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长生
字体: 16 + -

第3章 红尘与世外

    还未踏入大殿真正的范围,约莫还有几十步的样子,张心澈就被道缘等人盯上了。他们纷纷围过来,也不说话,就这样直愣愣的盯着张心澈。

    饶是张心澈心理素质再强大,也受不了这样痴汉的眼神,哪怕这些“痴汉”都是些眉清目秀的少年郎,在自己心中,只在容貌上稍逊自己一点而已。

    他镇定心神的问道:“你们想干嘛?还想挨揍吗?现在我可有正事,不跟你们胡闹。”

    道缘等人互相对视,脸上写满了不信二字,就这后山上的野娃子除了欺负自己这些老实人还能有什么正事。肯定又是想骗自己,不行,进万经阁那摊子事还没整明白呢,不能这么轻易放过他。

    眼见道缘他们并没有为自己所说的话而有所动作,张心澈咽了咽唾沫,准备继续以三寸不烂之舌对付这群木头疙瘩。只听远处来了一个小道士,嘴里喊道:“师祖要见心澈小友,尔等不得无礼。”

    张心澈先是心中一惊,没想到观主好大本事,不出门便能知门外乾坤。转而又为避免道缘他们的纠缠而高兴不已。得意的向他们扬扬下巴,跟随小道士向大殿走去。

    时隔多年以后,张心澈依旧记得当年承旭宫里的一情一景:白胡子老头看了一眼师父的信,便允了此事,随后便挥挥手让自己退出去。这也让心澈从此对不靠谱师父的看法大为改观,没想到随便写几句话就让观主如愿照做。于是对其的敬仰如滔滔不绝江水从天而降而不断绝。

    事后道缘一众小道士也对自己的态度十分微妙,至于他们眼中的到底是敬畏还是崇拜或是其他什么,张心澈就自然不去考虑这些了。

    不同于观里那些授业长老身体力行传授弟子修炼之术,自己的那个老不正经的师父平时对自己说的最多的是什么“读千卷书,行万里路”。最初心澈也以为师父是在教授自己世间真理,对师父的交代认真无比的对待之并践行之。后来替他跑腿打酒跑多了。就仿佛发现了事情的真相—这老家伙就是想骗自己帮他打酒喝!!!

    不过话说回来,除去每次要拎着一个硕大的酒葫芦穿行街道时有点丢脸之外。心澈自己也比较喜欢到那个被观里人称为“红尘”的地方溜达。

    和冷清清的后山不同,和有些压抑的前殿中宫不同,红尘总是让人很容易就心生欢喜的:无论是做买卖人的吆喝声,行街走巷手艺人手里的家伙什碰撞的声音,那什么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门口姑娘的揽客声音(曾经吓自己一跳:“小兄弟,来玩玩啊,我们院里的姑娘可都标致的很啊”,随后看到自己一脸懵逼的样子,又调笑自己:原来是个初哥儿啊,来来来,第一次免费哦”搞得自己面红耳赤的跑掉了),哪怕是那些穿的破破烂烂的乞丐们的低声下气的乞讨声,也比观里老道士讲经的声音(心澈曾经去蹭听过,不过从头睡到尾)和师父喝醉后的梦呓声好听的多。

    和自己比起来,道缘等人虽然也是从小就在观里生活,然而都十三四岁的人了还未下过山,为此张心澈没少嘲笑他们。

    每次张心澈和他们休战讲和期间,总是被他们缠着要听自己讲在俗世里的所见所闻,他们对这的好奇心毫不逊于对什么道经的追求。当然每次也没有让心澈白讲,大多数总是拿各种各样的东西来换,比如什么吃的,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有一天道缘实在没东西交换,就咬着牙许下自己一个要求,据说是什么都可以。一想到这心澈就忍不住得意大笑,准备好好想想怎么能获得最大利益,结果真的发出了一声猥琐至极的笑声。

    然后心澈就从脑子里各种各样的想法中挣脱出来,略有尴尬的看看周围,发现并没有人在这,安慰自己说这是跟老头在一起久了沾染上的,自己还是个纯洁善良的好少年。心澈就又不情愿地开始师父交代的另一项任务:读万卷书。

    是个人都知道读书是个好事情,心澈自己也知道。因为平日里他没少拿书中所见来唬人,但读书不是问题,问题是读书的方法。

    师父他老人家虽然自己整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但对唯一的徒弟的管教却没松过。在他看来,书是个宝贝,是宝贝就要好好利用,否则就是大大的浪费,为道天所不容。所以光看是不行的,不牢牢记住是万万不能的。最好的读书就是把书好好的从头到尾抄一遍,可能的话,那就多来几遍。

    于是乎,张心澈的悲惨生活便从他获取在万经阁读书许可的时候开始了。

    除了替老头打酒的日子以外,张心澈黎明即起,日落而归。去时一沓白纸,回来几本古籍。就这样,日出日落,斗转星移。张心澈脑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也练出了一手好字,更是有了过目不忘的本领。毕竟老头不定期还会抽查,一旦你不能完整答出或者答得他不满意,那好,去再抄十遍,写的不好看?没事,再来五遍。必须写到老头满意为止。

    满意的看着今天的成果,收拾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万经阁。

    正打算跟看经阁的道理,不错,这家伙的道名就是道加一个理字。神奇的名字让心澈对其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有事没事就调笑一下,比如进门的时候随口来一句:“道理啊,今天有人讲你了吗?他们怎么老在讲你啊,啧啧啧,讲道理讲道理~”每次都搞得道理一脸尴尬哭笑不得。

    又打算和往常一样,问候一下道理便走,没想到今天他竟然不在,不仅如此,诺大的经阁一个人都没有,叫人摸不着头脑。

    出了门,看见门边一个的小道童。随手便揪住道服问道:“今天怎么没看到道理啊?其他人呢?”道童差点被突如其来的动作吓哭了,哆哆嗦嗦地说:“今天敲暮钟的时候会有明字辈的师叔讲经,听说还很有趣,我来经阁还书,跟道理师兄讲了这个事情,他就让我帮忙看着这里,自己去听了。”

    知晓事情原由之后,心澈也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连忙向道场跑去,暮钟敲过不久,自己去应该还能赶得上。

    还没到道场中央,便听到一道苍劲的声音传来:“

    滚滚红尘。。道天庇佑。。。修道。。”,连忙提高速度,向那边跑去。

    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旁边竟然是道缘他们。正张大嘴巴听的入神。捅了捅道缘的后背,问道:“今天讲的是什么,你们听的这么认真?”

    道缘回头一看是张心澈,就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说:“别吵,明鱼师叔正在讲红尘间和修道的联系。”

    这就搞得张心澈二丈和尚摸不到头脑,红尘还能和修道扯上什么关系?自己可得好好听听。

    只见高台之上端坐一人,身着紫色道袍,这是紫阳观第三代弟子的身份象征,也就是道字上面的一辈。此人面白长须,长眉细眼,却亦有一番气质。

    讲经还在继续:“道天有德,孕育生灵。我等受神辉普照,能修超凡之法。亦有俗世凡尘之地,众人碌碌度日。所谓修道,便是修超凡之道,亦是远离红尘之道。。故而不生种种烦恼,一心问道,不生二意。。。”台下众人都纷纷点头,似乎十分赞同,毕竟他们从小都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当然,某人不再这些人之中。

    听到这一番话,张心澈就无聊的打了个哈欠,知道这个人讲的又是那老一套,什么远离红尘种种事,一心只问修道途。自己的老师也曾提起过这种看法并对其嗤之以鼻,还狠狠吐了一口唾沫以示内心的鄙视。

    所以,张心澈打算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走掉。当然很可能这个东西毫无意义,因为刚刚他是盘腿坐在蒲团之上,能有什么灰尘?但是不做这个动作就好像不能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中对台上人的鄙视似的。这和老头的想法是一样一样的。

    然而,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头。台上的明鱼道长并没有继续讲下去,而是停顿了一下,微笑开口道:“当然,之前我和你们一样,都是这么认为的。”

    张心澈的动作为之一滞:“难道说,这个道士不一样?”他又坐好,准备继续听下去。其他的人则有些哗然,议论纷纷。不过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也都端坐着等着台上的明鱼继续讲解。

    明鱼看了看台下的众人,继续说道:“曾经我也和在座各位一样,都认为修道便要远离俗世,修的是真我,哪能操心一些琐事?但自从我奉师命下山一遭,行走凡世数年,便晓得之前的想法大错特错了。修道,从来不是修无情道,道乃修红尘,红尘亦是道。”

    台下众人大多是第四代的道门弟子,此刻竟被震惊的无以复加,惊疑不定。而远处此刻传来悠悠钟声,竟然是观里的明道钟在响,而此钟只有在出现特别重大的事情时才会自鸣。天空中流光飞舞,竟是观里一些长辈级别人物御剑而来。

    明鱼看见了,笑而不语。台下众人也看到了,纷纷议论。张心澈自然也看到了,摸摸鼻子:“这道士,有点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