,不小心脚底没踩稳,便摔了下去,好在当时还没上几步楼梯,其他没事,就是左脚被砖头压到了,大脚趾盖都乌青了,小腿伤了筋。爸爸骑着大三巴载着外公去医院,开了些药,只说好好休息,伤筋动骨100天,暂时不能下地走路了。

    家里前前后后的事,妈妈和外婆两个女人家始终是顾不过来,好在爸爸天天到上街帮忙,家里家外,田间地头的,什么事儿都很上心,又仔细。妈妈也会给在帮忙的爸爸腼腆的递上毛巾,或是给在田间除草的爸爸送去水,虽然爸爸不是那种很会说话的人,但是通过这件事,妈妈对爸爸改观了很多,渐渐的对爸爸的态度也好了很多。也是在这段时间里,爸爸和妈妈对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妈妈觉得不管怎么样,至少,爸爸是一个勤快和孝顺的人,那个时候嫁人,图的一个就是人好吧。

    经过两三个月的辛苦,一座两层楼的红砖水泥楼造好了,到了盖屋顶的时候,是一定要选个好日子的,于是妈妈陪外婆去村里的俞老太公那选了个日子,盖好屋顶,就算是完工了。妈妈给远在东营的阿姨和舅舅发了电报,电报上说家里的新屋造好了,其他一切都好。虽然里面还是红砖墙,但是一家人还是很开心,很兴奋,像是干成了一间非常大的大事。

    那段时间,左领右舍碰见都会道喜,外公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也能下地了,就时不时的过新屋那看一看,瞧一瞧,怎么看都看不够似的,有时候,看着看着就热泪盈眶。这对外公来说,的确就是一件人生大事啊。

    高兴归高兴,但不得不面对一间事实,就是造完新屋,家里的钱所剩无几,还欠了些钱。当初算着一个够的,可是材料什么的后面涨了很多,但是,既然动工了,就不能因为钱而停下,于是外公便向他的几个朋友借了些钱,那都是过去打山岩时候认识的,人都特好。不过,妈妈的彩礼也还是原封不动的,原先说好给三姐妹存着的嫁妆也没留住,外公和外婆总是在夜深人静时,感到对不住自己的女儿。妈妈知道后,安慰外公和外婆,说当初这些钱本来就是给家里造新屋的,叫他们不要歉疚,女儿养那么大,挣点钱给家里也是应该的。

    时间到了农历8月份,下街奶奶托媒人把挑好的结婚日子,连着一大包的桂圆干,荔枝干,莲子,红枣,花生,寓意着早生贵子的好彩头送到了家里。

    大吉的日子选在了农历10月初八,当初订婚的时候,给了彩礼504块,加上100块新娘服的钱,是604,那天商量的时候,妈妈又问爷爷讨要了当时的结婚“三件套”-------两车一表,所谓的两车一表就是:洋车(普通话叫缝纫机)、脚踏车、手表。这个对爷爷家来说并不难,尽管当时买这些都是要有票的,就算你有钱也不一定买的到,但是,爸爸有个在供销社上班的大姐夫,所以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可后来问题也就出在了这三样东西上,关键人物还是我爸的大姐,我大姑妈。

    离结婚的日子还有2个多月,外公和外婆开始张罗起来,买木料,请木工师傅,还要买棉花弹被絮等等··········床,柜子,木箱衣柜,八仙桌,七尺长凳,大大小小的木桶,洗脚桶,还有喂猪的猪桶,甚至还有夜壶,对,就是这么齐全。外公是想着自己的女儿能够风光大嫁的,可是后来要做的东西是在太多,导致木材不够,因为爸爸看见一个朋友家有张小圆桌很好看,就临时加了一张小圆桌,那时候刚兴起,这样一来原本的大衣柜就只能做小些。

    外公思来想去,总觉得衣柜做太小,不够大气。就和外婆商量,看能不能把家里的那口雕花大橱翻新一下给妈妈当嫁妆,不要小看这旧的雕花大橱,那是外公的外公留下的,以前做这些是按功夫算钱的,所谓功夫,就是和现在的按天算差不多,这雕花的是很费功夫的,过去都是地主家嫁女儿才嫁的起。

    外婆听了一口回绝了,倒不是她小气,舍不得,实在是因为家里没好东西,外婆想着,嫁大女儿嫁这么好的大橱,那以后下面两个肯定少不了,到时候,她要用什么来给其他两个做,为了公平起见,外婆没能同意,外公也就打消了这念头,想着有两张桌子也算弥补了。

    而外婆和妈妈的第二次矛盾,也因为嫁妆的事。衣橱一般中间都会镶嵌一面镜子,而当时镜子在镇上是没有的卖,需要去县城,按照木工师傅给的尺寸去切割的,可能是因为当时外公想要把能为妈妈做的都做给她,导致后来的钱不够了,那天木工说要买镜子,跟妈妈说了一下,并告诉妈妈要去县城哪里买的到。当时因为钱的事外婆可能是在跟外公生气,结果,妈妈去和外婆说要买镜子,外婆不知道怎么了,就脱口而出

    “买什么镜子,就那几百块钱,全做了嫁妆,还不够!”

    妈妈虽说平时话不多,却是个要强和倔脾气的人,自己要结婚了,要准备也很多,忽然被自己妈妈那样说,心里也气,但没说话,自己跑去跟爸爸要钱,爸爸又去跟爷爷要,奶奶就不高兴了,说当初给了彩礼,现在又还来要,不是这个道理,妈妈毕竟还年轻,一下子倒给急哭了,好在爷爷拿出200块给妈妈,说实在也拿不出更多的钱了,也只能再给这两百。妈妈拿着两百块钱,去了县城,最后,自己一个人背着面镜子回到家。剩下的钱,她也不交给外婆了,自己收起来了。

    妈妈给在外面的大姨他们去了份电报,说自己10月份要结婚,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赶回来。大姨和小姨还有舅舅知道后,都非常开心,都说要给大姐买好看的衣服和上好的缎子做被面。

    时间很快,一转眼,就到了结婚的日子,当初说好许我妈妈的两车一表,却迟迟不见下街的人送来,在结婚的前2天,妈妈去下街找爸爸问,刚好,大姑妈在,大姑妈有些瞧不上我妈,我妈五官其实还不错,就是皮肤黑了些,就看不出她的好看了,当时大姑妈就当着我妈的面说“带什么手表,皮肤这么黑,也带不出那样子(所谓的气质)”妈妈一听,心里就炸毛了,于是就对着爸爸说到“当时,是你们答应了的,如果一开始做不到,我倒也不一定非要要,只是现在,我是一定要,少一样都不用来我家接人!”谁都没想到,平时温吞的妈妈这会儿一下子这么厉害了,当时大姑妈就变了脸色,急忙安抚道,“这样,明天,脚踏车和手表给你送来,那个洋车(缝纫机)现在实在是买不到,要不这样,姐姐家里有一台,你先拉去结婚用,买到新的立刻换回来,成不?”

    结果转天,自行车和手表,洋车(缝纫机)就送来了,也就是这天,惊喜的是大姨小姨和舅舅也回来了。说一定要回来看姐姐出嫁。妈妈高兴的掉了眼泪,或许这当中也有对家里的不舍。

    这一年,家里干了两件大事,造新屋,还有,妈妈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