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三八四章 川江水流

    第三八四章 川江水流

    川军跋山涉水,终于到了武汉,刘湘为了显示与战士们同甘苦共患难,也一起翻山越岭。()到了武汉,累得舌头舔地,打电报回去把心得体会告诉刘伯坚,说只要有哪怕一点钱,也要把川江疏浚一番,如果能通一千吨的大船,出川就方便了。

    川江上,目前最大的船舶是“大来喜”型浅水船, 船长米、宽米、高米,吃水米,排水840吨,航速节,船型美丽,行驶灵捷,急流险滩亦能逆流而上,不用人工拉纤。但是在枯水期就只能行驶最大载重吨,航速节的“宜宾”号、“福同”号、“彝陵”号、“民宪”号、“定远”号等川江船,船长米、宽米、高米(7英尺),吃水米。运力有限。

    在刘伯坚的要求下,黄中阳首先组建了一支水军师,把当年在右江水兵团的龙何生请到重庆担任师长,第一件工作就是炸三峡。炸掉礁石,炸掉险滩,炸掉急湾,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炸礁、打捞、清槽、绞滩等相关工程,要求把长江水道扩大到之前的三倍,航运周期缩短到之前的一半,还要增加三峡航运的安全性,开通夜航。然后再考虑成立一支长江武装江防军,对长江沿线起到武装防护作用。

    政府的行为,得到了重庆民生轮船公司的大力支持。自从八一三江阴海战之后,武汉、九江、安庆、芜湖一带的船主因恐慌而抛售手里的大量轮船,重庆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极有眼光,全部买下,包括长江上的巨无霸,排水量达到1930吨的大达号客货轮,形成独占长江航运的势头。但是,三峡川江通航的情况,限制了运输能力,以到于大型船舶需要在宜昌转驳,增加成本。淞沪战场打响之后,江阴以上大量的企业为逃战乱,选择把企业西迁,重庆民生轮船公司为此很是赚了一笔。卢作孚拿出三千万大洋,作为整治三峡的费用,其它小型航运公司也纷纷解囊相助。四川留守部队副总司令刘文辉把全军所有水性好的士兵调集在一起,让龙何生挑选,桂西还专门派出一个爆炸技术指导小组,一率使用广西生产的烈性炸药。

    三峡全段同时开工,民生轮船公司派出十二条船作为工作船,一时间,川江上炮声隆隆,比淞沪前线还要热闹,跑船的老船工感觉到,这条川江,一天一天不一样,在变宽变大变平。

    由于民生轮船公司拉了大量的下江企业进入四川,四川省新任工业厅厅长杨芳毓和交通厅厅长卢作孚在政务总理盘国彰的指示下,在重庆和内江一带建立大型工业园区,统一规划,统一安排,陈维政在前一世见惯了工业开发区的建立,对这个东西深有感触,不只一次向下属们说起,因此,盘国彰们操作起开发区来,也一个个得心应手,轻车熟路。卢作孚还通过自己的民生公司对一些外来企业进行消化,把外地企业融合为本地企业,比如:河南的中福煤矿公司撤退后滞留武汉,卢作孚把该公司所有的机械、器材、技术人员等运来北碚,与天府煤矿合作,改组为天府矿业公司。看到常州大成纺织厂内迁,又促成民生公司旗下的三峡染织厂与其合作,改名为大明纺织染公司,成为四川最大的织布厂。

    四川,一夜之间从传统农业大省变成了工业大省。

    当坐镇武汉的刘湘看着江面上吃水深深的船只都向四川方向开时,老怀大开,知道四川距离富裕已经不远。

    成为日械部队,让刘湘心里很不是滋味了很久,但是看着武汉周围这些留守部队还拿着老式的汉阳造,自己的部队能够全套日械,汉阳兵工厂专门为国内的日械部队增加了一条子弹生产线,保证后勤供给,也就释然。

    当桂西的胶鞋、贵州的手炮陆续到位,士兵们的草鞋换成了胶鞋,单衣换成了棉衣,刘湘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多,他看到他的23集团军,在各级军官的整训下,越来越象一支精兵。

    11月底,出发的时间到了,军令部一纸命令,把他们调到安徽宣城,增援南路防线,迎战从太湖南边突破的日军第9师团和第19师团。

    11月24日,因为北路福山防线李延年部被第3、12、13师团突破,旋即第16师团攻陷苏州,第114师团攻陷吴县。防守吴县的第十集团军由于北路被截断,只能南撤,沿太湖南岸直到湖州,与之前退到湖州杭州一线的萧之楚第26军、刘和鼎第39军、郭汝栋第43军、刘多荃第49军、吴桐岗第67军组成南路防线。

    军政部任命刘建绪为南路总指挥。薛岳为锡澄线总指挥。第九集团军回守南京。

    11月25日,在各位大员的一再要求下,中华民国政府决定迁都武汉。中央日报再一次提出焦土抗战的主张,要与日本战斗到底,决不接受任何屈辱条件。同一天,日本宣布正式成立进入中国军事大本营,全面指导大东亚圣战。华中方面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宣布,上海的租界必须听从日本军方的命令,解散租界里一切国民党组织,对租界的行为、议论及邮电进行监视,发现有反日言行,一率军法从事。上海沦为日占区。

    “各位,我不退了,我们67军不准备再退了,吴兴就是我们的最后一站。各位如果继续退就请便,由我部挡着日本人,如果不愿意再退,欢迎跟我们一起跟日本人最后一战。”吴桐岗说。

    “我留下,一起进退。”刘多荃说:“我们从东北一路退过来,退得够远了。”

    “东北也罢,西南也罢,我跟你们一起打这最后一仗。”郭汝栋也站到了吴桐岗一边。

    萧之楚说:“我也想跟你们一起打这一仗,只是我的部队已经完全没有战力,只怕留下来也是拖累。”说罢,深深的低下头。他的部队里最强的是陈永的44师,在罗店,陈永的部队五去其三,在月浦,余下的非死即伤。王修身第32师、冯兴贤第33师在左路作战时损失也很大,主要是弹药补给不足,后勤补给不足,士气低落。

    刘和鼎看了萧之楚一眼,也低下了头,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他下定决心,说:“我立即整编,把56师所有的人全部补进34师,师长刘尚志,下辖两旅,旅长分别是蒋炎和桂振远,萧军长如果还有一些弹药,就支持一下。”

    这时,44师师长陈永叫道:“刘军长,我们26军不走,我们把弹药全部给你们,只要留一把刺刀给我们就行了,最后冲锋时,我们还能冲上去,拼死两个日本鬼。”

    刘建绪很长时间不说话,最后说:“你们怎么做,我不勉强,至于你们的做法,自己去向军令政解释。我必须遵照军令部的命令,到长兴小浦一带滞敌,我会尽量多的把弹药留给你们。”

    看着第十集团军离去的背影,吴桐岗对其它几位说:“是我连累大家了!”

    南京的军令部第一时间收到了刘建绪的报告,以五支残军去硬拼日军两个师团加一个旅团,看来军政部有取消这五个军编制的准备了。

    在军令部会议上,杨遇春对徐永昌说:他去吴兴,跟将士们一起打这一仗,尽量把战士们带回来。徐永昌不敢做主,报告蒋介石,蒋介石对杨遇春这种牺牲精神所感动,对杨遇春说:“你尽管去,我会通知杭州警备司令部,他那里的物资,你要什么只管拉走,还会告诉毛信诚,让他全力支持你。”

    时间很紧,杨遇春立即飞往杭州。在杭州,警备司令部用汽车把杨遇春送到吴兴前线,陪同杨遇春的只有三个人,一台手摇发电机一个电报机。还有一个车队,拉走了杭州所有的山炮炮弹。

    “怎么不做工事?”一到吴兴,杨遇春就问。

    “我们不想打防守。”吴桐岗说:“我们打防守已经打烦了,这一回,我们要主动出击。潇潇洒洒的打一场仗,死也死得舒心。”

    看到心存死志的吴桐岗,杨遇春说:“打仗不怕死很好,但是主动去死就没有必要,我们既然死都不怕,还怕多杀几个日本人不曾。不打防守也没有问题,侦察兵总要放出去吧,否则敌人走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岂不是白玩。”

    吴桐岗笑了起来。

    这时杨遇春的报务员送来了第一份电报。杨遇春扫了一眼,对吴桐岗说:“这回只怕你们想死也死不成了!”

    “怎么了?”吴桐岗等五个军长闻之一振。

    “敌人分兵了。”杨遇春说:“据空军报道,在嘉兴,日军兵分两路,一路往北进入庙港,另一路正向吴兴方向过来。”

    刚说到这里,杨遇春的报务员送来了第二份电报,杨遇春看着电报说:“敌人的番号已经确定,北进庙港的是第6师团和第9旅团。来吴兴的是23师团。各位,既然只有一个师团,我们是不是想想办法,把这个23师团留在吴兴。然后再考虑死不死的问题。”

    杨遇春的最后一句话,把吴桐岗说得笑了起来,他搔搔自己的头,说:“蝼蚁尚且偷生,活着总是好的,如果能活下去,又多一次杀鬼子的机会。我是铁了心了,只要这条命还活着,就把鬼子杀到底。”

    郭汝栋笑着说:“那把鬼子杀完了你还活着怎么办?”

    吴桐岗当场语塞,翻着白眼,说不出话,刘和鼎、萧之楚大笑。刘多荃也笑着说:“狗日的,老是想着日本鬼子打不完,其实,小鬼子也没多少个,打完蛋操很容易的。我们都要活着,都要活得比小鬼子长。”

    “好,有这个想法,就好办了!”杨遇春说:“我想把各位的部队打乱一下,同心协力,打好这一仗,争取打出一个大胜仗来。”