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植物
字体: 16 + -

第52章 至情的背景——乌蔹莓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国风·唐风·葛生》

    这是一篇悼念丈夫从军丧亡的诗。

    

    1 葛:藤本植物,茎皮纤维可织葛布,块根可食,花可解酒毒。 蒙:覆盖。 楚:灌木名,即牡荆。

    2 蔹(音敛):攀缘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有白蔹、赤蔹、乌蔹等。

    3 予美:我的好人。郑笺:“我所美之人。”朱熹《诗集传》:“妇人指其夫也。” 亡此:死于此处,指死后埋在那里。

    4 棘:酸枣,有棘刺的灌木。

    5 域:坟地。毛传:“域,营域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营域,或作茔域,古为葬地之称。《说文》:‘茔,墓地也’是也。”

    6 角枕:牛角做的枕头。据《周礼·王府》注,角枕用于枕尸首。 粲:同“灿”。

    7 锦衾:锦缎褥。闻一多《风诗类钞》:“角枕、锦衾,皆敛死者所用。” 烂:灿烂。

    8 独旦:朱熹《诗集传》:“独旦,独处至旦也。” 旦,天亮。一说旦释为安,闻一多《风诗类钞》:“旦,坦。”“坦,安也。”

    9 夏之日、冬之夜:夏之日长,冬之夜长,言时间长也。

    10 其居、其室:亡夫的墓穴。

    

    乌蔹莓,葡萄科,草质多年生藤本,茎具卷须。鸟足状复叶,小叶五,聚伞花序腋生。

    在《深圳商报》上读到一篇文章,是教现代都市女性婚姻经济学的,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利益最大化,婚姻经济学依葫芦画瓢,把婚姻本身看成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待开发市场,爱、幸福和各人自带的物质形态都作为投资的资本,文章教导这篇文章的受众,如何在进入婚姻前,评估双方无形资本和有形资本的价值量,并且尽可能的在属于自己的婚姻市场上,能够在利益分配平衡的前提下,成为最大受益者。毫无疑问这是一篇好文章,能够这么做的女子也必然在入城出城时,身上不会留下任何伤口,但写这篇文章的人对生命世界的理解过于僵化冷血。这篇文章分析的是婚姻,解构的其实是我们所熟知的传统道德,用科学的视角来解读我们人文世界里琢磨不定的因素,是一种时髦的体现品位和学识的方式。但读这种表面上看来四平八稳的文章,让人觉得人生这么过总觉得失去了些什么,是人味吗?

    读《葛生》这首活人祭奠死人的诗,很奇怪会想起这样一篇文字,随时世变迁,先人和现代人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已经有了巨大反差。火一样长久的去爱,不在乎生死;冰一样从容的去生,在乎的只是自己。这两者之间本没有什么矛盾。过现实的人生,是不需要过度去解说,每个人出于本能都会展开的,而和独一的某个人,去过梦想的生活,则是一个梦,现实是冰冷的,而梦想则有虚拟的温暖,其反差也正在这里。

    《葛生》是悼亡诗里非常著名的一首。活着的爱人觉得自己已经死去,而死去的爱人却又在这种喃喃自语之中复活过来,这种拆除生死之间界限的方式,影响了后世许多诗人写悼亡诗的内在表达。但为什么原本应该萧杀阴冷的气氛,读的时候,却又觉得心上是温暖的?可能是,唯一的爱曾经存在过,这样的梦境并非只是枯井玄月,而是秋天里成熟了等着我们伸手去摘的山果。荆棘和乌蔹莓把新坟遮蔽了,一般以为遗忘如刀,《葛生》里那个哀容愁目的人,爱字她心里却如烈火。读到“夏之日,冬之夜……夏之夜,冬之日……”,千仗冰的味道,想起陆游唐婉,想起高君宇石瓶梅。把心结打开!但这是属于梦的诗,爱本就是一个结。爱如浮萍一样沉不到水底,那么,被爱和所爱的人,哪里会意识到有一个结在,而且正是乐意一结到底的。

    《毛诗品物图考》里说,作为草本植物的蔹,有赤蔹、白蔹、乌蔹,最可能是乌蔹(也就是黑蔹)。对我来说,这是个陌生的名字,无法想象它在自然里的情态。等到查阅具体的资料,看到图片,又笑了,因为走在野外,在荒凉的路边和少有人迹的坡地,常能看到它。百姓们叫它五叶爪、母猪藤。母猪藤自己到时熟悉的。高速公路的两边上常种这种草,它是天养之物,并且生命力象火一样的旺盛。没有想到过,它朝向阳光四野蔓长的茎叶下面的土地,是一片骨灰散尽之后,陨落了爱的星辰的栖息地,还是至情生命在时间的风里摇曳不定的一个既凄凉又温暖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