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妻难求:霸道夫人不好惹
字体: 16 +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河图洛书

    早在以前,就流传着有关神话时代的一个传说。

    河洛文化作为民族的主流文化,有着河图与洛书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献。

    河图传到后世,乃为八卦,巨龟负书处于洛水,乃为洛书。

    在后世的考察里,有人讲河图洛书统归为八卦之象,但毕竟是属于上古文明,没有具体的相关文献传下来,后世学士也只能根据捕风捉影的传说来进行推理与猜测。

    从竹简保存的状况以及文字来看,它的年代再久远,也不过百年。等到谋士拿到手中,一看上面所书文字之时,又不免惊叹,这看起来年岁并不久远的东西,上面写的文字居然是河洛古文字。

    这种古老的文字流传极少,且古音古义早已失传,若不是谋士手中有一本校经可以用作参考,只怕他也解不出这其中的奥秘。

    他勉强读的通几个字,旁的看不清也看不明,只好作罢。但是钱诗诗却仿若胸有成竹一般,不慌不忙的接在赵明允的话后,将他口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她道,这书其实是一段摹本,记载的也并不是那些高深莫测的东西,相反,记的却是多年前的一个故事。

    那时,汶水并不叫汶水,它的名字是洛水,巨龟从水中央浮现,献洛书。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洛水具体是什么样子,已无可考,但在传说中,洛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有了它,便可明章法,知过去未来,推演无穷命数。

    所以洛书到底是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书,谋士还是存有怀疑的,他姑且认为那洛书只是一种说法,所解释正是一种难以言明的规律和术法。

    钱诗诗也是如此认为,因为那竹简前面交代了竹简的来历,乃是百年前的一名书生所作。

    当事时,他正要去往东都看花,途径汶水之时,因口干舌燥,便拿了水壶到水边去取水。且说当时,他蹲在岸边一眼看去,就见水面之上忽然起了一阵涟漪,这一阵动静来得莫名其妙,既无风波,也无叶落,平生了道道水纹,在书生的面前漾开。

    正常人看到这动静,第一反应大多是水里有什么东西将要破水而出,会下意识的往后面退,有那动作快的,早已是拔腿狂奔处数里了。

    但是这名书生很有勇气,他看着这个动静,心中只觉好玩儿,不仅不逃,相反,拿着水壶还往前凑近了些,以便能看得更加仔细。

    水纹刚开始毫无规律可言,就像是无形的千万滴雨落下,直到后来,才依稀有了些别样的形态。书生功名在身,正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年纪,这渐渐有了模样的水纹,落在他眼里,慢慢的就成了某种古文字一般,他心潮澎湃,当即取出纸笔将面前的几行字给临摹了下来。

    水纹持续的时间很短,他勉强摹到一半,那水纹便瞬间分崩离析,浩浩汶水一瞬间又恢复了它沉静的面容,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南柯一梦,唯有手中狼毫,纸上墨香来证明方才的一切乃是切实发生过的。

    书生又思索片刻。依照记忆,在摹本后面又添了一行字,再往后,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便就此作罢。等他来到洛阳,想取出摹本再誊抄一份之时,这才发现因为路上淋了雨,行李受潮,他那本就不多字的摹本一下子又晕开了一行字,只有两行字勉强可见。

    吃一堑长一智,纸张易受潮引虫,且载体本身就很脆弱,若保管不当,很容易就会致使文字丢失。书生力薄,没有能力用金取银,干脆效仿古法,将还剩下的两行字并自己的经历刻在了竹简上,这才得以保存至今。

    前面几笔交代了来历过程,后面写的便是那汶水之上的两行字,谋士读得半懂不懂的,钱诗诗博览群书,更有敏才,知三千年前之事。

    她道,后面两行字其实算是一种诏令,一方水神,上授于天,会有河神令,同样的,水神被罢免或者调职,那么也会有一种诏令来昭示天地。

    如若河神陨落,那么在新任水神继位之前,这方地仍算是有主之地,真正的无主之地,不仅代表着前任在位者的离开,也表示新任继位者并没有出现。

    按照天地法则,如果被罢免或者调职,那么新任继位者绝对就已经是挑选好了的,在诏令出现的那一刻,新任河神便可上位,受天道约束,有司法之权,能管一方水域大小之事。

    那两行字,明明白白的写了要撤职前任河神,依钱诗诗看来,那书生偶然窥得的一缕天机,冥冥之中,注定了是要在此时此日,命他们渡江。

    谋士道:“前任既去,新任水神便会出现,何来无主一说?”

    钱诗诗问他:“先生,水神若在,孽龙尚能兴风作浪?”

    谋士缄默,一时答不上话来。

    钱诗诗又道:“诏令一下,先是言明撤职,再是言明继任者,但那两行字虽短,叙述编排却不合古法,并未言明继任者名号,怎么不是无主之地?”

    汶水显诏本就蹊跷令人沉思,更何况这诏令还是个残本,所述是否真实也令人怀疑,谋士谨慎,面对钱诗诗的步步追问,难免垂首三思。

    他问:“向来无主之地才是风波不歇之处,敢问钱姑娘可有妙计?”

    钱诗诗道:“汶水在从前乃是名为洛水,我认为所谓洛书,其实就是整个洛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诏令会出现在汶水的水面上,因为当时书生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诏令,而是有人以整个洛水为依据,从中算出了这一份诏令。”

    她猜想,推翻书生先说明的背景,其实他就是那位真正的高人,从洛水中看出了未来之事,便将此事记录在竹简之上,得以流传后世。

    当时或许是功力不足,或许是洛水气运繁杂难辨,等闲推算不出,才导致那诏令不全。

    但是如今孽龙兴风作浪,若有水神,早就该将其降服了,何故到如今仍没有动静,这一份竹简,正好印证了钱诗诗心中的猜想!

    她道:“大泽无主乃是天意,诸位与我,说不定也可以争一争这水神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