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后乱世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 众求情

    就在贾南风困于上墉城之际,皇宫也不太平。这日,显阳殿内,充华赵粲正坐于正殿主座下方陪杨芷闲聊。

    赵粲率先开口:“娘娘,臣妾听闻,如今太子妃身陷囹圄,太子是手足无措,惊慌不已,不知娘娘是否知晓?”

    杨芷叹了口气道:“如此重大之事,本宫岂能不知?只是这太子妃太过年轻气盛,被陛下逮着了机会,如今在这曹魏人居住的上墉城中受罪,也是咎由自取。”

    赵粲一惊,道:“娘娘,这太子妃好歹也是太子殿下的妻室,娘娘可不能不管不问哪!”

    杨芷满面凝重:“你以为本宫不想吗?陛下下旨啊,当日本宫也是费了好大的唇舌才保住了太子妃的性命,如今陛下圣旨已下,难道要陛下朝令夕改吗?”

    “那该如何是好?”赵粲一脸的担忧,总不能让太子妃一辈子留在那儿吧?素闻这曹魏人野蛮,太子妃仅携一个侍女待在那里,臣妾着实难安哪!”

    杨芷好奇地打量着她:“看得出,你很是着急?”

    “可不是,”赵粲答,“当年臣妾的祖父与太子妃的祖父本是世交,加之贾太尉昔年曾救过家父的性命,故而此番太子妃落难,臣妾实在不忍袖手旁观。”

    杨芷点点头:“你说的本宫明白了,本宫也知道,当年先皇后薨逝时曾向陛下谏言指名要立本宫为新后,为的就是保全衷儿,虽说太子妃容貌不敢恭维,但好歹也是功臣之女,嫁给衷儿以来一向贤德,只是此番许是鬼迷心窍一般才筑下此错,如若有机会让她回到东宫,你我身为长辈再对她时时进行提点,相信她不会再行就范。”

    “娘娘所言有理,”赵粲附和道,“臣妾以为,就算不考虑太子妃的出身,单单看在太子殿下的面上,陛下也并无非罚太子妃不可的道理!”

    “是啊,如今太子妃在上墉城罚也罚了,想来也已受到教训了。且衷儿自太子妃赴往上墉以来,竟茶饭不思,如此,便足可以让太子妃回宫。”

    “依臣妾看,眼下能让太子妃回宫的,无外乎陛下一道圣旨。”

    “是啊,可是谁能劝得动陛下呢?本宫已然试过,陛下仿佛心意已决啊!”

    “娘娘,要不臣妾前往一试,如何?”

    杨芷斜眼瞄了她一眼,心存疑虑,半晌道:“你若是有把握,尽可一试。”

    赵粲正欲点头,杨芷又开口了:“太子妃一事,不仅事关东宫,更事关大晋江山社稷,你去时切记一点,那便是,一旦太子妃更易,所引发的震动非你我一己之力所能掌控。”她顿了顿,继续道,“还有,不仅后宫多方替太子妃求情,前朝也要行动起来,不能让先皇后临终前的愿望成空。”

    赵粲行礼道:“娘娘宽心,臣妾识得轻重,后宫自不必说,前朝,”她沉思着,道,“前朝贾太尉自不必说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最关键的,是荀勖将军,只要他一带头,那么,其他文武大臣很有可能也会附和,指不定届时太子妃回宫也是水到渠成了!”

    杨芷点点头,道:“你先去陛下那儿探探口风,至于前朝,本宫相信,以贾充一贯的做法,一定不会弃女儿于不顾的,要知道当初他就是为了自保才让女儿嫁给衷儿的,不过,为了防止变故,本宫还是让本宫的父亲亲自出马为好,以本宫父亲在朝中的威望,想来陛下不会拂了他的意!”

    “皇后娘娘深谋远虑,臣妾拜服。”赵粲奉承道。

    送走了赵粲,杨芷无声地叹了口气,贴身侍女怜秋附耳道:“娘娘,你果真放心让赵充华去劝陛下啊?”

    “赵粲是先皇后的表妹,也等于是本宫的表妹,且赵家与贾氏一向交好,本宫之所以想力救太子妃,一来是因她是衷儿之妻,先皇后亲自指定的太子妃人选,且先皇后一直庇佑于本宫,二来,照眼下的形势看来,若无人求情,太子妃很难回到宫中,衷儿心里也会不悦,放长远了,陛下很可能要为衷儿重新择选太子妃人选了,一旦太子妃易主,合宫震动,于大晋局势极为不利啊!”

    怜秋点点头,道:“娘娘如此用心良苦,只怕太子妃她不会感恩哪!”

    杨芷不解地问道:“何以见得?”

    “娘娘,您是没瞧见哪!太子妃时常对太子殿下吆五喝六,十分不敬,奴婢看着都觉得窝火,连对殿下都是如此,一旦她回宫,难道就能保证她会对娘娘毕恭毕敬?”

    “说白了还是衷儿自己太过木讷,不过,本宫好歹也是中宫皇后,本宫也就偏不信了,她还能对本宫这个中宫皇后如此傲慢无礼?相信有本宫的劝诫,她一定会有所收敛。况,如若太子妃更易,也不是先皇后所希望的,如若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本宫也无颜面对先皇后姐姐了。”

    怜秋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道:“如此,太子妃有娘娘如此体恤,想必她一定会知恩图报的。”

    “本宫不求她知恩图报,只愿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对得住九泉之下的先皇后的嘱托与希望。”末了,她又吐出一句,“一切,只愿杨家能长远地在大晋朝中立足。”

    朝政殿上,杨骏向皇帝谏言:“陛下,微臣听闻,太子妃已然被囚禁上墉多日,可否许之即日回宫?”

    皇帝摇摇头,道:“此女害衷儿丢了子嗣,害朕没了皇孙,如此罪无可恕,留她活口已是法外开恩,如若即刻恢复其自由,何以告慰朕枉死的皇孙,何以让天下人信服?!”

    杨骏劝道:“陛下,请恕微臣直言,太子殿下如今尚年轻,妻妾众多,日后有的是诞育子嗣的机会,何况此子的生母只是个宫女,若为了个宫女而废弃即立的太子妃,实在得不偿失。”

    荀勖附和道:“陛下,微臣以为,杨太傅所言,话糙理不糙,虽说宫女低贱也是命,但跟太子妃比起来,实在是不足挂齿,如若因此而废了太子妃,势必引起朝野震动,如此,相信是满朝文武大臣,乃至全天下百姓都不愿见到的。”

    皇帝不以为然地道:“汉武帝废弃陈阿娇而另立卫子夫为皇后,东汉光武帝废弃开国功臣之女郭圣通另立阴丽华为皇后,朝野也并未引起多大的震动,何况是废立一个太子妃,二位爱卿如此替之伸冤,是否有小题大作之嫌?”

    二人面面相觑,面露难色,少顷,荀勖道:“启禀陛下,陈皇后被废之后迁居长门,并未离开长安皇宫;郭圣通被废后可是在其亲子的封地上以王太后之身份由朝廷奉养,敢问陛下,此番贾充之女如若被废,究竟如何安置?要知道,她现在与曹魏孽族关在一道,并且并未曾诞育子嗣,下场难免凄惨,其身为太子殿下的女眷,竟落得如此下场,是否太过唏嘘?”

    皇帝一怔,杨骏继续劝道:“陛下,微臣身为国丈本不宜置喙此事,但此事事关皇后娘娘及先皇后,如若非要置贾氏冷暖于不顾,将其晾在上墉那苦寒之地,想来先皇后在泉下怕是难安,此举,也有违当初陛下对先皇后的承诺。”

    “陛下不考虑贾氏一族的荣耀与面子,好歹也得顾及陛下对先皇后的承诺。”荀勖竟跪下对着皇帝重重地磕头,希望能打动皇帝的心。

    杨荀二人的话给了皇帝很大的压力,是的,别的暂且不论,单是先皇后临终的遗言,就足够让皇帝内疚,也罢,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想到这里,皇帝叹了口气道:“也罢,皇后及后宫众嫔妃皆替贾氏求情,又有前朝诸位爱卿替之说话,朕便恕了贾氏的罪。不过,朕若真的允了贾氏回宫,如若再掀波澜,朕岂非纵虎归山?”

    贾充立马跪下道:“陛下毋庸担心,如若小女再行糊涂之事,不消等陛下和皇后开口,微臣便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再以命抵命,如此,陛下尽可放心了吧?”

    皇帝一惊,正要开口,只听荀勖道:“陛下,有贾太尉如此信誓旦旦的保证,又有朝中大臣及皇后娘娘的时时提点,太子妃一定会恪尽职守,做好太子妃应尽的职责。”

    “好!”皇帝爽朗地道,他起身,俯瞰台阶下众臣,道,“贾太尉,命命你下朝之后即刻去往上墉城,亲自把你的女儿,当朝的太子妃接回东宫吧。就说太子妃贾氏已然闭门思过,着即刻回宫,好好辅佐太子!”

    贾充闻言,喜出望外,他磕头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皇帝龙颜大悦,坐回龙椅,道:“如此,朕就不用汗颜于先皇后了。众位爱卿平身吧。”

    众臣这才纷纷起身。

    散朝后,贾充追上杨骏与荀勖,道:“今日多谢二位搭手相救,小女才得以平安回宫。”

    杨骏凑近他耳朵小声道:“令嫒如此胆大妄为,谋害皇孙,我等是为大晋的江山社稷考虑才出手,记得告诉令嫒,一务必悔过自新,老夫能救一次,救不了两次。”

    “国丈大人的心意,老夫铭记在心,”贾充道,“必不会记忘了国丈的大恩大德。”

    “好了好了,陛下命你即刻去接太子妃回宫,耽误不得,快去吧!”杨骏催促。

    于是,救女心切的贾充即刻告辞,前往上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