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对话录
字体: 16 + -

第25章 疯狂

    苏格拉底说到疯症,有两类:一类产生于人的弱薄,另一类神圣地揭示了逃离世俗风尚束缚的灵魂。

    斐多这是真的。

    苏格拉底这种神圣的疯症又可分为四种:预言式的、发端式的、诗风格的、性爱的,由四位天使分别掌管着;第一种是阿波罗的灵感,第二种是戴爱尼索斯的灵感,第三种是缪斯的,第四种是阿佛洛狄戒和爱诺思的。在描述第四种疯症时(据说那是最美好的一种疯症),我们将谈到情爱,我们在描绘它时引人许多可信的甚至真实的(但也可能有些是假的)神话传说,那也是一首爱情的赞美诗,爱情既属于天主也属于我,斐多,是对我们的孩子的慈爱护卫,对爱清,我们要在精致而庄严的弦乐中唱一首赞歌。

    《斐多》

    的确,他(希米阿斯)回答道。

    那么,灵魂什么时候才达到真理呢?因为她在竭力考察与肉体相伴随的任何事物中,是明显地被欺骗了。

    是的。

    那么,真实的存在果真不会在她的思维中被揭示出来吗?

    是的。

    当心灵聚集于自身而没有这些外物干扰她—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光线,既没有痛苦,也没有欢乐时;当她离开肉体,尽量少跟肉体打交道时;当她没有肉体的感觉或欲求,只有对真实存在的渴望时,这时的思维,不是最好吗?

    的确。

    不正是在这一点上,哲学家才鄙视肉体,他的灵魂摆脱其肉体,欲求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并回到自身中来吗?

    是的。

    不过,希米阿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一种绝对的正义?

    的确存在。

    还存在绝对的美和绝对的善吗?

    当然。

    然而,你曾否亲眼看见过它们?

    的确没有。

    或者说,你曾否用你的其他肉体感觉接触过它们?—

    我所说的不仅仅是这些,而且还有绝对的宏大,绝对的康健,绝对的力量,以及每一事物的本质或真正的本性。你曾否用肉体的器官感知到它们的存在?或者相反,认识这些本性的最切近的道路,是否只有被那个对其考察的每一事物的本性具有最切实的概念,并且此组织起他的理智洞见的人达到?

    的确。

    《斐多篇》

    苏格拉底你必须想象有两种主导的力量,一个统治者可知的世界,一个统治者可见的世界。我并没有提到天界,否则你会认为我在玩弄名称。我可以假定你已经在你的心灵中确立了可知的和可见的这种区别吗?

    克劳孔我已经确定了。

    假定你面前有一根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分别代表着可见的东西和可知的东西。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成两段,表示明暗清晰程度的不同。代表可见世界的那一部分,第一段代表各种肖像;所谓肖像,我指的首先是影子,其次是水面上和光滑物体上的映象,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

    第二段代表那些肖像所仿效的东西,即实际事物,包括我们周围的动植物,以及一切自然物和人造物。

    很好。

    你是否愿意承认:这两段的比例相当于不同的真实程度,而仿本与原本的比例就是意见世界与知识世界的比例?

    当然承认。

    现在来看看可知世界是怎样划分的。

    怎样?

    是这样。在第一段里,灵魂不得不使用那些被仿效的东西作肖像,即前一部分中的实际事物作为肖像,从假定出发进行研究;但不是从假定上升到原则,而是从假定下降到结论;在第二段里,灵魂则从假定过渡到超出假定的原则,并不借助于前一段里使用的那些肖像,纯粹凭借理念进行研究。

    我不太懂你的意思。

    我们再试试;多说几句,你就容易懂了。我想你当然知道,研究几何和算术之类学问的人,首先要在这一学科里认定奇数和偶数、各种图形、三类角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把它们当成大家都承认的公设,认为不必再为自己和别人作出什么说明,谁都明白。然后他们由此出发,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论,最后达到他们所要证明的结论。

    这我当然知道。

    那你当然也知道,他们使用这些可以看见的图形,拿它们来讲解,心里想的其实不是这些看得见的形象,而是这些形象所仿效的理念;他们讲的是正方形本身,对角线本身,并不是他们在画的那个。他们画的那些东西本身是有影子而且在水面上有映象的,他们现在又拿这些东西当做肖像用,目的在于看到那些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到的理念。

    对的。

    所以,这类东西属于这知世界的第一段。可是灵魂研究它们的时候不得不使用假设,而且并不上升到第一原则,因为它不能超出假设,而是使用实物作肖像。这种实物又为更低的东西所仿效,与更低的东西相比,它们被认为是明晰的,因而得到人们的重视。

    我明白,你说的几何学之类学科的做法。

    至于可知世界的另一段,你要明白,我指的是灵魂用辩证的力量把握到的东西。它这样做的时候,并不把假设当做原则,而是把它仅仅当做假设,也就是说,当做梯子和跳板,暂时搭一脚,以便达到假设以上的地方,把握住万有的本原。它一步一步往上爬,从一个理念到另一个理念,不用任何感性事物帮助,仅凭理念本身,就可以达到结论。它从理念出发,通过理念,最后归结到理念。

    我明白了,尽管还不透彻,因为我觉得你描述的是一件惊人的大事。但是,我看出你的意思是说,辩证科学所研究的可知实在,要比从纯粹假说出发的技术科学所研究的东西更明晰。技术科学研究实在时,虽然不得不通过思想,而不通过感官,但是它们并不追溯到本原,只从假设出发,所以在你看来,它们并不是运用理性来研究它们的间题,尽管这些问题与本原联系起来是属于心灵世界的。我想你会把几何学家这一类人的心理状态称为了解,而不称为理解,即把了解看成介乎理解与意见之间的东西。

    你把我的意思懂得很透彻。现在你可以看到,有四种心理状态,相应于这四段:理解相应于最高的一段,了解相应于第二段,相信相当于第三段,猜测相应于最后一段。你可以把它们按比例排列起来,它们的清晰程度是和它们的对象的真实程度一致的。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