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篱下:农女,要开挂!
字体: 16 +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粮种种类不一

    “娘,我们平日种的稻谷种子都不是统一的吗?”

    “为何这般问?”

    欢歌把手里的稻穗举给她看,“上次我们家的谷子要比这个颗粒饱满,但谷粒又稍短一些。您看这个,谷壳也要光滑一点,和我们在粮种店买的谷子略有不同!”

    翁秀兰接过去看了看,“历来大家都是各家自己收留的稻种,除非是留的种粮都给吃了,才会去粮铺里买粮种。”

    “也就是说各家用的稻种可能都不相同?”

    “都是稻谷,差也差不上多少。”翁秀兰不甚在意,在她眼中都是吃的,长得有一点不一样可它还是稻谷,变不成别的。

    欢歌留意到了重点,这各家稻种不一样,那么有没有可能在口感产量和抗旱抗冻渴水性上有区别。要弄清楚这些,还得每种做筛选统计,需要在一开始下种的时候就做好记录,并且这时间周期要三五年才能出结果。

    心里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日后也许可以用这些不同的稻种培育出新的杂交稻种出来。若是能提高产量,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任务艰巨,欢歌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但为了不饿肚子,再困难她也要身体力行的做尝试。

    家里的那两口杠却装不下这些谷子了,还是需要找木匠给打个粮仓。家里面没有木材,这让欢歌想到了那些难民。木料商不收木材,她可以留着自己备用。建房修桥都是要木料的,这木料放着只要不坏就不会缺买家。但一天几百个钱也是问题。

    蹲在地上苦思,说来说去她还是差钱,如今大周又来打岔,刚扩展的两条财路都变成未知数了。

    “二姐,二姐!”三丫兴奋的跑进来,手里捧着一只白色的物件。“家里的新鸡下蛋了!”

    看到她手里小小的乒乓球大不了多少的蛋,欢歌抑制不住的扬起嘴角。

    “太好了,明日要多做两个鸡窝。这有一个下了,别的鸡也不远了。说起来鸭子和鸡是差不多时候下蛋的,这几日要注意着些,看它们把蛋下哪里去了。”

    三丫连连点头两眼亮闪闪,一个鸡蛋一文钱呢,以后家里又多笔进项了。

    春妮一左一右牵着两个娃,两眼明亮有神,这几日的缓和,她脸上的憔悴病气都浅淡了些。她看着欢歌比划了一下,大概意识是让她跟她走。

    “你去吧,她可能有什么事。”大丫净手在抹布上擦干,过去把两个小团子牵住。

    欢歌奇怪的跟在春妮身后,然后看她指指她家那个不言不语的小少爷。

    “你找我?”

    小男孩儿对春妮使了个眼色,然后就见春妮拿出一个钱袋子递过来。

    “这是做什么?”欢歌不接,她虽然嫉妒春妮卖绣品来钱速度快,但也没到要觊觎他们钱财的地步。

    春妮唧唧哇哇说了几句,然后把钱袋塞到欢歌手心。

    “干嘛呀!你们赶紧把钱拿回去……”

    震惊又纠结,欢歌如接了烫手山芋。

    “你收下,我和春妮语言不通,好多事要姐姐帮忙。”男孩儿一口的标准京腔,让欢歌愣了愣,但看了一下小脸有点涨红的男孩儿,她差点没忍住也用普通话回他两句。

    “这么多钱,你们留着自己用。我们家收留你们只是暂时的,村里人多嘴杂,终有一天要拿你们两个说事。留着钱日后你们可以应应急。”

    “我和春妮不懂这些。”男孩儿低下头,似乎有些烦恼。

    最近村里已经有些闲言闲语出来了,欢歌一家住得远也不怎么去走动,所以才没将那些当回事。而作为话题人物的男孩儿却觉得难受,他曾经也是养尊处优的少爷,那一场大洪水让他失去了一切,他才突然发现想要活下来是这么的不容易。

    “那你给我钱是想让我帮你做什么?”

    “房子,吃的,衣裳。”男儿用简短的词语想要表述清楚他的意思,他想和春妮离开,用这些钱找到暂时歇脚的地方。

    “我明白了。”

    他有离意是正常的,谁愿意在陌生的地方寄人篱下受人排挤,如今他们手里有了点钱,自然是要让自己舒坦的。

    “你们是要住在镇上还是住在城里?”

    “城里,有书院的地方。”小男孩儿再次给出了他的想法。

    看样子他还想去读书。

    “好,我给你们去问问,春妮同我一起,你可还有别的要说?”

    男孩儿摇了摇头,“这些日子,多谢你们了,若是银钱有多,姐姐不用退还了。”

    “好。”

    应下,欢歌多看了他两眼,年岁这么小连自己的想法都不能完全表述出来,却因为这个动荡的世道,不得不提前长大。心里不禁为他感到心疼,但终究保持沉默没有多说什么。

    城里的房价比欢歌想的低了些,但也不便宜了,一进的院子一月要300钱的租金按年支付,一次就得交三两多。若不是近日搬走的人多,这价钱还租不着这样的地段。

    由着那人说,欢歌数了钱,签字画押拿了租赁书,得到钥匙,便把房子的事给办完了。其他的物件都是带春妮过去,春妮挑完她同老板讲价,陆陆续续搬进院子里。

    “书!”

    欢歌听到春妮口里准确的“书”字京腔发音,抬头就看到了正前面的书肆。

    小男孩儿要读书少不了要笔墨纸砚,欢歌也想探探里头的情况,看有没有陈贵说的那么夸张,两人便一前一后走了进去。

    书肆不是很大,才不过20平左右,里面的书只放了三面书架,挨着柜台这里都是笔墨砚台和各种分类摞在一起的纸张。

    欢歌的东张西望引起边上的书童不满,“这里可是书肆,不是绣楼花市,你们走错地方了。”

    以为欢歌两人是乡下没见识的来看稀奇,语气里全是驱逐不齿之意。

    “我来没来错,与你何干!”把手上有些重的篮子往地上一放,欢歌瞧着柜台上忙碌的掌柜。

    “这里的纸都有些什么种类,一张要价多少?”

    掌柜的正在给一书生拿毛笔,目光扫来一眼听到欢歌的问话也没理。

    欢歌又等了等,到那书生走了,便又重复问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