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
字体: 16 + -

第45章 逼员工“自己想办法”

    让员工学会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也是一种“育人”之术。许多管理者无论是出于“身先士卒”的心理还是仅仅为了显摆自己“就是比别人强”的“优越感”,总是喜欢替“下属”想办法,拿主意。也许你会说:“不是你告诉我们毛主席认为做领导就是‘出主意’和‘用干部’的吗?”没错,这是我的话。但是请允许我和你“矫情”一下 —我说的是“出”主意,而不是“拿”主意。

    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它们的含义可是大有不同 —“出”主意,就是“帮”员工想办法,意即“启发”员工的思路(这事儿这样做是不是更好一些?你不妨往这儿想一下,也许也是一个思路呢? —总之,是商量的口气);而“拿”主意,则是“替”员工想办法,作决定。这里面几乎没有员工什么事儿,基本上全是你一个人的“戏”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没得商量)。我就曾经是这样一个喜欢替员工“拿”主意的管理者,并且“深受其害”。我自认是一个脑子还算“转得快”的人,属于那种“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的主儿。因此,每当我向下属员工交代工作,或员工遇到困难找到我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主意“和盘托出”,而且总是“意犹未尽”地针对我能够想到的所有细节一一做出详细“指示”。所以,跟着我这样的“好领导”做事,员工总是分外轻松,我也因此在员工中颇有一些小“人气”,令自己不免小小地“得意”一番。

    但久而久之,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下属员工找我“问计”的次数实在是过于频繁,几乎完全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令我疲于应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反思,我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道理 —与其直接把办法“教”给员工,不如“启发”他们自己寻找办法。从此,我“横下一条心” —哪怕员工把某些事情“搞砸”,也要强迫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主动地”做事。而我则咬咬牙做好当一段时间“甩手掌柜”的心理准备。自那以后,每当再有员工找到我“问计”时,我总是对他们说:“对不起,我脑子里一片空白,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我相信你一定比我聪明,我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相信到明天上午你肯定能够想出十个办法来。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这十个办法里挑一个出来交给你去执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我的员工逐渐摆脱了对领导的依赖,遇到问题可以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了。他们自己也很兴奋,很有成就感。随着“自我感觉”越来越良好,他们也逐渐变得“意气风发”,状态十足。

    对此,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当然,他们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为了维护他们的“信心”,我总是尽量小心翼翼地帮助他们“矫正”,在他们身边做做“打下手”的工作。虽说我的角色从“主角”变到了“配角”,但我一点都不觉得“失落” —因为突然间从“忙人”变成了“闲人”,我十分乐得利用这难得的“闲暇”去做更多的观察、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细节”管理。实际上,逼员工“自己想办法”也是一种“育人”之术。而我一向认为“育人”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个“不想”育人、“不会”育人的管理者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其实,我们的许多管理者之所以不想让下属抢了自己的“风头”,是因为没有享受过“育人”的快乐 —看着自己辛苦培养出来的人在“舞台”上大放异彩,那种兴奋劲儿和欣慰感,可比自己在“舞台”上“出彩”要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