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荒血脉
字体: 16 + -

三十九章 元日之前(三)

    寅时四刻,钟鼓敲了四下,成周城各坊内的豪门府苑依次点亮了灯火,仆役们老早就忙着生火热水,准备给主人洗漱,做早饭。

    卯时刚过,坊门未开,但坊正一早就等候门边,将一位位要觐大朝会的勋贵们送出走,一回身,静悄悄的坊市里还是漆黑一片,一弯下弦冷清的挂在天空。

    玄武大街贯成周之南北,居住各坊市的勋贵们出了坊门,都先汇聚在玄武大街上,再一路北行,面北尊君。

    皇宫在城北,高大的宫墙如山耸立,比成周的城墙雄浑,八千顷宫城分皇城、无极宫和圣明宫。皇城为公廨;无极宫西内苑,少府,东宫,太庙尽在其中,偶尔皇帝也会在这处理朝政;但圣明宫才是正殿,那是九州的政治活动中心。

    皇城根下,玄武门前,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勋贵间互相拱手施礼,将门与世族谈笑寒暄,豪族子弟与寒门士子一团和气。只是那火把上飘摇不定的火苗好似不尽的刀光剑影,话锋交战,语剑加身,朝会未开,第一轮战役已然打响。

    一阵交锋后,大佬们纷纷而至,皇城前立即泾渭分明的形成了四支队伍。

    以宰相为首的保守党站定左手,汉王领着一众寒门之士在中间,右边则是以左王为首的将门,还有一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和事老,在最后边聚成一团。

    别看和事老们此时带着一脸春风和煦的笑容,看上去毫无威胁,前边那三支队伍中只但有人掉队,这群人就会化身饿狼,扑上去狠狠的咬上一口,然后悠然起身,再次戴上人畜无害的面具,留下一地尸骸,直到下一只猎物出现。

    姬唐成就在这最后的队伍中,他本可不上朝,在家里伺候小祖宗,谁敢说他半个字。但现在让他上朝的却是小祖宗,这就没地说理去了,只要皱着眉头赶过来。

    由于上次的城门迎接事件,姬唐成彻底被勋贵孤立了,站在队伍的边缘无人搭理。这倒好,他可以安心的观察起那个人来。

    一个让小祖宗都很上心的年轻人,就因为这个人,他今日才会被派来参加朝会。

    只见汉王的身后跟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本来汉王就喜欢启用年轻人,只是这年轻人在汉王那一众寒门士子中也显得格外年轻,似乎比小祖宗都大不了多少。

    绿色官服穿着身上显得宽袍大袖,到还有一番风度,头戴金冠,腰配书刀,没带官帽没有笏板,果真尚未成年。但这一身绿袍就有些碍眼了,特别是汉王门下一众寒门士子,都是素衣,不知道的人恐怕还以为哪家勋贵的子弟见汉王新政弄得红火,转投门下了,在几支队伍内引起了不小的非议。

    那就是君固,新晋的南陵侯,是汉王一系今年最重要的人物,汉王三郡多少新政、新事物都与他相关。汉王远见卓识,两个多月前就命人接替了君固在扬州的事务,将他引往成周,赶上了元日大祭,又恰逢皇帝封他侯爵,今日是大朝会,亦是他的晋爵正冠之礼。

    大朝会,朝礼之最,终年不过数次。

    不日便是元日,元日又被九州人看作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虽然之后还有除夕,春日,但元日却是九州开辟的日子,仅这一点,无论多少朝代都未曾遗忘,当属第一。

    元日前的大朝会,就成了朝堂冬日里最繁忙的日子。

    君固是个很奇特的人,按说以他在扬州干的那些事,影响正乾国朝,应当有所记载才对。可韩百宸在《九州志》中没有发现关于他的丝毫痕迹,最后白泽耐不住好奇,恰好君固于昨夜赶到成周,白泽亲自跑了一趟,暗中观察,血脉比寻常九州人还淡了些,但体内有炎黄血统却是毫无疑问的。

    这就奇了怪了,韩百宸直接出面不合适,现在元日未至,他连个正是名分都没有,直接去九州朝堂,就好像是去欺负人一样。

    于是姬唐成就听从小祖宗的吩咐,当面观察来了。

    卯时四刻刚至,宫门缓缓打开,全身金甲的卫尉军笔挺站立两侧,玄武门洞开,门前众人分左中右三支徐徐进入,庄重肃穆,双手抱笏,好似一侧有绝世巨凶沉睡般谨小慎微。

    圣明宫,伫立于三百六十级玉阶之上,俯瞰整个成周城。在石阶下的广场抬首望,只能看见宫殿四角的琉璃飞檐,金砖玉瓦,檐首雕的是龙首,四脊上镇着房梁的是九头走兽,在灰蒙的苍穹下像是兽出鸿蒙,威极四方。

    少府宦官在殿中一声大吼:“大朝会启,诸臣工觐。”

    百丈大殿顷刻间人头攒动,在谒者的引导下排列座次,前列二排的不仅有垫子,甚至还有桌案。靠后的就比较惨了,不仅光暗位远,甚至连个垫子都没有,只能跪坐在冰冷坚硬的地板上,这是让他们在没成为大佬之前保持恭顺。

    大佬们互相施礼而坐,莽山王辈分高,又是王爵,虽无官职在身,却也被分到了二行靠玉陛的位置,倒是正好把对面的汉王一系看在眼中。

    那个君固是侯爵,勉强能进入大殿,至于那些空有官位,没有勋爵的官员,甚至排到了大殿外边,当中就有不少高官和将军,只得在门外的寒风中鸵鸟般的杵着。

    韶乐响,礼官唱,正乾天子出来了。玄冕玄冠,衣绣十二纹章,脚踏龙履,迈着帝王步,跪坐在玉案之后。

    悬垂至鼻尖的珠穗遮住了帝王的半张面庞,九百九十九盏鲸油灯将大殿照得透亮,晶莹的珠穗反射着炫目的华光。诸臣工起拜天子,就像在家中宗祠祭拜先人一样,天子高坐上端,就像神仙一样俯瞰人间。

    古典有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

    大朝会,是外官回京和京官做总结的年终大会。

    第一个,便是宰相张浩临!

    时清海宴,四海升平,九州官吏各守其职,世族豪门各安其秩,士人安心读书,农人安心种地,匠人安心做工,商人安心买卖,囹圄生草,国泰民安,仓府充盈,百业盛兴。

    总而言之,这是正乾朝前所未有的盛世,是属于陛下的丰功伟绩。

    由于太尉之位空置,所以第二位做总结的就成了御史大夫嬴高仪。

    这位老兄紧接丞相脚步,对过往一岁大加赞叹。

    御史大夫执掌御史府,为皇帝耳目,管百官检查,掌图籍章奏。府下设有三门,兰台纠察百官,监督出纳,管理台院,为御史府之首;宪台巡视京畿,检查仪仗,检举不法;三台分察百官,统领各郡监御史,奉敕出使纠视刑狱,监决囚徒,监军,监屯,监赋等。

    作为监察头子,嬴高仪从各个方面对宰相的话进行了实质补充,各种案例,各项数据无不显示着大家处在一个极其罕有的盛世之中。

    冬日里日头偏南,等这两位大佬说完,日光已是斜斜的从东边照进来,大殿内形成了一阴一阳两片场地,置身其中的百官们相看不清。

    不设太尉,左王作为军方的实际第掌舵者,作为第三个人,将要对过去一年的全国军事做出总结。

    可左王才站起来,不等说话,那片沐浴在阳光中的人群里就有人说道:“左王殿下,述职之前,能否当着诸位同僚之面,把八年前右将军叶乃松一案重新审理一番?”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那人浑身笼罩在一片日光之内,通体辉煌,就是大殿内的诸多大佬,刹那间都没能看清他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