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轩
字体: 16 + -

第82章

在江南的时候,林轩就猜到了李弘的身份不会简单,也能明白李弘为什么要隐瞒身份与自己结交的原因。但自己知道是一回事,是否会因此而气愤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说到底,林轩绝不是那种大度的,一直以来,他对李弘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份,而自己却不清楚对方的来历一事就是耿耿于怀。现在难得能抓住这样一个机会好好的让李弘出一出丑,他还是非常乐意的。

“世子请坐,这台下名叫蒋玉函的戏子唱的还是很不错的,一点也不比江南的一些名角来得差。”林轩笑着请李弘坐下,话题一转之后,却又说道:“想来世子常年在京,应该没有听过江南的一些名角所唱的戏,不如什么时候有空,在下请世子也听一听江南名角所唱的戏,相信与在京城听到的绝对是不同的滋味。”

听着林轩话中的意有所指,李弘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他就知道,林轩绝对会抓着他隐瞒身份这点不放的。看看,现在不正是如此,这一番话里夹枪带棒的,都让人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一旁的贾琏自李弘上来之后,就变得有些拘谨了起来,李弘是秦王世子,是未来的王爷,林轩可以毫无顾忌的与李弘闲聊,那是因为他有个身为阁老的父亲。可他却不能如此了,贾家在京城早就已经有些没落了,就算不说这点,以他在贾家的尴尬地位又如何有脸面去面对这种皇子龙孙呢。

至于贾宝玉,虽然也知道皇子龙孙不能轻易冒犯,但他与北静王交好,面对这些人时间长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更何况,他在贾家一向都是被人宠着的角色,性情之中很是有些天真单纯的意味,此时见林轩和李弘之间的气氛古怪,不由得有些疑惑的问道:“林表哥和世子早就认识吗?”

看着满脸好奇之色的贾宝玉,林轩眼睛闪了闪,笑着答道:“只不过有两面之缘而已。”

李弘却摇了摇手中的折扇,淡淡一笑:“林兄久居江南,而我常在京城,能有这两面之缘也实属不易了,可见你我二人缘分不浅。”

听到李弘这么说,林轩抿唇一笑,淡然不语,心里却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在江南之时,与李弘相处那几日,林轩便能猜到李弘的身份并不简单,只看那通身的气度和那渊博的学识,就不是小门小户能够培养的出来的。要不是李弘与当今几位已经成年的皇子年龄上差得太多,林轩甚至觉得李弘有可能会是当今的几位皇子。

虽然早就知道李弘的身份不会简单,但在得知李弘是秦王世子后,不知为何,林轩心中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林轩诡异的沉默了下来,李弘似乎也明白林轩心里所想,可张了张口,却是没有多说什么。还能说什么呢,其实大家都明白,在李弘的身份被揭穿的那一瞬间,两人便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在江南的那段时光注定只能存留在记忆之中了。

本来好好的一场戏,因为李弘的突然出现,似乎也变得没有了味道,林轩原本想要把蒋玉函请到自己府中的心思,再见到李弘的那一刻也淡了下来。

故友相见,知己重逢,可两人却都无半分喜悦之情,只觉得心中有些沉甸甸的,也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与林轩等人告别之后,李弘也没有什么心思再在外面游玩了,径直回了成王府,把屋子的丫鬟们都打发出去之后。李弘便坐在窗前看着自己手中的一个小玉坠发呆,那是很普通的一个玉坠,从玉的玉质上便可以看出来。

按理来说,这样一个普通的小玉坠,以李弘的身份地位应该是完全看不上眼的,更不用说是贴身携带了。但有的时候事情就是如此的奇妙,这么个小玉坠,不仅被李弘贴身收藏,爱护有加,更是被林轩视如珍宝,还把它作为临别的礼物送与了李弘。

人的感情有的时候是很奇妙的,李弘与林轩在江南结识,相处不过几日的功夫,但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李弘把他最珍贵的贴身玉佩赠给了林轩,而林轩的回礼便是这个玉坠,这个对于他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的玉坠。

林轩后来也想过,为什么他会把一个对他来说有着重大意义的东西,送给一个相处不过区区几日的人。可却始终没有得到答案,也许是因为寂寞,也许这就是缘分,又或许是他难得能遇到一个真正懂他的人。

对林轩来说可能是如此,而换作李弘的话,原因恐怕也是差不多的。生母早逝,父亲不喜,再加上他世子的身份,在他身边的人,不是因为敬畏,就是别有用心。忠心的下属,顺从的仆人李弘并不缺少,可是一个能正常相处的朋友对李弘来说却是一个都没有。

所以与林轩相处的那些天,才会在李弘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轩不知他的身份,可以像个平常人一样与他相处,没有算计,没有小心翼翼,那几日李弘是难得的轻松。

怕林轩知道他的身份之后,两人之间的相处就会变了味道。

就好比现在,不只是林轩心有顾虑不敢再像以前一样与他交往,便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于这些,李弘虽然没有什么伤心的情绪,但一些失落之情还是难免的,毕竟在江南的那段时光在他心里还是留下了深刻的痕迹的。

看着手中的玉坠,李弘深深的叹了口气,终究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了。

就在李弘心中惆怅之时,林轩倒是很快就放下了,他与李弘到底是不同的。对李弘来说,林轩是他难得的知己,甚至可以说是他唯一的朋友。可对林轩来说,李弘却只是他众多朋友中的一个,就算是因为一些事情让这个朋友显得特殊了一点,但重要程度却比不上那唯一的份量。

自那日梨园听戏之后,林轩就一直呆在家里,没有再出去了,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原因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殿试,有多少原因是因为李弘那就不得而知了。

&nb

sp; 总之,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殿试的日子在众位举子的备考之中悄悄到来了。

殿试亦称庭试,先朝时都是三月初一举行的,而自本朝开始,由太祖钦定改为了十一月初一,也就是说,自会试放榜之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是庭试的日期了。

殿试是古代层层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层,是整个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不只是备受满朝武和士林中人的关注,便是天下的百姓对此的关注程度也是非常高的。

殿试每三年才一场,所取之人不过百人,其考试过程极其庄严,是在紫禁城中的金銮大殿上的举行的,从这点上就能看出历代天子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

殿试前一日,礼部的官员就开始布置一切,安放试卷,布置考生座位,准备笔墨纸砚,这一切都需要他们亲历亲为,因为但凡殿试出了一点差池,都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等到了殿试那一天,林轩早早的就起来了,与其他举子一起被礼部官员安排着准备进官的相关事宜。

虽然林轩的父亲贵为内阁阁老,能够不用在宫门外苦候,可以直接进宫,但殿试是极其庄严的,一切的顺序都必须严守礼仪。所以林轩也只能起个大早,天还未亮,便与其他举子在宫门外默默等候皇上的召见。

虽然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而且还天色未亮,正是寒风瑟瑟的时候,但在宫外排队等候的众位举子,却都是面色兴奋,像是完全感受不到寒冷似的。

想来若不是所处的环境不允许,这些人大概早就低声交谈起来了。不过这也难怪,十年寒窗苦读,为的不就是现在的金榜题名吗。一场场惨无人道的考试,众位举子才终于能够站在这紫禁城的宫门之外,这其中经历了多少的辛酸和痛苦,恐怕也就只有自己才能知道了。

而且与前几次的考试不同,这次的殿试基本上是不会刷人的,只要自己不犯错不犯傻,剩下的就只是名次的问题了。

殿试说白了,就是个优中选优的过程,一般来说要是没有太过出彩的章,名次都是按照会试的排名来的。当然你若是有那个本事一眼就让皇上赏识到你,那你想要得个状元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不管是林轩这样的官二代,还是贫寒人家的子弟,此刻也都是肃穆非常,他们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领着他们过来的那几位礼部官员去办理各种进宫应有的手续,看着那巍巍紫禁城的大门在他们的面前缓缓的打开……

林轩跟随所有意气风发的士子,顺着官道长廊,经过宽阔的白玉台阶广场。众位士子按照事先的安排,分为左右两列,自古以左为尊,林轩是会试第三名,此时自然是被安排在了左列第二位,进宫拜见的顺序是如此,在殿试中安排的座位也是如此。

林轩前世也曾去过紫禁城中游玩,但那时的紫禁城已经完全不复此时的威严,便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的进出。

今时今日再次走在紫禁城中,林轩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那种威严和肃穆。这种威严和肃穆的感觉不是因为这些建筑的大气,更多的是这宫里的侍卫,官员,宫女,太监,他们那小小翼翼的态度,严肃郑重的神态所给人带来的一种无形的压力。

当今圣上就坐在那高高的龙椅之下,看着下面众多的士子,目光中透露出的是独属于皇帝的高高在上。

新科举子本来按规矩是不该随意打量的,但林轩还是不着痕迹的向上看了一眼,对当今这位圣上他是闻名已久了。

当今圣上虽然已经五十有六,但保养的极好,看起来不过四十出头,面容威严,双目炯炯有神,显然这位皇帝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林轩心里突然就想到了李弘,虽为皇孙,但是李弘的面貌却难得的与当今圣上有着几分相似,这倒是难怪非嫡非长又不得秦王喜爱的李弘会御笔亲赐被封为秦王世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