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五四二章 腹背受敌

    第五四二章 腹背受敌

    合肥的日本人,自从占领了这个地方,就没有想到还有中国军队反攻倒算的一天。()南方长江天险,北部黄泛区的形成,给合肥打造了一个无忧的后方。周佛海的协调,与淮海关系的改善,都很大程度的让合肥一带成了当然的势力范围,稳如泰山固若金汤。驻守合肥的日军,在第十军开拔后,只留下一个大队的常备军和一系列后勤机构。面对马法五的冲锋,日军常备军连枪也来不及放就全部被干掉,接下来就是在合肥的日军后勤部队,在枪口下,他们喷着唾沫分辩,却没有人理睬他们,一人赏一颗子弹,送回了东洋,有几个日本医生,用中文告诉黄维纲的人自己是国际红十字会的,黄维纲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红十字会,把合肥城里的天主教神父叫了出来,问这些是不是他们的人,神父说不是,黄维纲的人笑了,告诉神父,幸亏神父没有承认这些是他的人,不然,连神父一起杀掉。

    军人杀完了,接下来是商人,然后就是日侨,日本人杀光了,轮到日属。杀日本人的家属争议比较大,这些家属大多是中国人,有的已经跟日本人生了孩子,应不应该杀,大家各抒己见,讨论了半个小时,决定,这些人可以考虑不杀,但是必须变卖为奴,如果没有人买,就只有杀,至于孩子,超过十二岁的通杀,不到十二岁的也需要有人购买为奴,否则不留。

    处理完日本人,接下来就是伪军,伪军都是一些当地的混混,看到头上的屠刀,吓得屁滚尿流,跪在地上,叩头不已。在各界的协商下,最后决定,伪军可以采用自赎的方式买命,如果没有钱的,只能充军,卖到淮海特别行政区徐州煤矿作煤黑子。

    三天下来,合肥被弄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绝大多数当地人认为,中国军队比日本人还要扰民。

    扰不扰民庞炳勋不知道,他就知道,通过这么一搞,他的第一集团军腰杆子立即变粗,即使去到江南也不再是叫化子,有钱,那就是爷,有粮,那就是娘。李文田军长公开告诉59军的战士,这是最后一抢,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到了江南,那是守规矩的地方,谁敢再乱抢,就是法律的严惩。第一集团军也总结出几条经验,第一抢的是黄金,第二抢的是古董,至于吃的穿的,他们兴趣已经不大,当兵穿衣吃粮,那是正本当行。

    直到第三天的下午,以冯玉祥为首的中央慰问团到达合肥,这场浩劫才渐渐收敛。

    对于庞炳勋们的做法,世界各国都予以批评,认为,民众是中国的民众,屈服于日本人的铁蹄之下已属可怜,国民政府军光复,正应该给他们一点安慰,但是第一集团军不仅没有给这些民众以安慰,反而受到进一步的蹂躏,太没有人道。绝大多数的媒体也都执以上的观点,只有中南国的南国日报执不同意见,南国日报认为,中国的民众有一种特别强的生活适应力,有时候这种生活适应力比民族自豪感还要强得几分,千年以来,鲜卑人来了,奉鲜卑人为主,元人来了,奉元人为首,清人来了,以清人为是,如今日本人来了,居然也能活得怡然自得。这是极不正常的!这次合肥之举,就是要告诫我们的国人,不要有诸多借口,也不要有诸多理由,在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所有的借口与理由都苍白无力,能够与侵略者和平相处,丧失的就是民族气节,丧失的就是铮铮铁骨,有道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绝不可等闲视之。这一次的合肥行动,也向所有与侵略者眉来眼去的软骨头们提了一个醒,一日为奸,终身为奸,凡与日人勾结苟且者,凡中国人,人人得而殊之。

    淮海特别行政区和第三战区全文照发了南国日报的这篇文章,在中国内地形成了激烈的讨论,气节和生存的大讨论,融合与纯洁的大讨论,国际主义和侵略主义的大讨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间,竟然有百家争鸣的味道。

    就在讨论声中,一场围绕着日军第12师团的谋杀正在展开。

    12师团才走到固始,就遇到了114师团的增援部队,同时也带来了第十军军长东久迩宫稔彦王的命令,要求12师团与114师团的增援部队相结合,杀回合肥。给袭占合肥的中国军队一点颜色看看。

    12师团只好打道回程。有了114师团的炮兵大队和十辆装甲车,牛岛满又稍稍多了一点信心,他知道回程的路绝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遭到中国军队的伏击。这一次,一定要小心应付,切不可重蹈石原莞尔的覆辙。

    就在进入安徽境内时,牛岛满接到南京华中方面军总部的电报,告诉他,不需要太小心,要大张旗鼓的进军,吸引中国军队的注意。虽然一路要采取守势,小心应付随时出现的敌人,但是一旦遇到敌人的埋伏,一定要把对方缠住,因为第3师团已经从潜山夹攻过来,只要拖住了伏兵,就赢得了胜利。这一次,必须让中国军队尝尝帝国军队的屠刀,为16师团雪淠河之耻也为合肥的日本军民报仇。

    而这一切,孙连仲还蒙在鼓里,他正得意的看着从第三战区买来的新式武器,幻想着这一次12师团在这些新式武器面前会出现什么样的惨状。

    12师团出现了,前部距离埋伏地还有三十里、二十里、十里,孙连仲觉得自己的胸口燃着一团火,一团激情之火,第一集团军这一次不仅吃掉了16师团,还吃下了合肥一城,挣了个盘满钵满,自己的第二集团军也要在12师团这个手下败将身上挣回荣誉,挣回第二集团的赫赫威名。

    战役如期打响,既然已经得到了上峰的命令,牛岛满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在第二集团军的埋伏面前,12师团立即象个穿山甲一样把自己卷缩起来,以装甲车为外围,以重机枪车为屏障,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子弹。

    他没有想到,第二集团军不仅有火焰喷射器,还有这一次从第三战区买来的单人火箭筒,这个才是坦克的克星。在收拾掉两辆坦克之后,牛岛满发现情况不对,立即命令重机枪车迎了上去,与坦克互相配合,坦克打远,机枪打近,绝不让中国士兵接近坦克。

    连续死掉了七八个火箭筒手之后,孙连仲不敢再派出宝贵的特种战士,而是向武汉呼叫起飞机来。

    武汉的飞机随叫随到,200公里的距离也只是四十分钟的时间,随着十二架天堡轰炸机的到来,牛岛满知道自己坚守的时间正在以几何数据减少。37mm速射炮的防空效果不错,对来自空中的打击有很好的作用,飞机只能高空投弹,虽然让12师团损失不小,但是主要目标并没有击毁。

    双方的对峙居然持续了一天,第12师团时间守得越久,心里越兴奋,而第二集团军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

    下午五点,天已经淡淡黑,突然,从第二集团军的身后杀出一彪人马,首先是疯狂的山炮,然后就是漫山遍野的冲锋,正是从潜山方向夹攻而来的第3师团。

    第12师团随即反攻。作为后备队的曹福林率队迎向第3师团,在一个团的兄弟拼死在第3师团的前锋刺刀之下时,火焰喷射大队终于挖出了几十个掩体。当日本人的坦克辗着中国士兵的尸体冲上来时,数十管火焰喷射器喷出了强大的火舌。整个日本第3师团的前锋全部被卷入烈火之中。

    奔跑中的是火人,横冲直撞的是火车,坦克没有了声音,战场上,只听到日军士兵绝望的喊叫声惨绝人间。第3师团师团长山胁正隆立即命令集中全师团所有的手炮,对准中国军队的喷火阵地发射。所谓一物克一物,手炮打击的效果相当明显,来不及撤退的火焰喷射器操作员死伤殆尽。

    双方夹攻已经形成,第二集团军腹背受敌,分兵对阵,一时牺牲无数,情况危机。

    邀天之幸,天黑了下来。

    “撤!”孙连仲一声令下,第二集团军残部随即放了鸭子。

    刘书香让所有的官兵互相转告,集结点在大别山深处的竹子园。同时向军委会发报,遭到日军第12师团和第3师团的夹攻,第二集团军力战不敌,撤向皖鄂边境。

    总参谋部值班的是杨遇春副总参谋长,拿着刘书香的电报,第一反应是,让合肥的第一集团军撤离。然而,他脑海里却冒出另外一个念头,如果让第一集团军死守合肥,拉住回攻合肥的第12和第3两个师团,让罗卓英进攻武穴的第6师团,让贺耀祖增援武穴,同时,让吴奇伟过长江,截断安庆的第18师团的增援。最起码,能够把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师的第6师团收拾掉。也许能一举扭转目前的局势也说不定。

    念头刚起,就听到了何应钦急促的声音:柳青,火速通知合肥的第一集团军,撤出合肥。

    杨遇春把自己的思路压下,拟了一张电文,让机要处发出。

    知道第二集团军的遭遇,郑进阶对李明瑞说:“战争就是这样,几天前是中国人包日本人饺子,今天就变成日本人包中国人的饺子,上一次16师团全军覆灭,不知道这次第二集团军还剩下多少。”

    李明瑞说:“从这次作战,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太过于依重新式武器,并不是太好的做法,山胁正隆用手炮对付火焰喷射器的举动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郑进阶点点头,说:“武器必须要会用,上一次之所以用得好,是因为有汤成富在那里做教官,这一次用得不怎么样,完全是因为把新武器当成旧武器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这时,陈维政从外面走进来,对李明瑞和郑进阶说:“这次第二集团军损失不小,12军军长曹福林重伤。30军30师师长张金照阵亡,31师师长池峰城重伤。”

    第二集团军打残,退回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