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长生
字体: 16 + -

第4章 天下道士万万千,这个道士不一般

    一言出而风云变,或许此刻用来形容明鱼道士再合适不过了。要知道紫阳观作为天下蔚然大宗之一,自然有其神奇之处。

    其中观里素有“三大仙宝”之名。排名第一的就正是刚刚自鸣的明道钟!正所谓“明道钟鸣钟明道,言出法随法自然”。除去偶尔观里有重要大事会有专人负责敲钟,此钟真正自鸣的时刻寥寥无几。张心澈自己这么多年来,也听过不超过三次,而最近的一次还是三年前的时候。

    三年前,正是五年一度的“辩难会”召开之时。“辩难会”是众多修真门派共同主持召开关于修道之事的辩论盛事。每次都由一个门派承办,上次是紫阳观,下次就该书谷的人负责了。

    据说当年有另外一个大宗天音阁的大能曾论叙过一个非常特别的言论,竟引得明道钟六声钟鸣,更是惊动了半个天下。

    可想而知此刻明鱼关于红尘事与修道路的言论引发的动静也是不小,竟是三声钟鸣!

    不多时,论经道场就站了十几位观里二代人物,也都是明鱼的叔伯长辈。

    为首的一人手持玉柄银丝拂尘,约莫有四十来岁的年纪,张心澈自然知道这是因为其道法高深衰老缓慢,看上去比实际要年轻的多。正是紫阳观二代领军人物,也是台上明鱼道士的大师伯玄易真人。旁边依次是其二师伯玄安真人,明鱼自己的师父玄慧真人及其他观里重要人物。

    见到自己长辈至此,明鱼不敢稍有不敬。连忙自蒲团上起身屈身拜道:“三代弟子明鱼拜见师伯师父及诸位师叔。”

    玄易真人对自己这个小师侄也是十分欣赏,不到二十五岁便踏入化漩境界,隐隐有十三大宗中三代弟子里的翘首人物。他点了点头算是受过明鱼的见礼。缓缓道:“红尘烦恼万千,玷污心头清明。凡夫俗子短视,小辈也口出妄言尔?”

    眼看自己的弟子被其师伯问责,旁边立着的明鱼师尊玄慧真人却似乎毫不在意,甚至还在手捋胡须,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多的样子。

    他的样子落在心澈的眼里,似乎和某个同样不靠谱的老头子的身影重合—都是不拿自个儿徒弟当徒弟的家伙。于是心澈也对台上的明鱼产生了一种似乎叫同病相怜的感觉。望向他的目光里似乎也带了一丝同情的意味。然而现在这种情况不是心澈这种小虾米能够参合进去的。他也只能选择在旁边观望,心里还在揣摩要是自己在台上的话师父会怎么做,怎样盘算自己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于是又对老头腹诽了一番。

    面对师伯的诘问,明鱼显得比较淡定,准确的说是非常淡定。他再次作了个揖,不慌不忙地回答道:“禀师伯,弟子曾奉师命游历世间多年,初时也并不曾卷入什么繁碎琐事,心境也未曾破了清明。只因弟子时时不敢忘记师门教诲洁身自爱,只是一心传道讲义。然而修为并未有所明显增益。反倒是后来不经意参合一件惩戒强取豪夺的恶人,受那被辱之民的感激之时。心有所悟,连破两境。如今步入化漩时日不多,竟也又有突破的迹象。所以,弟子私以为红尘事与修道并不冲突,可以说“二十载糊涂一梦,今日方知我是我。”

    所以弟子斗胆请求师伯下令允许观里众师兄弟都有机会下山一行,练就一颗真我心。说罢挺直上身跪下。如今观里的事务都是由二代道长所管理,师伯自然是最硬的发话人,自然有权力下这样的命令。

    玄易听完,眯起眼睛寒声道:“那你是在质疑本观素来的门例喽?你一人之所遇,未必代表所有人都能有你这样的资质。再者,你在红尘历练能有如此机遇,乃是道天赐你的造化。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你这样的福分的。此事休的再言,今日之会到此为止。你们都散去吧~”说吧作势要走。

    一旁的张心澈撇撇嘴,心想这道士又是个糊涂虫,自己老师就曾讲过,人要是老是呆在一个地方会变傻的,这观里的大小道士,都是一群没见识的呆子。老的是老糊涂虫,小的是小糊涂虫。叹了口气,既然主事人都这样发话了,看来今天只能这样收场了。亏自己还想看一个不一样的结果呢。也打算像周围那些人一样起身离去,心里盘算着现在回去应该还能赶上给师父做饭去。

    突然,就像心澈平时看的一些俗人写的志怪小说一般,为了吸引人的眼球,总是喜欢用突然这种词来反转剧情。然而这种事确确实实在现实中发生了。

    毫无征兆的,明鱼摘下自己的道冠,长发四散开来。整个人似乎有一种全新的气势。如果他刚在讲经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如沐春风的话,现在就是夏日的骄阳一般,光彩夺目,又带着一种执着的坚定,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众人皆惊,要知道道冠代表着一个人的骄傲与坚持,如今他放下道冠这是要和长辈们撕破脸皮的节奏吗?台下的人都在看着台上的明鱼,明鱼坚定看着一干长辈,长辈同样在看着他,而张心澈,刚才眼睛看酸了此刻在揉眼睛。。。

    明鱼一字一顿地说道:“请师伯师叔仔细考虑我的建议,弟子此言并非为谋己之私利,而是为整个观门着想,请众长辈三思!”说罢低头不再言语。

    众人还在愣愣的看着明鱼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没看到,低下头的明鱼也没看到那些观里的大人物眼里的赞许目光。只有眼睛贼毒的张心澈看到了,他的心思何等灵活?稍加思考便清楚了事情的本来面目。

    关于红尘事与修道路的关系很早就有人曾提出,只是当时主流看法是关起门来修道,不闻不问俗事,故而这些另类的看法没能激起多大反应。如今修真界日新月异,很多人也开始思考这两者的关系,观里的明白人肯定不会少,不然也不会有明鱼被排遣下山历练之事。而他背后是其师父在推动这件事,他师父又是掌门即明鱼大师伯的三师弟。这背后的关系自然而然就能理清楚了。

    刚刚玄易真人对明鱼的刁难,自然是故意为之。因为明鱼的言论已经引发明道钟的剧烈反应,怎么可能会将其三言两语打发走?这明显是将事情火上浇油,将其真正的想法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表现出来。

    已经窥破事情真相的张心澈顿时对台上仍旧保持跪拜姿势的明鱼产生了浓厚至极的兴趣,当然,是对其行为的好奇,并不是性别上的什么想法,心澈自认为还是个很正常的男子汉滴。老一辈的人的想法可以了解,就是不知道这明鱼是否知道他们的想法。如果明鱼真的知道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今天的一切都是一场作秀,就搞得很没意思了。但是如果他不知道的话,那有点意思了。

    玄易似乎对明鱼“不知好歹,死缠烂打”的行为有所不满。有点生气,在张心澈眼中自然是佯怒,喝道:“明鱼小儿,未曾经历什么真正的大事,就敢胡言乱语。妄图扰乱道门弟子清静之心,是欲何为?”

    果然不出张心澈所料,黑脸唱完了,红脸就该出来了。明鱼的师父自然要避嫌不会讲话,出头的是明鱼的二师伯玄安真人。他是个矮矮的红鼻子胖子。清了清嗓子对玄易说道:“师兄不要过分武断,不妨且听师侄仔细辩论一番。倘若有理的话,亦能为本门有所增益。不过不行的话,讲他罚去后山悟性洞面壁三个月。师兄意下如何?

    台下众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悟性洞是处罚那些严重违背观里门例的弟子,其中的各种可怕之处都不是正常人能忍受的,无论是一个人的寂寞情绪,还是恶劣的生活条件,都让观里的弟子对其敬而远之,谈虎色变。

    如果不是知道事情的原委,张心澈也要感叹处罚之重。悟性洞就在后山,离自己住的地方还比较远。小时候他曾好奇的靠近过,被那里的阵法给

    整的很惨很惨,可想而知里面的人更是不好受。

    而此刻台上的明鱼似乎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丝毫不为外界之事所动。与其说道冠是其骄傲,不如说此刻的他才是真正的骄傲之者,正如一柄出鞘的利剑,哪怕是跪着的姿态,也如一座不朽的高山顶天立地!台下众人似乎被其情绪所感染,一时都不敢出粗气。

    玄易听了玄安之言,又看看明鱼不动如山的姿态。缓缓点头道:“既然师弟有此想法,明鱼师侄,你就仔细说说你的想法吧~要想清楚,如果不能让我等满意的话,悟性洞可不是什么好去处。”

    明鱼再拜,朗声回答道:“谢师伯愿意听晚辈的只言末语。我认为。。。”语气不急不缓,从容淡定,让台下的众人听的如痴如醉,不能自已。众长辈也纷纷点头颔首,捻须赞叹。

    由此看来,这明鱼确实不知道其长辈的真正想法,在此基础上他还能如此言行,也让张心澈油然而生一种叫做敬佩的东西。这种情绪,无关其他,为其能献身为道尔。自己的脑子中突然冒出一句话:“天下道士万万千,这个道士不一般”。看来这观里,也并不都是师父所说的呆子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