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那些人
字体: 16 + -

第47章 周代篇(37)

    万世师表—孔子

    孔子(前551年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限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率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因其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熹,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限邑,从此孔氏在做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绝(叔梁为字,屹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绘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绝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绝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颇征在还不到20岁。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各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一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合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福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奋昭公二十五年,食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普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耍阻止。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普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香定公九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

    当时,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奋植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恒”,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恒”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削弱“三植”,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恒”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十三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粉国,季植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耿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奋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稼重孔子,按照鲁国的傣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禄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二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一孔子首先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他为人正直、乐观、积极向上,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乐观向上、一生好学的作风,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义,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

    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做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