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四四○章 逆子倿臣

    第四四○章 逆子倿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起笔屋最快更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日本人走了,之前跑到乡下的扬州市长顾天涯回到了扬州,带着李应钟黎可为畅游瘦西湖。欣赏着一路上的景致,李白这一首唐诗让李应钟脱口而出。

    “我最早知道扬州也是从这首诗开始。对扬州,心里除了一个美,就是一个骚,秦淮八艳,不如扬州八怪。”黎可为说:“来到扬州,才知道不应该来,破烂留丢,失望之极,过去的美好想象荡然无存。”

    “这可不能怪扬州,一个国家的军队,在外敌侵略之时,弃城而走,把人民留给敌人。”顾天涯说:“这一次国军进攻扬州,未发一枪一弹,把日军撵走,没有造成百姓的伤亡,也没有造成百姓财产的流失,很是让人欣喜,可见第五集团军是一支能征善战之军,攻心为上,攻谋为主,是为百姓之福。但是我很担心,你们能在扬州呆多久,上面一纸调令,你们又将远赴彊场,留下扬州一地,谁能戍守?谁能让日本人不再踏入扬州?如果国军在扬州与日本人你来我往的拉锯,真正受苦的就是本地的百姓了!如果国军不能长期呆在这里,我反而希望就不要再来,就让我们在日本的铁蹄下,苟延残喘,好过双方交战,老百姓疲于奔命。”

    听到顾市长的话,李应钟和黎可为都说不出话来。扬州与南京只是一水之隔,能够保住扬州一地不失,就能保住江北广阔的地域不失,放眼全国,谁能做到!

    李应钟看是认真的看了面前的顾市长一眼,这位三十七八岁,很清秀,戴着一副锈琅架的眼睛,斯文中却掩盖不住目光深处的犀利,身着一件旧西装,袖口已经补过,没有大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李应钟从顾市长的话中听出了一点汉奸口气,却并不觉得刺耳,反而认为有道理。老百姓,讲究的是安居乐业,上次日本人来的时候,中国军队主动退却,在扬州没有进行交战,日本人占领扬州后,也没有随意杀人,弄来了大量的日本产品,与老百姓交换食品、农产品,让老百姓这个年过得不错。反而是第五集团军进攻扬州,让扬州的老百姓第一次离乡背景,颠沛流离,如果第五集团军一走,日本人再来,这种生活周而复始,老百姓才真的民不聊生。想到这里,李应钟叹了一口气。

    把想法用电报发到中南国,地宝拿着电报向陈维政讨教这个问题。陈维政看着电报,想了想,告诉地宝:家贫出逆子,国弱出倿臣。这里的逆子和倿臣都是由管理者定义的,从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来看,未必就是反面人物。家贫出现的逆子目的是为了改变家庭当前的贫困处境,国弱出现的倿臣更多是为了从另外的角度改变国家的命运。凡是贫家和弱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我封闭,自我封闭中的人如同一条神经质的蛇,极为敏感,只要有人进入他的领地,他不会分析别方是好意还是孬意,更不会分析对方的行为是否会防碍到自己,就可以不顾自己的生死奋死一击。这一击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的命给送了,领地自然也就失去。一个人长期处于贫困和积弱当中,因为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自尊特别强,强到变态,久而久之就把自己弄成一只刺猬。眼里只有敌人,只有斗争,只有战胜,缺乏宽容和忍让,因此不会跟任何人有共赢和合作。老蒋是如此,陕北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人,在日本的铁蹄下,他们不能象老蒋老毛一样,一走了之,他们要保住一方人民的生存,不得不与侵略者虚与委蛇。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做出的贡献,与那些不顾当地百姓的死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相比,更艰难,更伟大,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老百姓知道一个道理,虽然处于敌人的铁蹄下,自己还是中国人。因此,对他们,我们要理解,而不是横加指责。

    地宝听到了这里,说:“那北京的王克敏是不是也同样理解呢?”

    陈维政摇摇头,说:“时间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顾天涯是国民政府委任的市长,他与26师团是合作关系,王克敏是日本人在北京设立的华北政府,与日本人是从属关系。王克敏政府的建立,只能说明一点,日本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拿下中国,缺乏自信,他们还在幻想以中国人治理中国人。他们没有想到,即使他们拿下了中国,如果不在中国建立一套完整的大和文化体系,假以时日,他们就会被中国同化,成为曾经的满族人。”说到这里,陈维政想起了上一世那铺天盖地的日本动漫和电子产品,日本人从来没有放下过占领中国的野心,动漫和电子产品只是他们大和文化进入的一部分而已,却把日本人的野心暴露得一览无余。

    “大和文化?大哥你是指日本人在台湾实施的那一套吗?”地宝问:“我了解过日本在台湾的统治,很落后也很愚味,完全称不上文化。”

    “对!大和文化是一种极落后的文化,如果让这种文化统治中国,中国会落后倒退三百年,因此,我们要阻止这种文化在中国的出现,甚至在地球上消灭这种落后愚味的文化,这是我们的职责。”陈维政说:“我很赞同德国的希特勒关于优势文化的理论,在欧洲,消灭犹太人,在东方,消灭日本人。弘扬优秀文化,消灭落后文化,全面提高地球人的综合素质。”

    陈维政的人口素质论地宝已经早就领教,但是这个地域文化论,则是第一次听到,很新鲜,很有创意,中日战争从利益之争直接上升为文化之争。生存与精神,到底谁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一茬玉米三个月,一季水稻四个月,就能生存,就能糊口,然而,一种精神的培养,也许需要两代人或者三代人,地宝认为自己明白了。

    陈维政很赞成地宝进入第三战区的设想,这个地区是目前中国与敌方交接中最安全的地区,南面有福建,只要从衢州金华一带浙赣线上找一个口子,修一条铁路到南平,把与福建的铁路一接通,就能加入到闽粤桂的抗战大体系中来。这里进可攻,退可守,日军在太湖流域的殖民统治不可避免,只能通过特种作战,把对方的生产产值转换成自己的胜利果实。

    地宝惊愕的看着陈维政,自己的这个大哥并不在意日本人在太湖地区的殖民统治,反而让自己占山为王,他难道不知道,这么一来,国民政府的统治会更加举步惟艰吗?如果没有国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中国的抗战会更加零乱不堪吗?只是地宝没有问,大哥这样做自然有这样做的道理。

    离开了中南国,地宝直飞武汉,他要去中央政府,提出对第三战区的战时管理和战略方针,力图说服中央各大员同意他率部进入皖南和浙西。

    第五集团军在苏北的主动进攻,如同给中国媒体和全国人民打了一支强心针,各处节节败退,唯有第五集团军一举收复苏北大片土地,包括扬州淮安蚌埠,直打得江北再无敌踪。一时,第五集团军在媒体的鼓吹下获得了极高的地位,抗日神军、东洋克星,联系到之前在淞沪大战时这支队伍的表现,第五集团军风头无俩。地宝一到武昌机场,就受到了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飞机场外人山人海,人人以见到神军司令为荣,在警察和卫戍部队的阻挡下,民众还把机场外的道路完全塞断。让地宝没有想到的是,国母宋庆龄居然亲自到机场迎接,当然,接的主角不是他,是周璇,一下飞机,国母就直奔周璇而去,拉着手说过不停,一副母女情浓的样子,全民重视的第五集团军司令被完全忽视。

    媒体的闪光灯打得晕暗的天空露出一片光明,地宝身着中将制服,身材挺拔,一副少年将军气派,武汉多少大姑娘小媳妇口水流了一地,水果湖水涨三尺,只是不敢与国母的干女儿、明星公司的董事长,中国最大的明星周璇争锋。

    在报告会上,地宝的提议被一致通过,会议结束的最后一项议程是由蒋介石宣布,晋升黄中恒为上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第五集团军司令部驻地在徽州。

    成立中国国民革命军第62军,任命巫剑雄为新编第62军军长,下辖151师,师长俞汉林,152师,师长孙立人,并把153师番号留给62军。全军满编五万五千人,目前人数仅为三万人。驻守苏北,属于第五战区直辖。

    第五战区参谋长为浙江省主席黄绍竑上将,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刘和鼎上将就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五战区宪兵总队司令兼战区公共安全管理局局长肖山令。作战区域为上海市、浙江全部、江苏南部和安徽南部,下辖第五集团军和第二十二集团军。皖南专区专员为浙江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专员阮毅成,苏南专区专员是原扬州市市长顾天涯。

    第五集团军参谋长李应钟少将。

    成立新编63军,军长黎可为中将,下辖155师、156师,由黄绍竑在浙西一带整合的游击部队组成,155师师长钟涤松,副师长谢明强,156师师长赵龙文,副师长谢友胜。

    至此,第五集团军辖三军两师,第二十二集团军五个整编军,总人数达二十五万人,加上一些独立师及独立旅,兵力达三十万人,第三战区一举成为中国最强大的作战区。

    陈维政一看这两个新编军的名单,大笑。62军,上一世巫剑雄就是62军的副军长,这一世,取代了张达成为了正军座,历史还真有其强大的纠偏能力,只是他下面的两个师长,与上一世大不一样,都是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毕业生,陈维政想,这个62军军长应该是给李应钟准备下的,由西点的去率领弗吉尼亚的,可以传为佳话,只是李应钟资历太浅,所以才让巫剑雄上位,在中国军方眼里,巫剑雄应该是李明瑞派给儿子李应钟的一品带刀护卫,用他和用李应钟一样,都可以得到李明瑞的肯定。63军156师师长赵龙文是位儒将,上一世苦守钱江南岸三年,之后还做过第八战区胡宗南的秘书,谢友胜则是标准的土匪,以筹建抗日地方武装为名,收集枪械,强派捐款,广收门徒,扩充势力。其夫人双枪黄八妹名声更在之上,在天目山,在杭嘉湖地区,是位令日本人闻名丧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