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四二八章 老蒋担忧

    第四二八章 老蒋担忧

    一天下来,一千多人失踪,淮安的11联队总部和扬州的26师团总部都惊惶失措,没有任何战争的预兆,更没有任何战斗的痕迹,平月白无故不见了一千多人,基本上都是一个一个的小队成建制的失踪,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 起笔屋最快更新)第11联队津田佃大佐上报26师团师团长后宫淳,后宫淳直接向日军大本营请示。大本营立即开动菊机关等特务部门,通过国民党政府中的内线进行了解,结果一无所获。因为这场截杀,第五战区根本没有向上峰报告,严格的说,第五战区除了在第五集团军呆着的张治中和杨遇春,其它人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地宝根本就没有打算把这件事当回事上报,他知道,中国的军事行动不能提前上报,上报与向日本人通报无异,只要事后汇报就行。虽然提前上报可以多换回几颗勋章,那玩意地宝一惯是看不起的,周璇的彩玉大勋章,自己的国光大勋章,也就是一块制作精良的牌牌,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盖,还需要大量的战损来换取,不要也罢。

    杨遇春则不然,他用密码向把这次行动全部告诉了王世和,并要求王世和只能向委员长一人汇报。王世和拿到电报,兴冲冲来到老蒋的寓所,刚吃完晚饭的老蒋坐在火炉前,听说中央广播电台软绵绵的播音,内容都是日军占领什么地方,国军战略转移。看到王世和进来,蒋介石知道肯定有重要情况,接过王世和递过的电报,扫了一眼,满是阴霾的脸多云见晴。

    “世和这个情报你通报了参谋部没有?”蒋介石问。

    “柳青说不要告诉你之外的其它人,第五集团军的行动还要持续几天,不能泄密。我之前已经听到消息,日本特务在到处打听这一千多失踪人员的去处,整个特务机关鸡飞狗跳,听戴雨农说,一些隐藏得极深的特务也冒了头,可见日本人对此极为重视。到目前为此,市面上没有一个准确的回答,我也是收到电报后才知道是这么回事。这回,中恒小司令把日本人又给整苦了。”王世和笑着说。

    蒋介石咧嘴笑笑,居然光头一闪灵机一动,出了一个超低级却拿得出手的主意:“你去告诉戴雨农,让他派人到处散发一些乱七八糟的消息,比如说年关快到,这些日本人都是让年夕那头怪兽给弄去当年夜饭了,等等等等,把水给它搅得更浑一些,让那些日本人多伤点脑筋,多暴露一些隐藏在深处的特务来。”

    王世和一听也笑了,这招还挺符合委座表舅的性格,玩这种招数,那是在上海滩上混时,惯熟了的,拈手就来。招虽然贱,但是会很有作用,如果让郑介民和戴雨农两人配合,没准会在反间谍方面有所突破。连忙向蒋介石告辞,向还在加班的军统办公室走去。

    “大令,要说这打仗,还真是什么人打什么仗,刘经扶就会跑,顾祝同就会填,何应钦和稀泥,陈辞修净赊本,看看人家黄中恒,总能想方设法把对方收拾掉,自己赚便宜。”宋美龄端来一个小果盘,上面两只开成四片的橙子,这可是奢侈品,岭南来的东西。广东虽然跟中央结仇,但是并不防碍民间做生意,粤汉铁路已经接通,南岭南边的广柑和夏橙用火车运来武汉,广东人赚了大钱。宋美龄对食品的要求不多,山珍海味无所谓,但是餐后果是她的最低要求,果汁、果片,最差也要有点果脯。在她的影响下,蒋介石也成了果子狸。

    “黄中恒这个人是个人才,可惜来路不明!我让人去调查过他,香港大学去年确有一个叫黄中恒的学生毕业,但是不是爪哇的华侨,就是广东本地东江的子弟,一毕业就去了美国。这个黄中恒,明显是个西贝货,只是顶着一个虚名而已,到底是个什么人,不知道,只是从他一口流利的广州粤语知道这是一个绝对的广东人。就这么一个人,香港黄恒栈总经理莫圆却一力证明就是真正的黄中恒,里面的内容就大了!莫圆是什么人?中南国总统陈维政的结义兄弟,在中国一家敢挡江浙财阀的角色,到底这里面有玄虚,我总觉得没有底。”蒋介石很苦恼的说:“我想用他,又不敢用他。总有一个预感,他的能量之大,一旦形成威势,则难以收拾。”

    “大令,如今大敌当前,如果不用能打的将军,难道还要用能跑的将军?”宋美龄奇怪的问:“就算这个黄中恒来路不明,起码他有黄恒栈的老板莫圆与他为友,莫圆老板是个爱国爱民的商人有目共睹。再说这位黄中恒确实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如果我们亏欠了他,以他和莫圆的关系,去中南国当一个上将军也并非难事,只是这样一来,我们更没有能打之将了!”

    听到宋美龄的话,蒋介石低下了头,打仗快二十年了,带兵也带了不少年,黄中恒这种级别的将军他是第一次遇见,能力之强,战争理念的领先,与自己身边这些人无异天渊。蒋介石不是一个豁达之人,他通过权术得到国民党的军事大权,他知道,在中国,军事上能够信服他的人不多,他能用的,就是黄埔一系,只是黄埔一系的人,学生还太嫩,派不上用场,胡宗南、关麟征、杜聿明都不够成熟,俞济时完全是躺在别人的功劳簿上升的官,真正能独当一面的,目前看来只有一个杨遇春。保定的顾祝同、陈诚、何应钦、汤恩伯都是过渡之人,当个连长营长没有问题,指挥千军万马就难了。至于蒋鼎文、刘峙,明知不是人才,无人可用啊!他的用人之道是宁用听话的蠢才也不用不听话的天才。这从他之前对待张治中和刘峙的区别上看得出来,从黄埔军校时,这两个就是黄埔学生队的队长,如果说刘峙是一条听话的狗,张治中就是一条沉默的狼。这些年来,他很放心刘峙在外带兵作战,胜也罢,败也罢,他知道,刘峙就是自己的一个牵线木偶,无论在前面怎么表演,线头抓在自己手里。张治中则不然,因此他一直把张治中留在自己身边,监视着使用,防范着使用,每次作战一结束,他第一时间就是剥夺张治中的兵权,不让张治中有作乱的可能。

    这一次把张治中任用到第五战区,也是形势所逼,鲁南战场,牵一发而动全身。平汉线有蒋鼎文、胡宗南、关麟征、卫立煌坚守,日军区区一支华北方面军,不可能突破这一线杀向武汉。芜湖安庆长江一线有俞济时、罗卓英、陈诚、顾祝同防守,马当沉船计划正在实施,日军不会过快通过长江进入武汉。南方有李宗仁陈铭枢蔡廷锴挡住,武汉还有足够苟延残喘的时间。最大的威胁是鲁南徐州一带,如果日军华北方面军从山东济南南下,增援部队从青岛连云港登陆,南方的华东方面军三面夹击,在徐州形成合力,绕开平汉线,绕开长江,沿安徽湖北直扑武汉,武汉立即就会成为战争的最前沿。环顾四周,武汉已经是最后的后方,之后退无可退,四川明显不欢迎自己,贵州云南自己去了,就必然成为历史上那个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死的永乐帝明昭宗朱由榔,不需要自己宣布,一切都飞灰烟散。想到这里,蒋介石不由悲从中来,除了华中,中华大地已经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蒋介石自已让自己的思想雷得不轻,眼睛直翻白,差点没中风。黄中恒,对于这个第五集团军司令的任命,更多的参照物是因为他是国母宋庆龄的干女婿,国母看人一惯很准,黄中恒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养虎为患,或者后患无穷啊。

    蒋介石也挺难的,瘫坐在沙发里。广播里正播送着周璇的唱片“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声音哀婉而凄凉。

    “大令,让柳青回来一趟吧,问问他。他是我的女婿,又是你的学生,来路清楚,为人清白,如果对他都不能相信,我真不知道还能相信谁。”宋美龄不愧是蒋介石的枕边人,不用蒋介石说话,她已经看出了蒋介石的难处所在。

    蒋介石点点头,这一刻,他很无助。让侍卫去给第五战区杨参谋长发报,就说孔二小姐让他年前回来一趟,去拜见一下女方的家长,尽尽礼仪。

    第一次参加作战杀人,居然没有开胡,杀伤数为零,李应钟很是郁闷,他回到教导师师部,有点闷闷不乐,甘世林知道他的问题,从卫队里拿来一把国臣式狙击步枪,说:“用弩,不是一天两天就玩顺溜的,越原始的东西,越容易上手却越难学精,想容易上手,反而是一些现代化的东西,比如说枪,比如说炮。”他告诉李应钟,明天出去,就不再用弩,直接用枪,保管比用弩的快。

    李应钟听懂了甘世林的话,弩是需要苦练才能成功。他没有接甘世林的狙击步枪,而是问到:“听阴大队说,甘师长有一把好弩,能不能借给我用,我一定要用弩杀死我的第一个敌人。”

    甘世林笑着把自己的折叠弩递给李应钟,李应钟一看,跟阴鬼的没有什么区别,好好摸了一通,在甘世林的培训下把弩装好,然后就着指挥部里的烛火头瞄准起来。

    甘世林看到这位玩得象个孩子,自顾自的忙自己的去了。天空,飘起了雪花,落到窗台上,门洞里,院子里的葡萄架子上。李应钟玩了一阵子弩,觉得水平大进,应该不会再落后战士们太多,走出指挥部,来到院子里,絮般的雪已经铺了很厚,院子里的柴堆上,早已成了白茫茫的一块,看不到底下是什么。今天杀死的那些日本鬼子,估计也会跟这些柴火一样,被雪盖住了吧!也许,明天他们的同伙来找他们,都找不到在雪堆里,还有着一千多条尸体。

    慢着,明天日本人会来找他们失踪的同伙,肯定会来。明天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家伙收拾掉就行,地点,还是老地方。

    如果再弄掉一千三四百人,就可以去攻打淮安11联队的据点了。

    剩下不多人的淮安据点,应该没有多大的打头。不不不,这里有问题,李应钟发现,如果第11联队死了三千来人,他们还会傻傻的呆在淮安吗?不会,他们一定会跑路,我们,是不是应该在他们跑回扬州的路上做做文章,一网打尽,那才是本事。

    李应钟笑了,这个不会用弩的家伙,一动心思就是要一网打尽一个联队,不知道是不是也算是会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