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四八五章 随机应变

    第四八五章 随机应变

    泰安的战斗如期打响。(起qi笔bi屋wu最快更新)

    果然如武元甲所料,粟裕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以一师之力挡住南北两路大军的进攻,准备采取的方法就是游斗。当13师团出现在济南城南,粟裕就安排二旅旅长卢胜,在卧龙峪打一个埋伏,但是要掌握几个原则,一是埋伏到位,不能让敌人的重炮轰击,二是一击得手即走,不要让敌人缠住,第三是埋伏之后,立即派出小部队,绕到敌人身后,相机弄掉敌人的辎重。敌人的辎重从济南送来,距离不远,运送方便,我们不停的抢夺敌人的辎重,变成我们的冬粮储备。这一场战争,我们无所谓消灭多少敌人,但首要任务是不能让敌人伤到我们的人,如果说战争收获,就是辎重。

    第一旅旅长傅秋涛应付南来的14师团,粟裕对他的要求也很简单,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在曲阜以北的广阔区域里游走,小部队骚扰,大部队收拾日军落单的单位,如后勤辎重等。作为平江起义的老战士,傅秋涛对这种战法是惯熟了的,对粟裕说:“第五次反围剿那种仗我不会打,这种仗我会打!你放心,我就用我们的铁脚板,把日本人牵着到处走。”

    知道了粟裕的想法,张云逸告诉粟裕,他会命令彭雪枫部,相机配合,一口口吃掉14师团。得到命令的彭雪枫,命令第五旅旅长周桂生在14师团北上后,远远的吊在后面,只要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同样是参加平江农民扑城暴动的周桂生,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曾给地主当长工。在平江农民扑城暴动中他自告奋勇参加敢死队,用炸药包炸毁敌军火力点,为扑城农军打开了一条通道,被称为平江勇士。还在1929年1月,作为普通战士的周桂生在井冈山小五井与敌激战3昼夜,毙敌20多人。1930年在红5军任排长,参加两次攻打长沙战斗。后任红16军7师连长、营长,红16师团长。1932年7月水口战役,他率领1个营进至广东大小梅岭关及仙人岭,牵制大庾河以北之敌,为夺取战役的胜利立下头功。

    接到师长的命令,乐得他一蹦三尺高,本来以为是坐山观战,没想到还有自己参战的机会,周桂生乐呵呵的对手下的两个团长林维先、赵清林说:“这回,一定要从日本人手里把猫冬的物资弄到手,不然山东这个鬼地方,冬天冷起来可比江西惨得多。”

    在第四军这伙人眼里,日本人成了后勤大队长。

    罗明初知道第四军的计划后,命令巫剑雄佯攻商丘,不能让第5、10师团呆得那么自然。巫剑雄招集三个师长说:围而不打,让第5、10师团知难而退,如果这两个师团出城应战,一切随机应变。

    听到随机应变四字,孙立人乐了,对俞汉林和王铭章说:“既然是随机应变,我们就把这两个师团打回黄河以北去。”

    “好!”王铭章回答:“怎么打?攻城肯定不行,军长不同意。”

    “日本人奉行军国主义,以两个师团的实力,要他们当缩头乌龟他们肯定是不干的,只要我们一撩拨,日本鬼子一定会冲出城。我们把三个师的小口径炮团全部集中起来,交给陈立昂旅长统一指挥,用炮火消灭冲出城的敌人,一个也不让他回去。然后再去撩拨,我就不相信,日本人死不尽。”孙立人说。

    “那我们三个师,就站在一边看日本人挨炸!”王铭章呵呵笑着:“这个好,我喜欢。我负责去商丘撩拨日本人,一定会让日本人轻敌,追出来。”

    “那你可得小心,把部队里能跑的集中起来,别到时让日本人追上,两军混成一体,你让我炸还是不炸?”陈立昂说。

    “不会,我们在逃的路上,挖一条壕沟,上面铺上板子,等我们的人一退完,立即把板子抽开,让日本人停在壕沟的那边,只要他们在那边一聚堆,就是你们开炮的时候。”王铭章的办法很土,但是应该很有效。

    “人家兵法上是釜底抽薪,你老王是身后抽板,可以成为兵家第三十七计了!”俞汉林大笑。

    陈立昂则是十分佩服,炮兵集中轰击,最重要的就是让敌人扎堆,如果太分散,炮击效果就差,一扎堆,效果就完全不同。之前他不太看得起王铭章这个土货,现在看来,土有土的办法,中国是世界兵法之乡,果然不是那些西方军事理论所能比的。

    62军的炮兵,仅次于第九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但是,与蔡忠笏和邵百昌相比,陈立昂胜在年轻,又接受过德国现代军事思想,对于炮的理解又不一样。炮兵旅,是62军一个全机械化的部队,下辖三个炮团,第一团三十五辆日本94式坦克作为牵引,三十五门履带式150mm重炮是他们的看家武器。第二团三十门桂产122mm榴弹炮,由桂产单缸柴油汽车的牵引下,机动灵活,打击力更胜于日本的150重炮。第三团是五十门47mm速射炮,防空平射都是这个团。各师的75mm山炮团集合起来,也有九十门山炮,如果再加上各团的70步兵炮营,炮火超过三百门。按照陈立昂的说法,也是巫军长不让伤及商丘的百姓,不然的话,三百门炮集中一轰,商丘一城全部沦为平地,里面的第5、10师团也在劫难逃。

    153师副师长张熙民带着925团团长张宣武来到商丘一看,才知道日本人并没有如之前想象的那样缩在城里,而是在城外弄了不少的防御工事,战壕纵横。925团远远就朝着日本人的工事开枪,日本人根本不加理睬,任由925团在外面唱歌跳舞,就当没有看到,气得张宣武差点没让战士们直接往上冲。

    傍晚回到驻地,张熙民把情况告诉了王铭章。王铭章笑道:“这些日本人被打精了,开始学做乌龟了,明天,让一个步兵炮营在距离两公里的地方,对着他的工事轰几炮,我就不相信他们不出来。”

    张熙民接着说:“只要他们敢出来,我就带着921团团长杨特生、922团团长刘靖炎在路上埋伏,搞掉一批再说。”

    日本人是不会打防守的,他们来到中国,就是要进攻进攻再进攻。现在让他们防守,拖住中国军队援救泰安,只能弃已之长,用已之短。在商丘城外的防御工事,他们还是第一次修建,很不专业,与其说是工事,不如说是一条散兵沟。士兵随便坐在散兵沟里,没有防炮洞,更没有纵横配合。指挥部,就是散兵沟的上面,横七竖八的压着几条圆木。

    这种工事,如果让陈立昂的履带重炮过来,压过去就行。但是,这里是两个师团,面前的敌人到底是敌人全部还是一部,并不清楚,因此,试探性的打击是必要的。

    第二天一早,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就已经有了一点热度,盛夏的阳光,着实灿烂。日本人懒洋洋的沐浴在阳光里,他们刚刚吃完早餐,从土地随手攫一条草根在剔牙缝。从东边的阳光映着人的眼,他们谁都没有看到,在阳光里竟然有一堆的炮弹随着阳光而来。直到炮弹掉到散兵沟里,发出剧烈的爆炸声,日本人才知道,中国人的进攻开始了。

    这个地方,是第五师团的41联队,其它的日军,分布在商丘的城里城外。听到爆炸声,安藤利吉淡淡的一笑,说:“不错不错,这支中国军队果然有血性,能够主动对帝国勇士进行攻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62军。”

    “师团长阁下高明,正是62军。”参谋长吉田茂回答。

    电话响起来了,吉田茂拿起电话,嗯嗯啊啊两句之后,对安藤利吉说:“41联队龟田联队长来电话,他们已经派出侦察部队侦察,对方的炮兵阵地没有步兵保护,决定对中国军队的炮兵阵地进行攻击。”

    安藤利吉挥挥手,表示同意。

    他们不知道,张熙民等待他们,已经等到花儿都谢了。

    看到跑过来稀稀拉拉的日本鬼子,数数大概有一千来人,应该是一个步兵大队。自己用两个团五六千人来对付一千来人,而且还是等着日本人进入埋伏圈。张熙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谋杀。

    要达到谋杀这个级别也不容易,谋杀有一个条件,就是全歼敌人而自己不能有任何损伤。全歼面前的一千多敌人确实容易,但是自己不受损失就不太容易。921团团长杨特生看出了副师长的想法,说:“不要太过于拘泥于伤损,毕竟这是在打仗,我会吩咐战士们,一定要按照训练要求作战,不要出现无谓的牺牲。”

    张熙民点点头,看着越来越近的日本步兵,就好比一个贪婪的食客看着盘子里的菜。

    “打!”随着杨特生的一声命令,所有的手炮和子弹都向着埋伏圈里的散兵线打去,才一波攻击,日军的步兵大队就再也没有一个站立的人,一些是死了,有些还活着,但也不敢站起身,做活靶子的感觉不是太好。

    不论死活,第二波打击又一次开始,子弹打在活人身上,把活人变成了死人,打在死人身上,完全成为多余。

    “冲不冲?”杨特生问张熙民。

    “冲吧!我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结束战斗。” 张熙民回答:“只是有一点,活的补枪,别让日本人垂死挣扎伤了我们的士兵。”

    知道!杨特生回答,人已经跑出好远。

    张熙民点上一只烟,深深的吸了一口,打仗,越来越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