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四九○章 咆哮黄河

    第四九○章 咆哮黄河

    中日双方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黄河南岸。(起qi笔bi屋wu最快更新)

    “杨遇春虽然不是帅才,却是当之无愧的极品参谋人才!”陈维政感叹道。

    郑进阶点点头,认同陈维政的话,但是他也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杨遇春的黄河防御,的确不失为一条好计,但是由于他不是实战指挥官,不能随着战局的变化而随之变化,好计,也许就会变成麻烦。

    武元甲笑他是同行相亲,看不得杨遇春显山露水。

    郑进阶大怒,说:我是黄埔一期的,才不会嫉妒杨遇春这个黄埔三期的学弟,他能有一些成绩,我只能为他高兴。我说的是事实。因为杨遇春的计划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如何防止日本人的夜渡。如果日本人采用夜渡,偷偷把兵力送到南岸,不仅有步兵,还有炮兵和装甲部队,天一亮,集中全力向郑州城压去。我估计,整个第一战区,又会陷入乱战之中。等到第13、14师团整编好加入河南战局,河南易手,不可避免。

    郑进阶的话,让整个参谋部陷入沉思,陈维政点点头,看来还是自己这个高参给力,思维的深度,远在其他人之上。如果日军夜渡,进入河南,隔着黄泛区,东边的罗明初不能救援,为了防备陕北和西北的红军,西边的蒋鼎文不能挪窝,如果合肥的华中方面军再有一旅偏师,沿着黄泛区的南部出阜阳周口,直逼许昌,河南守军只有一条路,放羊。

    “电报通知罗明初,把62军调往黄河故道,关岳89军进入济南,作出一副进攻的态势,迫使日军13、14师团留在黄河故道以北濮阳聊城等地,不得支援河南日军。第三战区第100军陈兵芜湖,作出渡江而击的态势,拉住华中日军,不得进入河南。”说到这里,陈维政叹了一口气:“我们只能做到这些,剩下的事就看蒋委员长的了!”

    接到陈维政的电报,罗明初第一时间用明码发出通告:《打过黄河去,会师陕甘宁》,通告中号称淮海行营陈兵黄河故道边,挟商丘泰安大战的余威时刻准备杀向河北,趁华北方面军大军南下,后防空虚,消灭13、14两个残破师团,收回河北失地,淮海行营第三集团军司令罗明初在此向全国人民宣誓:让日寇的鲜血填满断流的黄河。

    通告一出,关岳89军立即结束练兵,从宿迁开往济南。声势之大,就差没有锣鼓喧天。

    地宝是很能干实事的,他没有发通告,而是把长江中下游的所有船只向芜湖集中,杨步飞随同先头部队、18师第181旅已经到了芜湖,杨军长大人与旅长杨文瑔在长江边露天召开记者招待会,认为,大反攻的时间到来了,第三战区、第四战区联手渡江北击,与第六战区的部队一起,将侵入华中的几个日军师团一网打尽。

    第四战区的吴奇伟立即察觉了第三战区的用意,这就是典型的佯攻,但是用得极好,极真,是高手在操盘。让第八集团军欧震31军在马当作出一副准备渡江的架式,而江北的罗卓英,已经在小范围内对第6师团在武穴的突出部进行作战。

    一场全国范围的大战貌似即将拉开,把武汉的老蒋直接急病倒床,不为别的,只为这一场大仗打下来,需要多少军需多少补给,国库如今已经极度空虚,再也拿不出东西了。

    正如大家所想,当天晚上,趁着夜幕,日军第2师团在安井藤治的率领下进入了黄河以南,建立了强大的河南阵地,战车、重炮阵地全部到位。河面上,船只仍然在南北穿梭,牛島实常带领第20师团,在晨光中,正一批批的渡过黄河,进入河南。

    一觉醒来,局面大变。

    杨遇春是从梦中被吵醒,侍卫室的车已经到了门口,匆匆漱了嘴,一把水扑在脸上,就算是清理完毕,接过孔老二递过来的一杯牛奶,一饮而尽。拒绝了孔老二拿一个包子路上吃的建议,连跑带跳冲上汽车,绝尘而去。

    “又出什么事了,不是说黄河大胜吗?”孔老二看着远去的汽车,轻轻的咬了一口手里的包子,味道不错,很好的粉丝干菜,香得入骨。孔老二知道杨遇春很爱吃菜包子,专门从一个河南的包子店学来的技艺。把包子收好,晚上回来,热给他吃。

    吃掉手里的包子,孔老二整理了一下,换了一套衣服,开车奔干妈而去。

    日军黄河夜渡!呵呵,有才!杨遇春苦笑,笑了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第一战区还有没有一个懂军事的人,居然能把南岸这么放心大胆的整夜空置,胡宗南、汤恩伯、关麟征,这些黄埔高才,都干什么去了!

    这些人都急了,一个晚上,日军就在黄河南岸站稳了脚,第一战区所有的人都大吃了一惊,何应钦坐在办公室后面,说不出话来。卫立煌带着一众将领,正在等待何长官的示下。

    胡宗南,第17军团军团长,下辖陶峙岳第1军、桂永清27军、李铁军76军、黄杰第8军,实力不小。

    汤恩伯,第20军团军团长,下辖王仲廉第13军、关麟征第52军、李延年第2军,以及从第2军93师扩编而来的甘丽初第6军。

    加上商震的第20集团军32军和万耀煌25军,战区直属部队于学忠第51军、姚纯36军、陈铁14军。

    堂堂十数个军,在日军一个师团面前,不知如何是好,实在是个笑话,

    “趁日军立足未稳,我们冲杀过去。”关麟征提议。

    在沉寂中出现的声音永远是最嘹亮的,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他吸引了过去,这个陕西冷娃还是如同过去一样,火暴而不考虑场合。

    关麟征的提议却让何应钦大为满意,他也想反攻过去,但是明知是用尸体去填,就不太好直说,这一下好了,关麟征说出来的,自己只需要推波助澜一番就行。

    “关军长提出冲杀过去,各位将军有什么意见?”何应钦问。

    一时半会,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意见,一致同意,都在想,会由谁来执行这个提议。

    关麟征是跑不掉的,但是一个军锋头不劲,最好要有三个军,否则形成不了冲力,另外两个军是谁?所有的军长们都眼望着天花板,似乎那里有一张详细的作战地图。

    “我32军算一个,我们让出的南岸河防阵地,我们要亲手夺回来。”商震说。

    万福麟抢过话头:“32军昨天损失不少,伤残满营,不适合出战,就让我们53军去吧!”

    听到商震和万福麟的话,其它军长的气松了一半,还有一个名额,如果没有人自告奋勇,只能抓阄。

    胡宗南跟手下的几位军长讨论了一下,说:“我们17军团也出一个军,陶峙岳军长的第1军。”

    反攻的消息传到武汉,蒋介石知道,此仗非同小可,命令毛邦初,调集空军配合作战。

    一个小时过去了,黎明已经过去,太阳已经升起,从信阳、徐州、洛阳等地起飞的战机也陆续起飞,在空军作战部长李乾元的指挥下,向集结在黄河南岸的日军飞去。

    看着从头顶上飞过去的飞机,率军向北冲去的关麟征对张耀明说:“校长已经倾尽所有了,他最宝贵的飞机都放了出来。”

    “黄河防线,太过重要,为了这条防线,不惜制造出大面积的黄泛区,在这种情况下,再失去黄河,华北大地,就尽落敌手了!校长也是兵临城下,无可奈何。”张耀明说

    当他们来到距离南岸不到五公里的地方,已经听得到航弹的爆炸声。李乾元让三个方向的飞机分成三个批次对南岸阵地进行打击,力图保持打击的延续性,不要让地上的日本人有喘息的余地。

    徐州行营飞行总队长乐以琴第一个到达,这是淮海行营成立后第一个由中央派出的军事单位,飞行总队共三个大队,八架天堡轰炸机,十二架雷神强击机,十六架闪电歼击机,让罗明初大笑不止的是每架飞机的油料只够飞到徐州,如果想在徐州重新飞上蓝天,就得自己想办法加油。直到美国油轮把油料送到连云港,这才有了让战机升空的机会,第一次效力就是为了黄河。乐以琴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不明摆着来揩淮海行营的油么!

    第二个到达的是信阳的李桂丹,他在空中看着乐以琴在阵地上画五线谱,很有兴趣。歼击机打出的子弹,在地上划出一道道的直线,而接下来的天堡轰炸机,就在这一道道直线上,点上一个个音符。

    扔光了炸弹的徐州战队离开,接下来的就是信阳战队。

    李桂丹的运气没有乐以琴这么好,醒过神来的日军,把47速射炮竖了起来,92式重机枪也瞄准了天空。李桂丹的第一波歼击机就被打下来两架,心痛得李桂丹在半空上直骂娘,让接下来的天堡轰炸机在高空投弹,投完走人。相对而言,效果就差了很多。

    洛阳过来的沈崇海大队,本来是驻扎在西安,在洛阳经停,因此听起来是最近,实际上是最远,他来到时,正看到李桂丹的轰炸处于尾声。沈崇海对地面总指挥卫立煌报告,他的轰炸会贴近沿河一线,他一炸完,空军的打击宣告结束,步兵的进攻可以开始。这是沈崇海最后一次通话,他说完,带队直扑河岸,这里,集中了渡河部队大多数的防空炮火,沈崇海大队损失惨重,沈崇海的座机,一架天堡轰炸机,由于贪炸日军的指挥部,被密集的速射炮击中,凌空爆炸,沈崇海魂归黄河。

    得到沈崇海的报告,卫立煌小眼睛一眨,大手一挥,全军出击。陶峙岳在左,万福麟在右,关麟征居中,三支大军,迎着敌人的枪弹前进。

    所有122榴弹炮,向着日军,发出了怒吼!黄河开始咆哮,开始颤抖,开始哀鸣。不知道这一次,黄河上五千年的香火是否能保佑后世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