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帝王的重生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

    太子殿下看到了什么。( 起笔屋最快更新)

    其实那小字也就写了一条,称远嫁齐国的大公主身边突然出现的一名侍女极似清风阁原来的阁主,雅夫人。

    这其实也有可能是捕风捉影,但谢继安一点都不敢小觑,特别是在得知清风阁换下的那名新阁主背后的主人极有可能是谢继宣时,他就更加不敢大意。

    哪怕现在他摸清了谢继宣的脉络,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透着微黄的烛火,谢继安俊雅的脸庞上满是阴云,他从榻上起身,坐到案桌前,神色郑重地写了足有三大篇纸,才停笔。

    随后第二日开始,便加紧步伐,调查粮食亏空一事以及安抚受灾的灾民。

    这些事情对于太子殿下来说手到擒来,他既然能被文武百官号称为文治太子,行事自然光明磊落而且平易近人,不到半个月,益州城内就焕然一新,原本凋零的商铺也陆续开张,赈灾之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可能也是感念于太子的仁厚之心,陆陆续续下了十多天的冰雹也停了,夜间虽然还是寒冷入骨,白天却是暖阳高照,这也令益州百姓人人称奇,将太子殿下歌颂得,一时之间无人能比。

    此消息也如春风绿草一般,极其快速地传到了朝中,使得龙颜大悦,朝中文武百官也对太子称颂有佳。

    而此时的还呆在益州的太子殿下却不知道朝中对他的赞誉,他现在是焦头烂额,在查到粮食亏空一事上,遇到了阻碍。还不止与此,自半个月前那场刺杀过后,对方像是发疯了一样,已经连续派了五六拨人前来,明杀、暗杀,屡出奇招,看样子是非得要了谢继安的命不可。

    这也使得谢继安烦不胜烦,他这次身边带来的禁卫,死了三名,还有两名重伤,十余名轻伤。

    这种情况,也让谢继安犹豫到底要不要动用谢继宣留给他的人手,也就是禁卫中混杂的属于谢继宣的人手。

    当然,这得从半个月前那封杜一周送去雁北关外的那封信说起。

    其实那封信也没说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让谢继宣自己承认,那些禁卫里有哪些人是他的暗桩。

    当时谢继宣接到信时,特别是看着送信的人是杜一周时,“呵呵……”就笑了起来。

    杜一周被笑得一脸莫名,就听三皇子朗声道:“原来大哥这么关心臣弟,远在益州还不忘派人送信来关心。”说到这里,他一脸抱歉地对众将领道:“各位大人先行商议着,我随后就来。”

    那些将领大多数都是些人精,你来我往地使眼色,自然十分顺利地让三皇子忙,他们先商议,一点都不急。

    那时,谢继宣刚处理完老皇帝留下的探子,也正被那些武夫些小看,连一场战事都不让他参与,谢继宣虽然是主帅,却被他们联合起来,以安危原因,困在营中。

    正在这个时候,杜一周来了。

    他来的这个时机,不早不晚,刚好能让他借此机会先给众人一个友爱兄长的印象,连太子殿下远在益州都关心他这个皇弟,他们沈大将军的亲女儿也正是太子妃。

    这位三皇子看来跟太子关系很好。

    谢继宣就是想在动手之前给众人留下这个印象,随后他大显神威,也不会让嫡系的沈家军忌惮,反而会因为太子这层关系,对他亲近有佳。

    所以说,太子殿下哪怕是没有出场,也被谢继宣轻而易取地利用了一次。

    回到账内,谢继宣笑盈盈地拆开信封,看起来。

    刚看完,就一脸深意地看了杜一周一眼,“你的本事倒大。”因为信中的意思,很明显将杜一周排除在外,看来,太子殿下十分相信杜一周的“清白”,这也让谢继宣颇有些好奇,“啧!太子殿下怎么没怀疑你也是本宫的人呢!”

    杜一周娃娃脸上满是不满,“属下本来就不是三皇子的人,当时清风总管不是明说让属下等人直接效忠于太子殿下,保护太子殿下的安危吗?”

    谢继宣见他义正言辞,笑了起来,“也是,不过像你这样执行得这么彻底的,应该也不算多。”

    他挑眉,“清风。”

    “主子。”清风赫然出现。

    杜一周也朝清风点了点头,“清风总管。”

    谢继宣倒是看得好笑,摇头道:“既然都认太子为主了,以后这称呼可不能再这么叫了。”

    这话十分正常,但清风听得却嘴角抽抽,他敢打赌,他家主子这是吃醋杜一周承认“清风总管”却不承认“三皇子”而说的讽刺话。

    清风跟了谢继宣那么久,自然能从谢继宣语气细微处查觉他蛇精病主子的情绪变化,但杜一周并非清风,在听到三皇子的话后,果真点头,不再搭理清风。

    这人倒是有趣。

    谢继宣玩味地摸了摸下巴。

    “主子。”清风打断他家主子的视线。

    谢继宣“啧”了一声,指着账内唯一的一个矮桌,“你去将那些禁卫里安排进去的人都写出来,当然……”他看一眼杜一周,笑眯眯道:“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杜一周。”

    “对,除了杜一周,将那些人都写出来。”谢继宣笑眯眯地指挥清风,却摆手让杜一周与自己对面而坐。

    “三皇子。”杜一周被看得浑身不自在,他原来一直都隐在暗处,这还是第一次面对面,这么近地跟三皇子接触,心中十分紧张。

    谢继宣淡笑,“不用紧张,本宫又不会吃人。”

    一旁坐在案桌前写名字的清风右手一颤,笔下猛然用力,白纸上顿时出现好大一个墨印,只得脸色发黑地重新书写,双耳紧闭,不再听他家主子毫无节操的诓人言语。

    杜一周还是紧张,一脸如临大敌的模样。

    “本宫只是想问问太子殿下的近况,太子殿下去了益州可有什么难处之类。”谢继宣似若未睹,语气十分和缓。

    但杜一周却双眼警惕,“太子殿下一切安好,劳烦三皇子挂念。”

    反应这么大,应该有情况。

    谢继宣脸上的淡笑骤然消失,一脸担忧,“太子殿下一直都不把自己安危当一回事,本宫就是想帮忙也无从帮起,实在是十分担心。”

    这话说得诚意十足,杜一周的娃娃脸上满是纠结,想到前往雁北关之前,太子殿下才遇到的那些刺客,也十分苦恼,因为禁卫之中,身手最好的人就要数他了,他这一离开,还真的有些担心太子殿下的安危。

    有戏!

    谢继宣继续道:“而且你跟着太子这么久,肯定也看出来本宫与太子殿下兄弟情深,太子殿下在前往益州前,我们都还秉烛夜谈,虽然本宫与太子时有争执,但攸关安危之事,你难道还想瞒着吗!”说到后面,他的嗓音低沉起来,带着些许威压逼人。

    杜一周抗不过去,再联想到那日太子妃给太子下药当夜,也的确是如三皇子所说,虽然第二日,三皇子就被面色不善的太子殿下赶出了东宫,但两人的关系应该是挺好的。

    此时,远在益州的太子殿下背脊一阵恶寒,打了一个冷噤,收拢了领口,然后与稍晚一步赶到益州的新知州述说益州城的近况。

    杜一周面色一正,就一五一十地将自己来之前,太子被人刺杀一事给说了。

    刚一听完,谢继宣眸色幽深,就脸色一沉,“可知是什么人。”

    杜一周摇头,“殿下即刻就将属下派来了雁北关。”所以具体情况,他也并不知晓。

    但是谢继宣却皱紧双眉,在账内来回走动,神色若有所思。

    刚到益州就有刺客?

    益州。

    益州。

    益州!!!

    对了!谢继宣双眼一亮,右手握拳一拍掌心,总算想起距离益州不远,就是豫州,而豫州驻地是端王的地盘。

    他前段时间就开始调查端王,一是因为围场刺杀一事,另一则,却是因为太子身世一事。

    这位端王全名桓戎,乃是先皇册封的异性王之一,因为当年的从龙之功,先皇先是为他封王,随后将豫州赐给了他当封地,而自那时起,这位端王就拥兵自守。

    先皇一死,还留下了遗旨给谢玄,让他不能动端王,更担心谢玄到时候不听他之言,还给端王留了免死令牌,除非谋逆造反之大事,都不能动他分毫。

    当时还是武王的谢玄跪在皇帝榻前,答应下来。

    登基后,倒也是真的未动端王分毫,只不过端王多次请旨进京,却都被谢玄给挡了回去。

    这件事,就是在前世的谢继宣看来,都十分的不可思议,若非早调查清楚,那桓戎并非先皇私生子,他都得像现在的老皇帝一样心存怀疑,并且对桓戎警戒有佳。

    而在前一世,端王在他篡位当上皇帝后,以清君侧之名义,拥立宁王造反。

    这次,端王手脚这么快,还派了刺客要杀谢继安,看来是想趁太子远离京城,好下手除去谢玄的正统继承人。

    上一世桓戎也是直到太子死后,才知道谢继安与他的真实关系,而这一次,时间这么早,他自然也不知道太子实际上是他的亲生儿子,那刺杀的趋势应该会越来越猛烈才对。

    谢继宣皱眉,见清风已将人都清算出来,也走到桌前,另起一封信,写了起来。

    信中的意思是让太子全心相信那些禁卫,那些人既然全都认了太子为主,就不会叛主。

    他信倒是写了,但还真有些担心以谢继安多疑的个性,会不会真的听他的意思全心相信他的话。要是谢继安因为这个原因而死了,谢继宣还真的说不清楚心底会是什么感觉。

    杜一周快马加鞭回到益州时,已是十日后,期间果然已有四拨刺客行动了,虽然都未成功,但还是让谢继安颇为被动。

    打开谢继宣的来信,见到信上谢继宣的笔记,他果真并不相信。

    直到禁卫死伤数人,他一一核查,发现谢继宣信中所写的人物均不在受伤死亡之内,才心中一沉,不得不真正将这些人当自己人一样启用。

    生命攸关,他可不想死在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