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四九九章 等级社会

    第四九九章 等级社会

    北国的冬天是寒冷的,南国的冬天则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时候,只是今年的加里曼丹岛,在舒适的空气里,多了一点血腥。()

    去年打西马来,多少还有点由头,今年打东马来,已经一点由头也没有,当中南国的舰队来到民都鲁,这里的人还一点防范都没有,当张全忠带着部队登上陆地,这里的人居然一副看热闹的样子看着他们,直到当地苏丹派来打手,问他们是什么人,回答苏丹的是中南国军队的子弹,看到死人了,看热闹的民众才一哄而散。

    “这也算是征服?”张全忠问韦菁。

    “这才是真正的征服,杀服不是本事,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他们的主人,自动服从,才是目的。”韦菁说。

    张全忠大叹:合计我来婆罗洲就是给你当保镖的!

    韦菁大笑,本来就是!

    东马来的英国军队总司令官萨·阿奇博·书维尔从山打根过来跟张全忠交接,中南国与英国已经协商好,以三万颗毒气弹和十吨黄金膏换取东马来亚的管理权。双方交接完毕后,加里曼丹北部的东马来就属于中南国所有,上面有的人民及物资资源,全部属于中南国,英国人有权在这个地区进行贸易,但必须成为侨民,得到中南国的许可。

    英国首相,保守党的尼维尔·张伯伦知道,在远东中南国已经形成了气候,扩张之势,已不可挡,与其作对,不如退而求其次,更何况东马来远在天边,也实在管理不过来。因此,让英军司令官萨·阿奇博·书维尔把英国舰队撤回印度孟买,陆军部队与中南国交接之后,分批撤回英国本土,也可以脱离英军,加入中南国国籍,成为中南国的战士。

    在斯里巴加湾,受到英国保护的婆罗乃国(文莱)派出了使节,求见韦菁,希望转为中南国的保护国。英国人也在一旁帮腔,认为就这么一个"ji ba"大的小国,就让他们存在好了,他们没有部队,没有党派,没有武装,只有一个王室,一个名义上的国王。韦菁也认为留下这么一个国家在旁边,也会很有乐趣,于是向陈维政请示,陈维政回答很得明白:他们什么都没有,但是诗里亚有石油。这句话决定了婆罗乃的出留,韦菁只能遗憾的告诉英国人,他们只能去流亡。

    英国驻军司令书维尔只能跟婆罗乃的王室说:不好意思,我尽力了。

    婆罗乃的王室很光棍,他们把王室所有的人都集中起来,讨论去留问题,讨论结果是大家都不走,就在王室前静坐,到要看看这些中南国人能拿他们怎么办。

    韦菁看着王室广场面前黑压压过万人头,对张全忠说:等到晚上,他们再不散去,就在上风口,放几个毒气弹,一了百了。

    张全忠大惊:这可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不要紧,他们都是信仰真主的,所有人都知道,中南国的土地上不会有这种信仰的人存在,不走人就是死,既然他们集中在一起,还省得我们一个一个地方去剿灭,省时省力。

    第二天,仍然是很好的阳光,只是广场上,再也没有那么多混乱的人头,而是清清静静,干干爽爽,没有人知道,在不远的地方,新出现了一座土堆,土堆里,是婆罗乃不屈的王室。看着婆罗乃精致典雅的王宫,韦菁说:“就这里,定为婆罗省的省府。”

    书维尔并不知道中南国人是怎么把婆罗乃王室搞掂的,只是觉得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是件很神奇的事,而且还有预感,这些王室中人,已经凶多吉少。杀人不眨眼的中南国人!书维尔浑身发麻,他不愿意在这块土地上多作一分钟的停留,在与张全忠告别后,立即返回山打根,坐船返回印度。

    婆罗乃的王室,是这座岛屿上的精神所在,婆罗乃的覆灭,就是这座岛屿上精神的垮塌,沙捞越和沙巴等地的东马来国人,纷纷把自己地区的中国华侨领袖请出来,让这些华侨出头,希望能够共同加入中南国的大家庭。

    六个有名望的华侨代表,代表着这些地区的原居民,找到了韦菁。

    在婆罗省的省府,韦菁接见了华侨代表,六个华侨,都是一副清朝遗老的打扮,小马甲,长马褂,圆圆的瓜皮帽,脚下是一双千层底的老北京布鞋。

    见到韦菁,六人连忙半蹲下,施了个大礼,把韦菁吓了一大跳,连忙扶起,请到大厅入座。

    六人中有三人来自广东汕头,三人来自福建泉州,操着一口乡音,韦菁完全听不懂。好不容易找了个通译,才勉强搞清楚这六人的来意。

    六人中三个福建人分别叫金礼成、郑康永、洪仁州。三个广东人都姓陈,不是一家人却都同一辈,一个叫陈世元,一个叫陈世卫,一个叫陈世蕃。韦菁问他们是不是兄弟,他们说,这次也是第一次见面,大家聊了才知道,都从一个地方出来,应该同宗。

    寒喧过后,韦菁很客气的说,从中南国来到这里,还要多多依靠当地华人,以后,这块土地上,着汉服,说汉语,依汉俗,行汉礼,凡是与中华传统文化相抵触的东西,全部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韦菁的话,让六个华人热血沸腾。金礼成用福建土话问韦菁,以后是通用粤语还是通用北方官话,还是广西方言。韦菁告诉他们,用北方官话,中南国现在通用北方官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中南国实行了几年,效果不错,南方三省、云贵川、西北、淮海都推行这种语言,通称为普通话。现在广播电台都使用这种语言,小学蒙学也全部采用这种语言,目的就是要让全中国都说一种话,不要广西人见到福建人就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三个福建人都笑了起来,他们能够听懂韦菁的官话,也很想讲,但是讲出来,就会严重变味,结结巴巴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郑康永家来南洋很多代,虽然还沿用中国姓氏,实际上已经跟当地人通婚多代,血液里更多的是当地土著成分,他很担忧的问,听说要把当地土著斩尽杀绝,是不是有这么回事。韦菁说要消灭当地土著,但是不是斩尽杀绝,方式方法很多,要区别对待。一是当地的穆斯林,无论是华人还是马来人,都会清理出中南国的管理范围。至于非穆斯林的达雅克人和杜顺、巴夭、毛律人,必须放弃他们的民族文化,着汉服,说汉语,依汉俗,行汉礼,取汉名,就不会被处理掉。

    听到韦菁的话,陈世卫问了一个问题:婆罗乃王室其实来自于中国,是一个黄姓中国人的后裔,为什么惨遭灭种。韦菁笑了笑,说:杀鸡儆猴,他们碰到了我的枪口上。

    接下来的一个月,沙捞越和沙巴,不时会响起枪声,这是一些固执的土著不愿遵行要求的结果,信奉真主的马来人离开了北婆罗洲,向荷属印度尼西亚迁徙。留在当地的华人悲哀的看着他们:真正的主人已经来到了南洋,却还要去信仰一个虚无的真主,有些人去年从西马来来到东马来,今年又从北婆罗洲去到南婆罗洲,只为了心中的那点信仰,信仰的力量真的就有那么大吗?中南国人已经到了北婆罗洲,南婆罗洲还能保留多久?

    六个代表中的五个成了韦菁的五县县长,选择政府人员的第一个因素不是能力也不是水平,而是中国血统的纯洁度,完全中国血统的人是上等人,与中国血统沾边的本地家族成为平民,与中国不沾边的本地土著只能成为打工一族,他们不能独立开店,不能当任企业领导,更不能出任行政领导,只能出卖体力生活。如果有什么异议,上等人可以在会议厅提出,平民可以向政府求恳,下等人不能提出任何异议,否则,就是一个结果:枪毙。

    唯有郑康永因为血统不纯,不能成为政府官员,只能成为红顶商人,他与韦菁进行了一次交谈,对这种做法表示了自己的异议。韦菁问了他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地方的华人多还是土著多,如何以少数人控制多数人。第二是这个地方的人口素质是华人高还是土著高,如何整体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郑康永无法回答,却提出了一个意见:华人少可以从国内移民,而不是通过降低土著的数量来达到目的。韦菁告诉他,一个地方的居住人口总数是有限的,一旦超过就会对生态形成破坏,婆罗省最多的人口数量不应该超过一千万,这是上限,因此这里的居民应该是纯化而不是增加。

    等级制度的出现,是中南国一伙人精心讨论的结果,消除等级,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婆罗洲,就应该是以一个热带花园的形式出现,而不是成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这里,不需要军队,不需要国防,需要的是永远不被破坏的热带环境,按照陈维政的说法就是,在一千年之后,地球上还应该有婆罗沉香和豆蔻。住在这个地区的华人,必须遵守这一发展要求,对当地的资源使用,必须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无休止的掠夺。特别是石油矿产等资源,全部收归国有,只有国家才能开采,个人开采,等待他的就是严酷的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