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四六二章 哀兵必胜

    第四六二章 哀兵必胜

    有了陈维政的回复,巫剑雄乐得满脸笑容,好事想藏也藏不住,俞汉林和孙立人进到军长大帐时,居然还听到他在哼着粤曲:“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啰,阿爷睇牛佢上山岗……虾仔你快高长大,帮手阿爷去睇牛羊喔……”

    孙立人斜了一眼俞汉林,说:“军长还哼上了,你听得懂是什么歌吗?”俞汉林笑着说:“我们那边最普通的儿歌,是个人就会唱,跟北方的催眠曲差不多。()”

    “催眠曲?”孙立人圆瞪怪眼:“这么好听,只能越听越让人觉得精神,怎么可能催眠!”

    “那是今天军长心情好,硬生生把一首催眠曲弄出了爵士和布鲁斯的感觉。”俞汉林笑道。

    孙立人大笑。

    听到外面的笑声,巫剑雄停止了歌唱,哼了一声:“笑什么?到门口了还不进来。”

    “军长今天的心情超好,可是遇见了什么好事?”俞汉林嘻皮笑脸的问。

    巫剑雄听到俞汉林的问话,笑容立即从嘴角荡起,把陈维政的电报递给俞汉林,说:“叫你们来,就是两个问题,一是153师由谁担任师长,第二个是整编你们这两个师,每个师二万五千人,按照中南国的编制整顿。取消旅一级,一个师五个步兵团,每个团三千人,此外,一个炮兵团,一个工兵团,一个装甲车团,一个团级特战大队,一个团级辎重大队,一个师直属部,包括参谋部、作战部和后勤部。”

    听得俞汉林和孙立人呆若木鸡,这还是师吗?

    “别呆着了,跟我去23集团军,跟邓司令商量商量,他能留多少人给我们,打完台儿庄,该走的走,该留的留。不够的,我们想办法去鲁南找张云逸想办法,共产党的部队,拉人头的水平高着呢!”巫剑雄开步就走。

    两个师长跟在后面,都被雷得不轻。

    听完巫剑雄的话,邓锡侯也拿出一份电报,递给巫剑雄,来电的对方是黄中阳,电报的内容是,川军所有的将士都是为国奋战的英雄,愿意留的才留,不愿意留的不勉强,不愿意留下的将士回到四川后重新整编,量才量功任用。邓锡侯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打完台儿庄,我就全军总动员,尽量把你的编制填满。”

    巫剑雄笑着说:“多少都没问题,你不用考虑我的满员问题。我的编制缺口太大,把你这六万多人全部填进来差不多够。”

    “你的编制是?”邓锡侯问道。

    “十万人。”巫剑雄尽量把声音放平和,怕吓着他。

    “十万人!”邓锡侯还是吓着了,一个军十万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编制?转念一想,在敌人的围困之中,没有十万大军,如何与敌人玩推手。

    “巫军长算一卦,这个13师团被打出台儿庄后,会往北跑还是往南逃?”王瓒绪笑着问。

    “北!”巫剑雄开口就说:“所谓败北,败了就会逃往北方。”

    大家哈哈大笑。

    的确,这不需要打卦就知道,南方,没有13师团的退路,张自忠的第一集团军已经过了徐州,陈兵下邳,堵住13师团归路。内部人知道这个第一集团军缺枪少弹,但是日本人却不敢这么去猜测,五万大军布下的口袋,那是一定不能钻的。

    只能往北,北方还有铃木重康旅团的接应,是不是还有第十师团的接应,目前不知道。

    在陈维政的密切关注下,台儿庄战役打响。62军的46辆94式坦克牵引着46辆履带式150mm重型榴弹炮,走在第一线,侧面是60辆雷诺轻型战车,两支部队180多门75㎜山炮、野炮、70㎜步兵炮把台儿庄团团围住,就等总指挥王瓒绪一声令下。

    13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来到中国已经快一年,虽然在上海打得艰苦,但是在之后的吴福线、锡澄线以及进攻南京中都是轻松取胜,这一次在宿迁,一个师团与中国两个集团军火拼,打了七天七夜,打得两个集团军落荒而逃。自己虽然有一定的损失,但是元气未伤。之前知道只有一个集团军和一个新成立不久的62军来进攻自己,荻洲立兵第一反应这是一场笑话,自己处攻势时还能把两个集团军打败,如今居守势,有了地形的优势,有了强大的工事和掩体,三个支那集团军的进攻也不在话下。

    然而,面对城东北,他呆住了,这是什么炮,需要94式战车作为牵引,望远镜里,看得很清楚,是帝国的150㎜榴弹炮,只是装在履带上而已。

    对方的炮响了,密集的炮弹向自己的前沿阵地打来,顿时,爆炸的声波和荡起的硝烟把整个台儿庄全部掩没。

    工事被摧毁了,士兵被150重型榴弹炮地震般的炮弹炸死在战壕里,还活着的日军士兵在与炮弹比耐性,用生命做赌博,他们看不到中国军队的人影,看到的只是爆炸飞起的弹片和残肢,听到的都是帝国炮弹那熟悉的爆炸声。

    人的忍耐都是有极限的,十分钟,150重炮停止了爆炸,70步兵炮接过了重炮的工作,在日军阵地上继续肆疟,把沉重的150㎜履带炮取下后,轻身的94式战车恢复了原有的灵活,与雷诺战车一起,开始向台儿庄内部冲入。

    荻洲立兵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胜算,这是一支非人类的部队,他们根本不与对手打照面,完全采用钢铁与对手厮杀,人又怎么可能拼得过钢铁。叹息一声,命令撤退,方向枣庄。

    只要还能挣扎着能行走的日军如同一群野鸭,乱成一团从西门逃出,雷诺战车立即追了过去,日军见势不妙,纷纷跳入运河,游到对岸,雷诺战车不能游泳,只好在运河这边打了几炮,把赤手空拳一身湿透的日军送远。

    战役比预计中的结束要早,只花了短短的三个小时。

    王铭章的122师,承包了台儿庄的清洁工作,他们把活的日本人弄死,再把所有的日本尸体堆到一起,加进木柴和原煤,开始焚烧,一万多具尸体堆在一起,烧肉味把原煤的呛味也压了过去。

    日军大量的枪支弹药收集起来,分门别类上交后勤部。这些东西全部归62军所有,23集团军一点都不要,他们要准备长途行军,返回四川。不仅不要这些东西,他们手里的所有重炮也全部留给62军,所有的日械也留给62师,回到四川后,日械就不会再有补充,更何况,锦阳兵工厂的国臣系列武器已经开始列装四川留守部队,对这些日械很有点看不上的意思。为了路途上的安全,23军保留最强大的武器是与62军换来的捷克式机枪。他们返回的道路是从沿着彭雪枫过来的道路到许昌,然后从许昌到南阳、襄阳、汉中,从广元进入四川。

    留下来参加62军的川军人数不少,高达三万人,其中有一个建制师全师转入62军,那就是王铭章的122师,这个师一万二千多人,整体转为62军153师,师长仍然是王铭章。出乎大家意外的是149师师长张苏主动留了下来。他的话让所有归心似箭的川军官兵汗颜,他说:出川时,曾说过,但凡还有一个日本军人在中国大地上行走,他就不会回川,如今,不仅有一个日本军人,还有数十万日本军人,因此他不会返川。

    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士兵留了下来,让同乡捎上一封信给家里:如果能够去苏禄国,就尽量迁去苏禄国,以后,自己就是苏禄国回国抗日的华侨,打完鬼子,就去苏禄国团聚,做点小生意种点小田,过一辈子的好日子。消息传回成都,刘伯坚下令,凡是在前线抗日的将士家属,愿意迁去苏禄国的优先照顾。

    张苏被任命为62军警卫师师长,下辖军直属警卫一、二团,特战团,快反团,高炮团、雷达防空团,是62军最强悍的一支部队。

    逃往枣庄的13师团,噩运还没有尽,在铃木重康的接应下,他们不敢再战,沿津浦路退回济南,在大汶口,满载着士兵的运兵专列一头冲出了铁轨,被埋伏在铁路边的粟裕一举击杀三千多人,把专列的所有物资全部抢走。提前抵达济南的荻洲立兵得到消息,当场石化,差点剖腹。

    南都的陈维政用十分敬佩的语调说,粟裕是整个华东战局眼光最为独到的将领,巫剑雄只是预计到鬼子要败北,他却已经去到北方的必经之路上守株待兔。伏击运兵车,是一种很优势的作战方式,高速行驶的火车发生脱轨,在火车上的士兵突遭意外势必有一个受惊吓回魂的过程,只需要利用这点时间,采用中世纪的作战方式就能把三千多日军消灭。如果每个将领都能准确的抓住每一个战机,日本人就不敢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

    张治中得到13师团北逃的消息后,与张自忠、刘书香从下邳来到台儿庄。刚进入台儿庄的范围,就闻到浓重的烧肉味,张治中抽了两下鼻子,对刘书香说:“有日子没有闻到这个味了,挺亲切的。”

    已经想呕的刘书香听到张治中的话,大为惊讶,这种味道居然亲切,这位是不是中邪了!张治中接着说:“在蕴藻浜,当时的第三战区司令黄中恒上将还是一个小中尉,他手定一计,炸死了日本人差不多一个旅团,我去现场时,他们也正在放火烧尸,味道跟这个是一样一样的。是不是日本人烧起来就是这么个味?”

    “不是日本人烧起来是这个味,所有的畜牲烧起来都这个味。”张自忠说。

    呵呵,这不是骂人,这是真话,一路闲谈,看到邓锡侯和巫剑雄迎了过来,在他们的身后,是一片的白,白色的灵柩、白色的纸马、白色的幡旗、几个深墨的大字:英灵不远,魂兮归来。最前面是蒋介石为李家钰将军的挽词:“重于泰山”。张治中大惊,问是什么回事,邓锡侯告诉他,这是准备把李家钰将军和在抗日前线上牺牲的川军战士的灵柩送回四川。

    张治中急走两步,在李家钰的灵前恭敬见礼,然后对刘书香说:以第五战区的名义开出证明,川军扶灵返乡,沿途各县请提供方便。再电报军委会,请军委会跟沿途市县打招呼,别让英雄在前线流血,在路上还要受罪。

    邓锡侯连忙向张治中表示感谢。张治中告诉邓锡侯,此去经过汉中,一定要大张旗鼓宣传抗日,用川军的热血,唤起全民的斗志,所谓哀兵必胜,就是这个道理。邓锡侯之前并没有想到这一点,觉得很有道理,把送灵的队伍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送走了川军,巫剑雄把张治中一伙人迎到自己的指挥部,向张治中讲述了自己想在这一地区扎下来打游击的计划。张治中知道目前即使62军跟着自己回去,也不会有更好的补充,既然他们有想法在这里自生自灭,不如顺水推舟。同意向上级汇报,尽量得到批准。

    电报才上去,一顿饭没有吃完,电报下来,成立淮海专区,管理北到鲁南,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蚌埠的区域,任命巫剑雄为淮海绥靖专区主任,便宜处置淮海军政事务。

    告别巫剑雄时,张治中说,他将带领第一集团军去到六安信阳一带的大别山区,接受中央的补充,对留在淮海的部队,他没有任何物资上的表示,只能祝他们平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