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五一○章 维斯瓦河

    第五一○章 维斯瓦河

    波兰人,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击战”滋味的人。*  *

    波军统帅部原本以为战争会像以往那样缓慢地展开,德军会先以轻骑兵进行前卫活动,然后以重骑兵进行冲击,根本没有想到,德军会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进行“闪击战”。

    波军统帅部又对自己的军事力量过于自信,并指望得到英法的援助,把部队全部部署在德波边境,以为只要实施坚决的反击,就可以取得胜利。这种毫无战略纵深的部署,使波军在德军高速度大纵深的推进下不是被歼灭就是被分割包围,成为留在德军后面的孤军,迅速土崩瓦解。

    仅24个小时,波兰人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波兰军总司令斯密格莱利兹元帅下令所有部队撤至维斯瓦河以东,组成维斯瓦河——桑河防线。对部下说:明天在维斯瓦河,德国的推进就不会这么顺利,坦克再牛,也不敢淌过维斯瓦河这条巨大的“防坦克沟”。

    维斯瓦河,源出波兰南部西里西亚的贝斯基德山脉北麓,从南向北呈s形穿过波兰南部山地和山麓丘陵,到比得哥什附近折而北流,流过北欧平原,在格但斯克附近注入波罗的海。全长1068千米。 流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流域87%在波兰境内。依托纵贯波兰中西部的维斯瓦河这样一个天然的障碍物对德国的坦克部队进行抵抗,是波兰人唯一的选择。

    这个时候最着急上火的不是波兰人,而是苏联人,看到德国人如入无人之境进入波兰,苏联人却不能进入,怎不让他着急上火。在上半年,苏联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条约并非仅有保证两国安全的效用,其中还附加了一项秘密协定:两国共同瓜分东欧,包括波兰、波罗的海诸国、罗马尼亚等国家,以波兰来说,他将被德苏两国共同瓜分,德国取得49%的领土,剩余则划给苏联,两国不但共同出兵打击波军,在德国因进攻波兰而遭英法宣战时,苏联将会维持中立。眼看德国占领区已经超过了49%,苏联却因为与波兰签有互不侵犯条约而始终不便动手。苏联人在等待,等待波兰政府的出逃。只有波兰政府出逃才能让苏联找到了“体面”出兵波兰的借口。由于波兰政府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这个理由已经准备了好久,苏联就盼着能够进驻波兰东部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

    然而,经常被打得满世界乱跑的波兰政府这次却迟迟没有出逃,让苏联人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再不找理由进入波兰,再有三天,黄花菜都要凉了。

    波兰政府不是不想出逃,实在是无处可逃,逃往哪里?伦敦?巴黎?还不如呆在华沙。就在德国大军云集维斯瓦河西岸时,波兰政府作出了一个让全世界人震惊的决定:投降。

    伏瓦德斯瓦夫·拉赤基耶维奇发布讲话:为了波兰人民的生命安全,投降。然后与波兰军总司令斯密格莱利兹元帅发布声明:今后,有德国的军事支持,波兰将与所有胆敢进入国土的外国部队进行殊死的战争。突如其来的利好让希特勒差点一口气接不上来。波兰,就这样被自己拿下!而且是独立拿下,完全的拿下,没有任何人能分占一杯羹。

    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却象被抽了筋的蛇,瘫在椅子上,他失去了进入波兰的借口,如果在这种时候胆敢再进入波兰,对手将不再是波兰人,而是古得里安的坦克战车。

    波兰的投降,让希特勒增加了7个集团军、4个战役集群、870辆坦克和装甲车、400余架飞机,共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2个摩托化旅,总兵力达到100万人。希特勒任命原波兰军总司令斯密格莱利兹元帅为东部方面军统帅,率领波兰降军,陈兵波苏边境,严防苏军西侵。

    希特勒认为,德国陆军下一步的作战对象就是巴尔干半岛,只要在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地再弄回百万大军,加上德国人自己的两百万常备大军和捷克斯洛法克、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的百万仆从部队。以五百万大军杀进苏联,平定东欧赤色泛滥,指日可待。

    “哈哈哈哈!”陈维政大笑,斯大林这一闷棍,挨得不轻,看着斯大林吃瘪,陈维政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开心,他跟斯大林并无过节,只是不满意苏联人占着北方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不还,很闹心。

    同样笑得很难看的是郑进阶,他在给满洲国的总理张景惠回电,张景惠的来电明眼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是帮日本人问的,内容很简单:日军想趁欧洲战乱,进入海参崴,时机是否成熟?郑进阶回答得很客观,并没有趁机把日本人拖下水,而是明确的告知:时机不到,何时苏德战争正面爆发,东方的部队抽往西边,朱可夫元帅进入第聂伯河,才是日本进入苏联的时候。郑进阶的电报,把日本大本营的两派意见一并压住,无论是进攻派还是保守派,都以郑大师爷的意见为意见,不敢提出不同的看法。天皇裕仁苦笑道:这个郑大师爷,如今还成了日本国的师爷,以一言九鼎来形容也不为过。

    能够以如此短促的时间拿下波兰,看得英国和法国矫舌难下,张伯伦向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报告这样认为,德国的发展不可阻挡,最好的方法是让德国与东方的苏联发生战争,互相消耗,而英国可以通过销售军品获得效益,达到军事外的目的,此消彼长,达到军事上的反平衡。法国总统达拉第在巴黎广播电台上发表讲话,内容是,在遥远的东方,发生了一场战争,战争只持续了不到100个小时,已经结束,没有传来一丝硝烟,也没有传来一声炮响,法国人应该怎么样生活还是怎么样生活。我们不需要战争,不需要硝烟,我们需要香水需要时装需要葡萄酒需要悠闲的生活,让我们为了我们的需要而努力。法军总参谋长甘末林也发表讲话,并提出,法军最高司令部应该派出使节去到东边,去向取得胜利的一方表示祝贺。

    蒋介石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知道,一旦欧战爆发,日本人将会把战争重点转向北边的大陆,中国,会得到一点喘息,也许就是这点喘息,能让自己获得再度挣扎下去的机会。

    然而,机会还没有到,却挨了一条闷棍,虽然没有斯大林挨的那么重,但是也痛彻心菲。

    1939年9月30日,汪精卫宣布,将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亲任国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院长,在1939年的10月10目双十国庆节那天,举行还都仪式。宣布在汉中的林森政府为非法政府。撤消由梁鸿志等人于1938年3月28日于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将王克敏等人组建的华北临时政府改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同时发表《和平建国十大政纲》。邀请罗明初、李宗仁、陈铭枢、蔡廷锴、龙云、薛岳、黄松坚、林伯渠、刘伯坚等人到南京观礼。

    汪精卫提前上台了!陈维政感觉这里有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他找不到,但是敢肯定,与日本人有关。

    陈维政把自己的担心向李明瑞和郑进阶说明,李明瑞说:估计日本人想退出中国,最后扶持汪精卫一把。汪精卫没有兵,在武力上完全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因此,给蒋介石最后一击,是树立汪精卫形象地位的有效保证。

    郑进阶也认为有此可能,这种情报从普通渠道是无法得到的,只能通过日军的调防进行分析,因此这段时间要密切注意日军动向,一有异动,就是动手之时。李明瑞认为,北方已经进入冬季,欧洲的战局不会再起变化,因此日本也不会变化,即使有变化也要等到明年开春。

    陈维政问延长的炼油厂投入生产了没有?郑进阶告诉他,已经投入了生产,生产汽油柴油和凡士林等石化产品,日军重修了延长到西安的公路,裁弯取直,降坡提速,使得这条公路成了国内最高标准的公路之一。成品油到了西安后,通过陇海线运到河南前线,许昌一带的日军因为有了汽油,也变得活跃起来。郑州黄河大桥已经修到,平汉铁路北平到郑州段畅通无阻,部分成品油沿平汉线进入北平天津,在塘沽装船,运往日本。蒋鼎文部和卫立煌部都派出过小部队,想破坏日军的运输系统,全部失败,因为日军对沿途的控制很严格,巡逻队昼夜不停,没有任何机会。

    陈维政点点头,他一贯不赞成破坏式的作战方法,对于破坏日军的运输系统的行动惨遭失败,反而有点庆幸。毕竟这条运输线路很快就会变成国人所有,遭受到破坏太可惜。

    日本人没有动手,中亚的穆斯林抢先动手了,9月下旬,一支奇怪的大军开始在中亚地区的喀布尔集结,他们拿着枪,赶着羊,准备翻过帕米尔高原,如同滚雪球一般向中国内地进发,每到一地,抢光牛羊和粮食,将民众裹胁,组成一股涛涛的人流,涌向东方。他们打着大旗,写着歪歪扭扭的阿拉伯文字:消灭异教徒,重整伊斯兰世界。

    在他们的最前面,是一群全身裹满白布的教士,双手抄在白色的袖筒里,露出一对黑森森的眼睛,闪着寒光。人数越来越多,绵延了数十公里,所到之处,草木为之一空。

    “终于来了!”兰州的军政府里,安忠吾明显松了一口气,为了这一天,他筹备了一年。

    “参座,真的要杀光这些人?”安国雄问。

    “你说呢?”安忠吾笑问。

    安国雄没有回答,他知道,这些人走到了这一步,再回头就已经是百年身。安国雄生长在甘肃,回汉混杂,虽然是汉人,却早已适应了回民的生活习性,对于他们拜阿訇也没有什么不满。但是,他却知道,穆斯林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天下穆斯林是一家,就是这句话犯了所有管理者的大忌。作为教民,政府最大的担心和顾忌就是以教会的方式抱团,佛教修来世,道教修仙途,都是各自独自修炼,极少抱团,只有汉末的张角张鲁,曾经组织黄巾军五斗米教试图抱团,立即遭到了官家的镇压。世界上的其它宗教都清楚这个道理,不再抱团,只需要配合管理者灌输自己的理论就足矣。只有伊斯兰教几百年没有哈里发,没有一个中心的领导者,上面一盘散沙下面各自为政,大毛拉拉帮结派抱团对抗政府,他们很清楚,等待他们的就是如炉的官法,但是,为了建立他们心目中的宗教国家,即使是死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