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字体: 16 + -

第24章 不吼不叫,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5)

    刚开始,母亲手把手地教他生火、切菜、做饭的一整套程序,每天把要做的饭菜都准备好,小艾森豪威尔便开始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起来。凡事都是被逼出来的,他虽然从来没有做过饭,但对做饭来说还是感到很新鲜有趣,所以就做得很认真仔细。刚开始的时候厨艺不精,做出来的饭菜常常让家里人难以下咽。但母亲每次都吃的很起劲,还鼓励他说,做得很好吃,让他继续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艾森豪威尔的厨艺有了很大的提高,还练就了几个拿手好菜,看到家里人每天吃饭狼吞虎咽的样子,他高兴极了。

    从此以后,艾森豪威尔便承担起了家里做饭的任务。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出去郊游,由他来负责给大家烧饭。凭着母亲教给自己的手艺,他做了一顿丰富的野餐,令同学们赞不绝口。这也使他深深的体会到,只有依靠艰苦的劳动,才能改变和创造生活,赢得他人的赞赏。

    直到了晚年,艾森豪威尔常常津津乐道地向别人讲述自己少年时期做饭的经历。

    教给孩子一些劳动技能

    有一次,艳红在帮助妈妈洗碗的时候,由于碗碟没有摆放好,最后斜着倒地,那些碗变成了碎片。艳红惊慌失措,胆怯地望着妈妈,不知如何是好。妈妈笑着安慰艳红说:“没关系的,你能帮妈妈洗碗,妈妈已经很高兴了,打碎几个碗没什么大不了,以后小心点儿就是了。”在妈妈的安慰下,艳红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接着,妈妈又给艳红示范洗碗时的注意事项,告诉艳红放碗和碟子时,一定要摆放稳当,洗碗的水龙头不要开得过大……在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下,艳红很快成了家里的劳动能手。

    可见,劳动需要一定的技能,干什么活都有一定的干法,这就要求父母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程序,劳动的操作要领、方法及劳动的技巧。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父母应该耐心地讲解劳动的各种步骤、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父母在教孩子学会劳动技能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劳动的难度和强度。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哪怕这个进步是非常微小的,父母也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让孩子从小学会理财

    理财是人生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成人必备的,也是孩子不可或缺的课程。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方法,会成为孩子未来事业、生活的好帮手。

    当社会变得越来越商业化的时候,许多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有了钱就变坏”,于是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以为这样就能端正孩子的消费观和金钱观。其实,这种观念是落后的,这种做法也没有什么好处。

    一个在金融界打拼多年的父亲,去世后留给未满二十岁的儿子上亿元的财产。结果从他过世后,儿子即大肆买房、买跑车、出国旅游,恣意享受人生,结果不出三年,上亿元的遗产挥霍一空。

    可见,若没有尽早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理财智商,留给他们再多的财富,终究会挥霍一空。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对金钱的兴趣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早期的金钱教育对儿童树立一个正确积极的金钱观,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与技巧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

    一项对2000余名未成年犯和1000余名普通未成年人的调查显示,未成年犯的零花钱明显高于普通未成年人,而且在所有犯罪类型中,因为抢劫、盗窃等与“钱”有关的罪名而入狱的孩子占到全部未成年犯的70%以上。未成年人对金钱的认识及走上犯罪道路的教训,反映出缺乏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没有受过理财教育的孩子只知道花钱,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创造财富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对我们的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从短期效果看是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孩子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

    鼓励和引导孩子学会储蓄

    家长都不希望孩子乱花钱,而且最好是能把一部分的零钱或压岁钱存起来。但是,孩子大多数是立即享乐主义者,除非有很好的理由,否则很难让他存下钱来。父母可以利用孩子要求买一些价格较贵的东西,如他想买一套音响或一辆自行车,建议他开始存钱。为了鼓励孩子,建议父母提供孩子部分的补助的比例要相对提高。例如,6岁大的孩子想买一件价格200元的模型汽车,父母可以告诉他:“只要你存了40元,我出其他的160元。”而如果父母告诉他的是各出一半钱,孩子一想那要存多少才得到,就可能放弃了存钱的念头。虽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存钱是为了将来买到真正需要的东西,因此有时得忍痛放弃一些眼前想买的东西。通常,买的东西虽然孩子只出了一元钱,孩子也会比较爱惜的。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常会代管孩子的礼金或压岁钱做储蓄,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得账目清楚,最好的方式是准备一本账簿,清楚地记下每一笔进出金额的数字和日期,其意义并不是与孩子锱铢必较,而是兼具互信和鼓励的表现。

    孩子上小学以后,父母可以陪孩子到银行办理账户的申请,也可趁机教导一些存取款的手续和知识。当孩子拥有自己的一本存款簿,知道其中的数字意义,他会愉快地看着日渐增加的存款,进而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如果存款簿的数字很少,而又有想买的东西时,孩子自然得加紧储蓄的努力了。

    劳动是最好的赚钱方式

    现在,大多数孩子只管伸手要钱,似乎永远是当然的消费者,从来没有通过自己劳动挣钱的体验。他们不是靠自己的付出得到等价的报酬,却有着强烈的消费需求和欲望,使他们对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其实是我们对孩子教育中的一个盲点。所以,家长要多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让孩子理解,金钱是通过劳动取得的,让孩子懂得勤劳致富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父母还可引导孩子适当参加劳动,以获得劳动报酬,体验用劳动换取金钱的快乐。

    李丽的妈妈很注重对孩子理财方面的教育,每次给孩子零花钱,她都会告诉孩子这些钱是父母通过劳动挣来的,而且还告诉孩子,自己通过劳动挣来的钱花起来才会开心,并且鼓励孩子也用自己的劳动去挣钱。

    这样,李丽不但很早就知道金钱是通过劳动换来的,而且开始做家务的时间也比较早。她根据父母的吩咐,把“义务劳动”做完之后,又做了父母给他安排的有报酬劳动。李丽的许多零花钱都是通过自己的额外劳动挣来的,他为此很自豪。

    李丽的父母看着孩子知道通过劳动挣钱,而且能够把这些劳动和义务分开,感到十分欣慰。

    鼓励孩子自己挣钱,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只有体会到了挣钱的不易,孩子才会改正大手大脚、挥霍浪费的坏习惯,而开始精心地计划自己的财务收支,这样就逐渐提高了他的理财能力。孩子在体验中也学会了理财的方法。

    引导孩子合理消费

    家长可以协助孩子拟定一个消费计划并正确执行。让孩子通过亲身的消费体验,学会精打细算,不乱花钱,不浪费钱财。

    暑假到了,爸爸妈妈要带11岁的小明从北京家中出发到青岛旅游,小明没想到妈妈却把这次一家三口的旅途开支任务交给了自己。计划是在青岛玩五天,开支不得超出5000元,而且剩下的归自己。

    小明事先设计了一个简易账本,其中分总额、支出、备注三大项,在支出栏中,小明将每天的花费情况都逐一对应地记录在账本上,而且每天都搞预算,原则上是:只许结余,不准超支。五天下来共花费4700元,其中:车费1500元,景点门票费1200元,食宿费1000元,购物费1000元,这样回到家中还结余300元,作为一项父母对自己的奖励。

    小明通过一次亲身消费体验,树立了节俭、节省的观念,学会了如何用较少的钱去办较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