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轩
字体: 16 + -

第95章

从主院出来,林轩和李红袖一起回到了新房。虽然林如海没有太过明确的表示,但在场的那些人,大概也都能听懂林如海话里的意思。

所以,两人坐下后,林轩便说道:“红袖,父亲已经说了,让你跟着母亲学习如何管家,你也不用太过担心,若是有什么不懂不会,尽管去问母亲就是了。”

李红袖笑着应了:“驸马放心吧,这些我都懂得的,以前在王府的时候,母亲也是教过我的。”

林轩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李红袖既然曾经在王府的时候就学过如何管家,那他也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前已经说过,林轩的顶头上司,很是大方的给他放了十几天的婚嫁,所以,这十几天林轩与李红袖很是过了一段柔情蜜意,无人打扰的时光。

其间,婚后第三日的时候,林轩也陪着李红袖回了一趟秦王府,按照古代这时候的婚俗是叫做回门的。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都是一些小事,无非就是新娘子和母亲说说话,林轩和自己的岳父聊一聊罢了。

唯一一件值得林轩深思的事,便是秦王不经意间提到的一件事,福建省大旱受灾一事。

这福建省受灾一事还是发生在去年的,那个时候福建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引发了一场相当大的灾荒。不过,当时的朝廷就及时的做出了应对,派人前去赈灾,据当时各方传来的消息来说,灾情已经有所抑制,却不知秦王现在提起此事又是为何呢?

难道是福建那边又出了什么大事不成,林轩可不会相信秦王此时只是单纯的提一提罢了。要知道,自从林轩娶了福郡主以后,从各方面来讲,林家和秦王府就已经绑在了一起了。

只不过碍于各种原因,林如海不能明目张胆的就与秦王商讨各种事情,其中两人传播信息的媒介就是林轩了。作为林如海的儿子,秦王的女婿,由他来做这个媒介也确实是最适合不过的。

回府后,林轩把秦王所说的这件事告诉了林如海,也没有去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悄悄的离开了,任由林如海一个人在书房里静静的思索。

而他自己则是去找了苏研,这段时间,因为福郡主刚刚进门的关系,林轩也不好在这个档口去见苏研。所以这些日子以来的情报都是送了些纸条进来,林轩也只是看了个大碍,至于一些具体的内容他就没有详细的去看了。

问了问苏研,林轩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朝廷拨下去的那批赈灾粮食,根本就没有如实的发到那些受灾百姓的手里,都是被那些贪官污吏给私吞了。

福建的那些百姓没有粮食根本就活不下去,一伙百姓在一个头头的带领下,直接杀了那些贪官,开仓放粮,起兵造反了,如此一来这件事自然就闹大了。

要说起来,那些百姓也没有什么错,被逼得活不下去,不造反又能怎么做呢,可就像是这些百姓在有理由,造反就是造反,朝廷是肯定不会允许的,甚至为了杀一儆百,这些百姓的下场恐怕不会太好了。

事情闹到了现在这个地步,那些贪官污吏自然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就算是不被那些造反了的百姓杀死,也会被朝廷斩首,总之都是一个死字。而当初推荐那位前去赈灾大臣的四皇子,自然也是受了这件事情的影响,在皇上那里失了圣心,就连宫里的那位荣宠之极的甄贵妃娘娘,在皇上那里的地位也不复从前了。

林轩琢磨着,秦王会跟自己提起此事,真正的目的怕就是想要趁圣追击,一下子把四皇子的势力都给打下去吧。

其实对于他们这些已经敌对了很多的皇子来说,手上要是没有点对方的把柄那就是白混了,只是这些会被人抓到的把柄有很多时候都是不致命的,所以一般而言,也没有人会用此大作章。

不过,有一句话说的好,叫做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四皇子因为受到了这件大事的牵连,正处于被皇上恼怒的阶段,这个时候要是在出点其他的什么事情,必定会让皇上更加生气。

而且,这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要趁着这个好机会,把一直支持着四皇子的甄家给干掉,只有把甄家干掉,才是对四皇子最大的打击,才能让四皇子无力在去争夺那个位置。

而想要打倒甄家,虽然不简单,但在此时却也不像是之前那么困难了。甄家富可敌国那可不是说假话的,而且甄家那些钱的来源大多都不是正途,平常自然美什么。可现在刚因为一群贪官污吏,导致了福建的一些受灾的百姓公然谋反,对于现在的皇帝来说,贪官污吏绝对是最让他厌恶的时候,在加上为了平叛所需要的军费,和之后安抚百姓所需要的经费。现在的朝廷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只要在这个时候把甄家给捅出来,那不管为公为私,恐怕现在的皇上都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需要林轩去插手了,林如海和秦王完全可以搞定一切,不过在这里,对于这件事情,林轩也从中看到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机遇。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在造反还没平定之前,林轩所谓的机遇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只怕刚到福建就会被那些灾民给生吞活拨了。

十几天的婚期很快就结束了,林轩又恢复到了正常的工作周期,每天都要去翰林院报道,在翰林院学习一些东西,处理一下事务,晚上按时的回家。

在此期间,林轩一直都在等着林如海和秦王两人的动静,主要表现就是,林轩每天都在注意着朝中发生的一些大的事件。

差不多十几天的功夫,不出林轩所料,关于甄家欺压百姓,收受贿赂之类的奏折就像是雪花一样,飞快的涌了上来,仿佛一夜之间,甄家就好像十恶不赦,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大事一样

其实一开始,弹劾甄家的章只是试探性,一步步的来,可看到皇上的反应之后,那些人的胆子就明显的大了起来。措辞越来越激烈,对于甄家,是口诸笔伐,甚至就连不除不足以谢民愤这句话都冒了出来。

对于这些对于甄家极其不利的弹劾,四皇子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只是皇上现在对他正是带有偏见的时候,再加上实在是朝中的大势所趋,四皇子到底是力所不及。

皇上那抄家的圣旨还是在满朝武的期待下,降了下来,据说四皇子当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直接就喷出了一口血,接着就是闭门谢客,不在复出了。

这不是四皇子受不了打击,主要是四皇子能够在朝中蹦达这么多年,一直想要追逐那个太子之位,最重要的就是有甄家的势力在支持着他。

虽然四皇子门下还有其他的一些势力,但最大的那个已经被皇上给费了,那四皇子又能怎么办呢。而且,四皇子能在朝中得势这么多年,自然也不可能是什么傻子,他自然很清楚,如果他的父皇要是有立他为皇子的意思的话,那就根本不可能废了甄家,这个他最大的支柱。

而既然他的父皇能如此狠心的费了整个甄家,那他心目中的太子就肯定不会是自己了,说不定,他的父皇现在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再为他心目中的太子铺路也说不定。

心里有了成算,四皇子也就自然不会再争下去了,毕竟,有可能根本就争不到不说,还会带累自己的身家姓命那就不值得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当今皇上的那位父亲可就是这么上位的啊,那时候的皇子几乎就是没剩几个了,整个朝廷都被大清洗了一番。

四皇子闭门不出,明显是放弃了储位之争,一时间,朝廷之上,就要属有三皇子和二皇子风头最盛了,大多数本海在观望中的朝廷官员们也开始纷纷投靠着自己看好的皇子。如果这个时候在不投靠的话,那以后也就不用投靠了,结局都快出来了,还投靠什么呢,就算是投靠了,人家也不会重视你的。

林轩自然不用去关注这个了,已经娶了福郡主的他,不会有那个选择的权利了,相比起于,这些朝廷里的钩心斗角,林轩逐渐开始关注起福建那边的战事来。

按理来说,朝廷精兵良将无数,兵草粮马充足,对付一群连饭都吃不饱,到处东躲**的一群叛兵,应该是很轻松很简单的一件事才对。

可事实就是如此让人意想不到,朝廷的五万精兵,对付一群基本上就什么都没学过的农民,既然两个月都没有拿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