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现形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字体: 16 + -

第147章 附录清代的官制(3)

    满清统治者为了镇压起义农民和少数民族,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财力,除原有的苛捐杂税外,还采取捐纳的方法;人力,就以武爵来引诱人们为它拚命。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一役,就有以军功而记名的提督达八千人之多,总兵、副将等更不计其数。全国的实缺提督不过十余人,总兵只有几十人,副将只有一百多人;既然没有这些位置来安插,当然这些武官就永无补缺之望。于是后来盛行“借缺补署”,就是以高级武官的品位,来做低级武官的职务,而且还不容易得到实缺。光绪年间,记名的提督、总兵,最多只能当个营官,至于守备、千总一类的武官,能够当到一个什长,已经很不容易了。

    武官的任免奖惩和文官大同小异,不再述。

    九官员的考绩——京察和大计

    官员的考绩,每三年举行一次。京官的考绩叫做京察,外官的考绩叫做大计。

    京察有列题、引见、会核;大计有考题、会复:这些都是对官阶不同的官员定出不同的办法。京察由各官署长官考察所属的成绩,列等送吏部,依守、才、政、年四格而分为一、二、三等。一等为称职,二等为勤职,三等为供职:

    一等——守清,才长,政勤,年或青、或壮、或健。

    二等——守谨,才长,政平(或政勤,才平),年或青、或壮、或健。

    三等——守谨,才平,政平(或才长,政勤,守平)。

    督、抚虽在外官之列,因为是地方最高长官,所以也列入京察列题之内。

    大计由州、县官上至府、道、司,层层考察属员,再汇送督、抚作最后考核,然后送到吏部。大计最好的考语为“卓异”。

    京察一等,经引见皇帝后记名,再交本官署长官重加考语,再引见一次,就有“外放”实缺的优先权。大计卓异予以注册,经引见得旨,就加一级回任候升。

    此外还有六法的规定。六法是:一,不谨;二,罢软无为;三,浮躁;四,才力不及;五,年老;六,有疾。当京察或大计时,对不谨和罢软无为的革职;浮躁的降三级调用;才力不及的降二级调用(无级可降就革职);年老和有疾的休致。——休致就是免去职务,但仍可保留官衔。至于贪酷的官员,随时可以参劾,是不在六法之列的。

    平时对官员的奖惩有处分和议叙。处分:一,罚俸一个月到两年;二,降级,有降级留用(降一级到三级)和降级调用(降一级到五级);三,革职,有革职和革职留任两种。议叙:一,纪录(一次到三次);二,加级(一级到三级)。纪录三次以上,就可以加一级。加级升衔的,照所升的官衔,换给顶戴。加级、纪录是可以抵冲降级、罚俸的。

    另外还有开复的规定,凡是降级留任的,三年无过就开复——就是复任原官。革职留任的,四年无过就开复。降级革职留任之后而又立有功劳的,也可以提前开复。

    武官的考绩五年一次,叫做军政,由兵部主持。

    这一切规定虽然很严格,实际却还是靠人情和贿赂来决定的。

    十官员的剥削收入

    清时官员的薪俸是非常微薄‘的。一品官的俸银每年不过一百八十两,每月只合到十几两银子(京官有所谓“恩俸”,照原俸另给一份;另外给一点有限的俸米)。但是,当时有些大官僚生活的穷奢极欲,挥金如土,固不必论;就以知县来说罢,尽管是小小七品的前程,通常也过着荒淫奢靡的生活,然而他的俸银每年只有四十五两。这样,试问怎样可以维持?惟一的办法,只有从人民头上去榨取、剥削。

    凡是州、县官,主要都靠着征收钱粮时的收入。钱粮就是田赋,最初征收实物,后来多改成“折色”,——改征银子。无论征收实物或征收银子,都有一种所谓“耗羡”的陋规。征粮食,怕漕运时有损失;征银子,怕火耗有损失;于是在正额之外,加收若干粮食或银子,叫做耗羡。耗羡,每地丁银一两,加征五分到一钱几分;粮一石加征二升到一斗几升,这当然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实际上,这笔耗羡并不归公,完全人了州、县官的私囊,成为公开的、照例的好处。——有时候,这种种非法的、额外的陋规,甚至超过正税十余倍之多。

    雍正年间,为了要革除这个弊病,就把耗羡归人国库,另外发给官员“养廉银”,例如知县看缺分如何,每年给养廉银几百两到一千几百两不等。但是,地方官并不因为有了养廉银而“廉”,仍然千方百计的在钱粮上打主意,可以借口银子成色不好,也可以借口粮食份量不足,而任意敲诈勒索。而且,田赋可以用钱交纳,经手官员就任意把钱价压低,譬如说,市价二千文合一两银子,他可以定为二千四百文合一两;田赋上缴有一定数量,通常缴到八成就完成了任务;如果有水灾、旱灾,明明是八成,可以报个五成:这一切多余的收入,都到了州、县官和他的爪牙的腰包里。此外,人民打官司也是州、县官索诈的好机会。“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一句俗语足以说明此中的黑幕重重。

    所以,做州、县官的,如果不太黑心,每年总可以弄个一两万银子;如果善于搜括,自然更不止此。一任(三年)下来,无不面团团作富家翁。至于知府,除了本身的收入外,还要由所辖的各州、县官“孝敬”,实际就是分赃,自然所得也更多,因而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意思是做知府的不贪赃枉法,仅例所应有的陋规收入,一任也可以有十万银子的进账。等而上之,由道员以至督、抚,不仅有下属孝敬,也可以卖官鬻缺,官越做得大,钱越弄得多,是更不消说的。

    还有一些特殊的官职,如管理盐务的盐运使,管理关税的海关道等,都是利源所在,收入甚多,为大家公认的肥缺,是人争趋之的。即如当一任学政,也有养廉银子可拿;做一次主考,也有“棚费”(考试时,地方官向人民摊派银两,送给主考)的收入的。

    京官不能直接向人民搜括,所以要靠着外官将所得的分润一些,美其名为冰敬、炭敬之类。京官掌官员任免的大权,外官为了巩固地位,是必须深相结纳的。卖官鬻缺,自然也是京官的最大收入。这里京官指当权的大官,至于中下级的京官,没有门路为外官拉拢的,就只有靠着代同乡出具“印结”,每月分一些银子以维持生活。

    所谓印结,是以京官的资格,代同乡出具保证书,保证捐官或捐监贡的同乡身家清白,并无虚伪等情。印结,要被保证人出一笔银子来买的,虽说是同乡,实际并不要彼此认识,完全是一种买卖行为。当时每一省设一印结局,公推同乡里年高德劭的京官主持,叫做管印结官,每两年更换一次。凡是加入印结局,出名为同乡具印结的,每月都可以分一次印结费,通常每人可以获得几十两银子。

    中下级的京官生活是相当清苦的,所以都在熬资格,希望有朝一日能外放实缺,就可以发财了。

    十一官员的服饰和礼节

    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别官位的大小,是不许滥用的。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这里把各品穿戴的顶戴、蟒袍、补服列表如下:

    (顶戴)(蟒袍)(补服)

    一品——珊瑚九蟒五爪仙鹤

    二品——起花珊瑚九蟒五爪锦鸡

    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九蟒五爪孔雀

    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八蟒五爪雪雁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八蟒五爪白鹇

    六品——砗磲及白色涅玻璃八蟒五爪鹭鸶

    七品——素金顶五蟒四爪溪鸟满

    八品——起花金顶五蟒四爪鹌鹑

    九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练雀

    未入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黄鹂

    顶戴,是官员戴的帽顶(这里指平时的帽顶,朝帽略有不同)。

    一二品都是红色的,三四品都是蓝色的,五六品都是白色的,七品以下为金色。但同色之中,各品又有区别,如一二品有纯红和杂红之别,三四品有亮蓝和暗蓝之别。进士、举人、贡生都戴金顶,生员、监生则戴银顶。蟒袍,是官员穿的上面绣有蟒形的长袍。补服,是加在蟒袍之外的外褂,正中用金线绣织鸟兽形的正方图案(武官为兽形,一品是麒麟,九品是海马)。但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却一律穿獬豸补服,因为古人认为獬豸是一种神羊,能辨曲直的缘故。腰带,一品用金方玉版,中嵌红宝石;未人流用乌角圆版四片,银镶边。坐褥,一品冬用狼皮,夏用全红褐衬红毡;未人流冬用獭皮,夏用土布衬白毡。至于朝珠,惟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挂带(翰林、御史等官不在此限),后来顶戴可捐,朝珠也就并不足贵了。

    此外还有特赐的服饰,如皇帝赏给有军功的人以花翎或蓝翎,是插在帽上的一种装饰品。蓝翎是鹗翎;花翎是孔雀翎,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六品以下的官员赏给蓝翎。五品以上的官员赏给单眼花翎;双眼花翎非大官不能得;三眼花翎是赏给亲王、贝勒等皇族和立有特殊功勋的大臣的。最初花翎十分名贵,但后来蓝翎和单眼花翎都可以用捐纳的方式买到。而且,也可以用捐纳的方式获得高两级的顶戴,例如道员是四品,准许捐买二品顶戴,就变成“红顶子”了。

    下级官参见上级官,也有一定的礼节,不许错乱。这种礼节非常繁重,各级官员之间互有不同。这里记外省文职官员参见督、抚的礼节如下:

    司、道见督、抚,大门外下轿,由左门进。督、抚迎至堂后屏内。

    初见用履历手本,具补服,行庭参礼,督、抚亲扶免,三揖。常见用官衔手本,三揖。坐次,督、抚正坐,司、道侍坐,待茶。辞出三揖,督、抚送至暖阁后,司、道三揖,拱立,俟督、抚入屏门,复三揖,出。

    督、抚次日用名柬答拜。凡司、道揖,督、抚皆答揖。

    府、厅见督、抚,由左门进。初见用履历手本,具补服,行庭参礼,禀拜,免,三揖。常见用官衔手本。三揖,旁坐,待茶。辞出,三揖,督、抚起立,不送,不答拜。凡府、厅揖,督、抚皆答揖。

    州、县见督、抚禀揖,皆起立拱手,余仪与府、厅同。如府、厅、州、县同见,西向列坐,府、厅在前,州、县稍后。教官见督、抚与州、县同。

    首领、佐贰、杂职等官见督、抚,由左门进。初见用履历手本,具补服,一跪三叩,不揖、不坐。常见用官衔手本,余仪同。

    十二官员的称呼

    最后,谈一谈官员的称呼。

    府、道以上的官员,一般的称为大人、宪台;州县官一般的称为大老爷、太爷;佐杂官则称为太爷、小老爷或丞、悴(有一些只是背后的称呼)。对守、巡各道,称为监司,后也以泛称藩台使、按察使和一般道员。对某部尚书通常称为某部大堂,左侍郎称左堂,右侍郎称右堂,统称部堂或堂官。郎中、员外郎、主事之类,统称部曹或司官。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和诸卿寺的堂官称为京堂(也泛称三四品的京官)。高级武官称为大帅、老帅,督、抚是兼掌军权的,所以也可称为帅。军门是对提督的尊称,但对提督以下的地位较高的武官,也习惯称为军门。下级官参见上级官,多称大人,自称卑职。但藩台、臬台对督、抚自称司里,道台对督、抚则自称职道。

    佐杂官参见州、县官,尊为堂翁,自称晚生。地方绅士称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为老公祖、大公祖,称州县官为老父母、老父台(称佐杂也为老父台);有时也称州县官为老公祖,是表示格外恭敬。现在把较常见的、一般含有尊敬意思的,对官员的口头或书面的称呼,列表如下:

    大学士——中堂。

    太子少保——宫保。

    吏部尚书——天官、冢宰。

    礼部尚书——大宗伯。

    户部尚书——大司徒、大司农。

    刑部尚书——大司寇。

    兵部尚书——大司马。

    工部尚书——大司空。

    左都御史——总宪。

    左副都御史——副宪。

    通政使——银台。

    御史——侍御、都老爷(简称都)。

    郎中、员外郎——部郎、郎官。

    主事——主政。

    总督——制军、制台、制宪、督宪、部堂。

    巡抚——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抚宪、部院。

    河道总督——河台、河帅。

    漕运总督——漕台、漕帅。

    学政——学台、学院、学宪。

    布政使——藩台、藩司、方伯、东司。

    按察使——臬台、臬司、廉访、西司。

    盐运使——盐司。

    道员——道台、观察。

    知府——太守、太尊、黄堂、五马。

    同知——二府、分府、司马。

    通判——别驾、三府。

    知州——牧、刺史(直隶州称直刺)。

    州同——州驾、州司马。

    州判——别驾、州司马。

    知县——明府、令、大令、宰、邑尊、邑宰、邑令、令尹、大尹。

    学官——教官、校官、学老师。

    县丞——左堂、二尹、捕厅。

    主簿——三尹。

    吏目——捕厅、右堂。

    典史——捕厅、右堂、廉捕、少尉、少尹、少府。

    巡检——捕厅、巡政、分司。

    提督——军门、提台。

    总兵——总镇、镇台。

    副将——协镇、协台。

    张友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